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晖

作品数:10 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教学
  • 3篇诊断学
  • 2篇心内科
  • 2篇实验教学
  • 2篇内科
  • 2篇课堂
  • 2篇教学模式
  • 2篇标准化病人
  • 1篇带教
  • 1篇电子标准化病...
  • 1篇督导
  • 1篇心病
  • 1篇学生标准化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收缩
  • 1篇血管收缩反应
  • 1篇医师
  • 1篇医师规范化培...
  • 1篇医学教育
  • 1篇预后

机构

  • 10篇蚌埠医学院
  • 6篇蚌埠医学院第...
  • 4篇蚌埠医学院第...

作者

  • 10篇沈晖
  • 6篇宣玲
  • 5篇徐二琴
  • 3篇唐碧
  • 3篇张恒
  • 2篇张琼玉
  • 2篇吴士礼
  • 2篇康品方
  • 2篇范秀梅
  • 2篇张琼玉
  • 1篇李妙男
  • 1篇黄宇理
  • 1篇金国玺
  • 1篇梁冰
  • 1篇汤阳
  • 1篇裴晓艳
  • 1篇刘进军
  • 1篇薛永举
  • 1篇耿旭
  • 1篇陈辉

传媒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泰山医学院学...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中国多媒体与...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角色扮演在全科医学专业心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全科医学是以人为主体的新的综合医学临床学科。全科医生是提供全科医疗服务的主体。全科医学教育主要是培养全面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及临床技能的复合人才。临床带教是基础医学教学的延续,是全科医学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本文对角色扮演(role-playing)在全科医学专业心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索,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以全科医学专业1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名。实验组学生在临床带教中选用角色扮演法,对照组学生则选用常规教学方法。以学生的课后考试成绩评价及问卷调查作为该教学模式的考核方法。结果实验组学生的主观题成绩和总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42.61±7.36 vs. 37.86±6.72,84.53±4.48 vs. 80.67±5.12,均P<0.05),实验组的客观题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技能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46.18±3.26 vs. 42.38±5.02,P<0.05);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学生对角色扮演教学法各方面均较满意。结论角色扮演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水平,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是适合全科医学学生的临床教学方法,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带教中推广。
宣玲唐碧张恒沈晖康品方李妙男吴士礼梁冰
关键词:角色扮演临床教学全科医学
探讨大鼠体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在川芎嗪下的影响
2019年
目的探究川芎嗪对大鼠HPV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并复制原位肺灌注模型,每组各10只。以生理盐水、5 mg/kg川芎嗪溶液、10 mg/kg川芎嗪溶液注入贮血槽,观察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分析各组大鼠平均肺动压以及氧合指数的变化。结果川芎嗪可以显著降低各组大鼠的MPAP、升高OI值,且不同时间点的数据都有差异。结论川芎嗪能显著降低肺灌注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减少肺内分流,并能增加氧合。
沈晖唐碧宣玲张恒汤阳
关键词:川芎嗪肺灌注缺氧性血管收缩反应
物理诊断学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被引量:2
2013年
针对物理诊断实验课在医学现代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重要性,通过对物理诊断实验课的授课特点、考核方式、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论述和总结,不断找寻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弱点,并加以改善,旨在使物理诊断实验课在教育中发挥最大的优势,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沈晖张琼玉徐二琴范秀梅
关键词:诊断学实验教学教学方法
电子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诊断学是临床医学各学科的基础,是培养医学生临床基本功的重要学科。临床基本技能的培养是诊断学中的重要内容,在临床实践教学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医学教育发展和影响医学人才培养瓶颈的现实背景下,使得电子标准化病人教学在高等医学院校的出现成为一种趋势和必然。方法电子标准化病人系统软件,实现了仿真电子标准化病人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有形象、丰富的教学内容,客观的评价体系,为医学生提供了一个反复实践的平台,在诊断学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结果电子标准化病人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日趋突出,但是仍旧存在的一些局限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依赖。只能作为一种教学补充。结论针对电子标准化病人在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一步完善,使电子标准化病人在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使物理诊断实验教学有质的飞跃。
沈晖陈辉张琼玉徐二琴范秀梅
关键词:诊断学
思维导图结合翻转课堂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思维导图结合翻转课堂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方法选取117名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8名)采用翻转课堂教学,研究组(59名)采用思维导图+翻转课堂教学法。通过理论考试和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成绩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研究组的理论考试成绩和实验技能均比对照组高,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思维导图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可以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调动学习兴趣,形成主动参与的“探究性”教学模式,有效提高诊断学的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徐二琴沈晖张琼玉薛永举耿旭
关键词:教学改革思维导图探究式教学模式
早发冠心病临床危险因素分析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临床危险因素分析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诊疗的早发冠心病患者50例,将其纳入早发组;同期抽取50例非早发性冠心病患者,纳入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预后相关性予以评价。结果早发组患者高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吸烟史、饮酒史和遗传史等比例高于对照组,即两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高血脂危险因素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组患者TC、TG、纤维蛋白原和血红蛋白等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即两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HDL-C、LDL-C、尿酸等指标水平相似,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冠心病和吸烟、饮酒与遗传史等危险因素存在关联,融合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能够在预防危险因素的同时,提高患者预后效果,达到通脉止痛和行气活血的效果,值得推广。
沈晖宣玲
关键词:早发冠心病预后相关性
学生标准化病人(SSP)在诊断实验教学应用效果、认可度及综合能力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学生标准化病人(SSP)在诊断实验教学应用效果、认可度及综合能力。方法:择2015级临床医学类的148例专业学生资料,分研究组(74例),对照组(74例);对照组为传统教学方式,研究组为SSP教学模式,比对两组认可度和综合能力。结果:研究组认可度为94.59%(70/74)高于对照组71.62%(53/74)(P <0.05);综合能力评分对照组是(70.09±5.58)分低于研究组(91.35±5.76)分(P <0.05)。结论:学生标准化病人应用于诊断实验教学中,可提升学生的认可度和综合能力。
沈晖徐二琴张琼玉宣玲
关键词:实验教学标准化病人认可度
FibroScan在2型糖尿病合并NAFLD中的作用
2020年
目的:探究FibroScan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的意义及应用。方法:选取正常对照组(N)23例,2型糖尿病(T2DM)98例,其中T2DM合并NAFLD患者(DMF)70例,不伴NAFLD患者(DM)28例;NAFLD诊断采用Fibroscan?502TOUCH诊断标准,根据受控衰减参数CAP数值判定CAP<240 dB/m为正常,NAFLD患者CAP≥240 dB/m;对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角蛋白-18(CK-18)及生化常规、糖化血红蛋白、胰岛β细胞功能等进行分析,探究FibroScan在T2DM合并NAFLD中的意义。结果:N组患者与T2DM组及DMF组相比,N组患者的IL-6、TNF-α、CK-18水平低于后两组(P<0.05);N组患者与DM组相比,IL-6、TNF-α、CK-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F组患者的IL-6、TNF-α、CK-18水平均高于DM组患者(P<0.05);在相关性分析中,CAP与IL-6、TNF-α、CK-18呈正相关(P<0.05)。结论:FibroScan在T2DM合并NAFLD诊断中效果好于腹部彩超,FibroScan不仅可判断脂肪变性程度,还能反应肝脏炎症程度。
李瑜裴晓艳沈晖金国玺
关键词:FIBROSCANCAP2型糖尿病NAFLDIL-6TNF-Α
现场督导教学模式在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观察现场"督导"教学方法在心血管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2017年10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进行规培的学员12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名,实施传统教学方法组作为对照组,采用现场"督导"教学方法组作为实验组,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员采用统一理论考核和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并发放统一的调查问卷,了解两组学员对教学的认可程度,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员的病例分析[(24.36±1.96)分vs.(21.84±1.25)分,P<0.05]、技能操作考核成绩[(24.04±2.01)分vs.(21.32±2.04)分,P<0.05]和总成绩[(84.04±3.13)分vs.(78.08±2.16)分,P<0.05]均高于对照组,理论考核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64±1.47)分vs.(34.92±1.96)分,P>0.05]。实验组学员的学习自主能力[(4.44±0.58)分vs.(3.12±0.78)分,P<0.05]、解决临床问题能力[(4.32±0.75)分vs.(3.24±0.52)分,P<0.05]、学习兴趣[(4.28±0.74)分vs.(3.20±0.65)分,P<0.05]、医患沟通、表达能力[(4.20±0.71)分vs.(3.56±0.51)分,P<0.05]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团队协作能力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8±0.74)分vs.(3.24±0.66)分,P>0.05]。结论采用现场"督导"教学模式可提高心血管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临床实践技能,提升学员对教学的认可程度,增强学员的综合能力,值得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唐碧宣玲唐铭铭沈晖张恒康品方吴士礼刘进军
关键词:督导传统教学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翻转课堂在诊断学实验课中的实证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在诊断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6个小班,随机抽取2个小班为观察组,其余为对照组。2组理论课均为传统大班授课。对照组为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法。学期结束时进行理论笔试与实验课操作考试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学期结束时2组诊断理论笔试成绩和心电图单项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和P <0. 01);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心电图得分与诊断理论考试成绩显著相关(P <0. 05)。将近80%以上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比较易于接受,能提高诊断学的学习兴趣及增进师生交流。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可提供给学生良好的模拟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提高诊断学课程教学效果。
徐二琴沈晖黄宇理宣玲陈卫东
关键词:医学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