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晓阳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73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脑损伤
  • 4篇脑损伤后
  • 2篇电镜
  • 2篇血浆
  • 2篇皮素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素
  • 2篇内皮素含量
  • 2篇变化及意义
  • 1篇电镜观察
  • 1篇电镜研究
  • 1篇多器官功能
  • 1篇多器官功能衰...
  • 1篇氧化酶
  • 1篇氧化应激
  • 1篇匀浆
  • 1篇伤病
  • 1篇肾损
  • 1篇肾损害
  • 1篇肾脏

机构

  • 6篇解放军第47...
  • 2篇兰州军区兰州...
  • 1篇兰州医学院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6篇罗晓阳
  • 3篇曹治
  • 2篇孟毅
  • 2篇曹晓哲
  • 2篇钱震
  • 2篇邢传平
  • 2篇高自芳
  • 2篇王嘉军
  • 1篇李元勋
  • 1篇王志平
  • 1篇郭乃芸
  • 1篇孙长凯
  • 1篇王育敏
  • 1篇李云辉

传媒

  • 2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肾脏病与透析...
  • 1篇中国冶金工业...
  • 1篇西北国防医学...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年份

  • 3篇1998
  • 3篇199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实验性脑损伤后肺硝酸镧示踪的电镜观察被引量:3
1997年
方法: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和4组脑损伤。脑损伤采用Feeney等的落体撞击法,造成右顶叶局限性脑损伤。分别于伤后30分钟、6小时、24小时及72小时处死取材,应用Hoffstein等的电镜示踪方法。结果:脑损伤后肺泡上皮细胞水肿;线粒体肿胀、部分膜破裂、嵴溶解;内质网扩张。硝酸镧示踪发现:损伤后30分钟就可在肺泡上皮细胞浆内见到镧颗粒,6小时后达到高峰。结论:脑损伤后,肺泡上皮细胞膜的损伤早于其它亚细胞结构的改变,且是各亚细胞结构改变的直接原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病理依据。
曹晓哲高自芳罗晓阳邢传平钱震
关键词:肺泡脑损伤电镜
实验性脑损伤后海马、血浆内皮素含量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研究ET-1对脑损伤后海马神经原坏死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50只分为对照组、4组脑损伤,脑损伤采用Feeney等的落体撞击法造成右顶叶局限性脑损伤,分别于伤后30分钟、6、24及72小时处死取材;用RIA法测定血浆、海马匀浆中ET-1含量变化。结果血浆及海马ET-1水平在脑损伤后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ET-1含量变化与病程有关。结论脑损伤后ET-1增高是引起海马缺血、神经原坏死的重要原因;动态测定血浆ET-1水平可作为脑损伤后病情发生、发展评价指标。
罗晓阳曹治孟毅王嘉军王育敏
关键词:海马血浆内皮素
实验性脑损伤后肾脏匀浆、血浆内皮素含量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1997年
用放免法测定大鼠脑损伤后血浆及肾脏匀浆中ET-1含量变化,研究ET-1在肾脏损害中的作用。结果:血浆和肾脏组织匀浆中ET-1含量于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浆及肾脏匀浆中ET-1含量变化与病程有明显相关性。推测:ET-1升高是引起肾脏损害的主要原因。
曹治罗晓阳孟毅王嘉军黄成民
关键词:肾脏匀浆血浆内皮素
氟苯桂嗪在颅脑损伤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1998年
氟苯桂嗪在颅脑损伤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李云辉罗晓阳杜军朱蓉兰州解放军第473医院(730070)氟苯桂嗪(Flunarizine)因其具有扩张脑血管———改善脑循环作用,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我们自1991年至1995年应用氟苯桂嗪...
李云辉罗晓阳杜军朱蓉
关键词:颅脑损伤
实验性脑损伤后多器官硝酸镧示踪的电镜研究
1997年
脑损伤后可致多脏器损伤,甚至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MOF)。近年来,国内外已开始在脑损伤对内脏影响的病理方面开展研究。
曹晓哲高自芳邢传平钱震罗晓阳曹治
关键词:脑损伤多器官功能衰竭
脑创伤后肾脏氧化应激损害及其抗氧化酶保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1998年
脑创伤后肾脏氧化应激损害及其抗氧化酶保护的实验研究郭乃芸孙长凯*李元勋*罗晓阳王志平**关键词脑创伤氧化应激继发性肾损害急性肾功能衰竭是脑创伤后威胁患者预后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因二者之间相互影响,死亡率高,目前尚缺乏有效防治手段。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急性肾...
郭乃芸孙长凯李元勋李元勋罗晓阳
关键词:脑创伤氧化应激继发性肾损害肾损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