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曹敏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清
  • 1篇血功能
  • 1篇血清学
  • 1篇血清学标志
  • 1篇血清学标志物
  • 1篇乙肝
  • 1篇乙肝血清
  • 1篇乙肝血清学
  • 1篇乙肝血清学标...
  • 1篇异位妊娠
  • 1篇妊娠
  • 1篇输血
  • 1篇输血后
  • 1篇输血治疗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足
  • 1篇凝血
  • 1篇凝血功能
  • 1篇凝血功能指标

机构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南京市中西医...

作者

  • 4篇潘曹敏
  • 3篇张国英
  • 2篇徐卫平
  • 1篇尚玉
  • 1篇李鑫
  • 1篇张云霞
  • 1篇蔡峰
  • 1篇王丹霞

传媒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求医问药(下...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凝血指标检测对异位妊娠患者输血后不良反应的评估价值分析
2022年
探讨凝血指标检测对异位妊娠患者输血后不良反应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输血治疗的60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输血前,检查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以及纤维蛋白原(Fib)]。根据患者输血治疗后是否发生不良反应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PT、APTT、TT、Fib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PT、APTT、TT、Fib对异位妊娠患者输血后不良反应的评估价值。结果 在入组的60例患者中,输血治疗后一共有1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14/60)。输血治疗后,发生组患者的PT[(19.43±2.16)vs(12.76±1.99)]、APTT[(43.64±3.71)vs(27.24±3.26)]、TT[(31.36±2.09)vs(17.20±1.97)]均显著高于未发生组,且Fib[(2.16±0.51)vs(3.78±0.78)]水平显著低于未发生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T(AUC0.829)、APTT(AUC0.834)、TT(AUC0.901)、Fib(AUC0.710)均对异位妊娠患者输血后不良反应具有显著的预测价值(AUC>0.7,P<0.05)。结论 异位妊娠患者输血治疗发生不良反应与凝血功能指标密切相关,通过监测PT、APTT、TT、Fib可及时发现输血后不良反应,进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潘曹敏徐卫平
关键词:凝血功能指标异位妊娠输血治疗
南京地区糖尿病足与血清UA、Hcy、HbAlc和LDL-c水平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分析南京地区糖尿病足(DF)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UA、Hcy、HbAlc和LDL-c水平的相关性,为评估DF病情严重程度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南京地区T2DM患者628例,根据患者是否伴有DF分为对照组(n=502,不合并DF)和观察组(n=126,合并DF),将DF患者根据Wagner分级法将糖尿病足分为6个级别(0~5级),其中为轻度(0~1级,n=68)、中度(2~3级,n=42)和重度(4~5级,n=18),对比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组糖尿病足患者血清UA、Hcy、HbAlc和LDL-c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Hcy、HbAlc和LDL-c在糖尿病足鉴别诊断中的效能,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糖尿病足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UA、Hcy、HbAlc和LDL-c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UA、Hcy、HbAlc和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血清UA、Hcy、HbAlc和LDL-c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中度组血清UA、Hcy、HbAlc和LDL-c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DF病情严重程度与UA、Hcy、HbAlc和LDL-c均呈正相关(r=0.457,0.468,0.411,0.492,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UA、Hcy、HbAlc和LDL-c联合检测预测D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敏感度为95.65%,特异度为96.78%;结论南京地区DF患者血清UA、Hcy、HbAlc和LDL-C与病情严重程度显著相关,对DF患者监测病情进展情况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徐卫平张国英蔡峰潘曹敏李鑫
关键词:糖尿病足病情
危重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血清降钙素原(PCT)的水平,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67例ICU危重感染患者同时送检的微生物培养和PCT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两者间的关系。将微生物培养结果分为阴性组、单一标本阳性组、两种标本阳性组和三种及以上标本阳性组,进一步比较四组间PCT检测结果的差异并分析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感染后患者体内PCT的水平。结果 167例危重感染患者微生物培养阳性102例,阳性率为61.1%。PCT检测阳性103例,阳性率为61.7%。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χ~2=0.01,P>0.05)。两者联合检测的总阳性率为79.6%。102例微生物培养阳性患者中,PCT为0.57(0.10~131.50)μg/L,高于培养阴性患者[PCT为0.33(0.10~21.85)μg/L,U=8.52,P<0.05]。培养阳性患者中,单一标本阳性的PCT水平相对较低,两种及以上标本阳性的PCT水平相对较高。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感染组PCT阳性率分别为70.0%、64.7%和66.7%,混合感染组最高,为87.5%。结论 PCT可用于危重患者感染性疾病的早期预测。加强微生物培养和PCT的联合检测,可促进危重患者感染后的精准诊治。
张国英潘曹敏尚玉王丹霞张云霞
关键词:病原菌降钙素原危重病
HBV-DNA定量与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及肝功能关系的分析
2012年
据统计,我国约有1.2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性疾病,且患者也是居高不下。实验室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技术手段较多,其中最常采用酶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HBV-M),它具有快速、价廉、简便的特点,
潘曹敏张国英
关键词:HBV-DNA乙肝血清学标志物肝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