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胶质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因素
  • 1篇神经胶质
  • 1篇神经胶质瘤
  • 1篇生物疗法
  • 1篇室管膜
  • 1篇室管膜瘤
  • 1篇替莫唑胺
  • 1篇肿瘤
  • 1篇肿瘤干细胞
  • 1篇细胞瘤
  • 1篇疗法
  • 1篇疗效
  • 1篇疗效初探
  • 1篇颅内
  • 1篇颅内室管膜瘤
  • 1篇母细胞
  • 1篇母细胞瘤

机构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陈力
  • 3篇蒋静
  • 2篇陈怡东
  • 2篇房彤
  • 2篇孙保锦
  • 1篇于顺江
  • 1篇宋丽楠
  • 1篇侯栋梁
  • 1篇邱晓光

传媒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同步替莫唑胺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疗效初探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同步替莫唑胺对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54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接受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同步替莫唑胺化疗,随后接受替...
陈怡东房彤蒋静陈力孙保锦邱晓光
儿童颅内室管膜瘤手术后放射治疗的临床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儿童颅内室管膜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18例儿童颅内室管膜瘤术后放射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疗效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男15例,女3例,年龄3~13岁(中位年龄5岁)。中位随访27个月,KPS评分≥80分者14例,KPS评分60—80分者4例。术后复发4例,其中3例死亡。未观察到严重的放射治疗副作用。结论手术是室管膜瘤的首选治疗方法,部分切除和间变性室管膜瘤患者,术后放射治疗是最重要的辅助手段;室管膜瘤常规行局部放射治疗,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为原位复发。
宋丽楠孙保锦陈力陈怡东蒋静侯栋梁房彤
关键词:儿童室管膜瘤预后因素
神经胶质瘤生物治疗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被引量:10
2014年
脑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近年来关于神经胶质瘤的生物学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首先是脑肿瘤干细胞的发现,其次是开展了肿瘤全基因组测序,这对于发现新的分子标记物是非常有用的,这些标记物(如IDH1基因突变)的发现甚至导致了基于分化和间质转化状况对神经胶质瘤的重新分类。此外,利用1p/19q标记及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MGMT)是否被甲基化能为胶质瘤患者选择疗法和进行个性化药物治疗提供有意义的指导。作为治疗策略,替莫唑胺几年前已被确定为治疗脑胶质瘤的标准药物。最近在临床上贝伐单抗已开始用于脑胶质瘤的治疗。其他一些疗法目前还处于临床前开发和临床试验阶段,比如癌症疫苗、溶瘤腺病毒的研究等,这些潜在的疗法将来有可能成为胶质瘤治疗的手段或辅助手段。这些研究不仅揭示了神经胶质瘤的细胞起源,也为胶质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和参考。
蒋静陈力于顺江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分子标记物肿瘤干细胞甲基化生物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