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甫

作品数:43 被引量:191H指数:9
供职机构: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青海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天文地球
  • 9篇农业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8篇土壤
  • 6篇遥感
  • 6篇气候
  • 6篇青藏
  • 5篇青藏高原
  • 4篇能量平衡
  • 3篇地理分区
  • 3篇遥感监测
  • 3篇蒸散
  • 3篇生态
  • 3篇太阳能
  • 3篇土地利用
  • 3篇干旱
  • 3篇高寒草原
  • 3篇高寒湿地
  • 3篇草地
  • 3篇草原
  • 2篇冻土
  • 2篇雨量
  • 2篇雨量计

机构

  • 42篇青海省气象科...
  • 14篇青海省防灾减...
  • 4篇兰州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青海省气候中...
  • 2篇青海省气象台
  • 2篇青海省气象局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青海大学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青海省人工影...
  • 1篇海南州气象局

作者

  • 43篇李甫
  • 25篇周秉荣
  • 12篇颜亮东
  • 12篇肖建设
  • 11篇肖宏斌
  • 9篇张娟
  • 8篇校瑞香
  • 7篇祁栋林
  • 7篇李凤霞
  • 7篇李晓东
  • 6篇周万福
  • 5篇刘宝康
  • 5篇伏洋
  • 5篇李璠
  • 4篇赵慧芳
  • 4篇陈国茜
  • 4篇李林
  • 4篇权晨
  • 3篇周华坤
  • 3篇王力

传媒

  • 4篇草地学报
  • 3篇冰川冻土
  • 3篇高原气象
  • 3篇草业科学
  • 3篇干旱气象
  • 2篇生态学报
  • 2篇青海科技
  • 2篇沙漠与绿洲气...
  • 1篇资源科学
  • 1篇青海农林科技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沙漠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青海气象
  • 1篇气象学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气象科技进展
  • 1篇2012年高...

年份

  • 3篇2024
  • 6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复杂地形区农作物分类被引量:15
2018年
为准确获取中尺度复杂地形区西宁市内的农作物分布信息,该文利用HJ CCD和Landsat 8OLI影像数据提取研究区内农作物4-11月的NDVI时间序列数据,同时利用HJ-1A HSI高光谱数据,通过光谱特征变量提取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后,选取5种光谱特征变量与NDVI时间序列数据组成多源数据集,并最终采用分类回归决策树(CART)和支持向量机(SVM)两种方法进行农作物分类。结果表明:1)采用多源数据集进行作物分类,最高分类精度达88.2%,明显高于采用单一时序NDVI数据的分类精度,表明在时间序列数据中融入高光谱数据能够提高作物的识别精度;2)采用CART决策树和支持向量机进行农作物识别,最优总体分类精度分别为88.2%和84.5%,表明基于CART方法的作物总体分类效果较优;3)在NDVI时间序列数据中融入高光谱数据能够提高生育期较为接近作物的识别精度。
史飞飞雷春苗肖建设李甫石明明
关键词:支持向量机
一种模拟高寒草原干旱情况的降水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高寒草原干旱情况的降水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若干样地单元、设置在所述样地单元上的遮雨棚系统、自动雨量计、用于隔离样地单元的样地隔离板及设置在样地单元中间位置地下的土壤根系层温湿盐系统;所述遮雨棚系...
李林肖宏斌颜亮东魏永林李璠祁栋林肖建设李甫
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东部猪毛蒿物候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
2024年
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正经历着广泛而深远的气候变化,这种变化对当地物种的物候及分布格局产生了显著影响。猪毛蒿作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优势物种和影响群落稳定性的关键物种,青藏高原东缘是其重要的分布区域之一,然而其物候将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目前我们尚不清楚。为此,基于青海省东部连续20年的气象数据和原位物候观测实验,探讨猪毛蒿物候的变化规律及量化不同气候因子的相对贡献率。结果表明:1)过去20年间年均温和年均每日日照时长分别呈现出显著的上升和下降趋势,而年降水和年均每日最大风速没有显著的变化;2)20年间猪毛蒿返青-开花的时间间隔和开花-结果的时间间隔并未表现出显著的变化趋势,结果-枯黄的时间间隔显著缩短;3)所有气候因子均对猪毛蒿不同物候的时间间隔有显著影响,其中最大风速是影响猪毛蒿物候时间间隔最重要的气候因子。这一研究发现可以为气候变化情景下青藏高原高寒植物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许驭丹李帅董世魁沈豪周秉荣李甫
关键词:气候因子青藏高原
德令哈地区自动和人工观测能见度对比分析及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利用柴达木盆地德令哈地区人工和自动能见度对比观测时段能见度资料、日平均气温、降水、相对湿度、风速、气压等气象要素记录以及大气环境监测气溶胶PM10和PM2.5质量浓度数据,对柴达木盆地德令哈地区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能见度对比,分析了大气能见度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德令哈地区人工与自动能见度的日平均和各定时均呈正相关,均能通过95%的可信度检验。日平均相关系数为0.78;能见度日平均人工观测结果均大于自动观测结果,平均对比差值达16.9,差值较大,平均相对对比差达37.5%;通过比较两种数据的各项统计指标发现,能见度仪数据序列离散度、精密度及精确度都要高于人工观测值;大气能见度受空气中的大气气溶胶PM10及PM2.5质量浓度的影响明显,呈明显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5和-0.67;其次是水汽的影响。
肖莲桂石明章李甫张国玲张慧琴
关键词:能见度
三江源地区土壤水分的地理分区遥感模型构建及时空变化被引量:4
2021年
为探求三江源地区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规律,对研究区生态保护与修复、水源涵养能力建设、气候变化与灾害预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与现实意义。本研究利用影响土壤水分变化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因素对研究区进行地理分区,分析常用光学遥感干旱指数与土壤水分的相关性,基于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数据构建土壤水分遥感监测模型,反演2003—2020年5—9月土壤水分,进行地面真实性检验,分析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及气象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地理分区的设置可减少大地形、植被差异对土壤水分遥感反演精度的影响,模型绝对误差为5.3%、均方根误差为6.8%;2003—2020年平均土壤水分为20%,以0.05%·a-1速率波动增加,且中北部和东北部局地明显趋湿、中部和东部局地变干;土壤水分变化受降水和气温的共同影响,尤其是降水影响明显。
陈国茜陈国茜李素雲周秉荣周秉荣李甫周华坤
关键词:土壤水分地理分区遥感监测
2015年春季都兰地区大到暴雪决策服务及思考被引量:1
2015年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正经历深刻变革。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2年聚焦三农。这对气象部门为农服务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2015年2月23∽26日,都兰地区出现了大到暴雪天气。青海省气象部门本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好气象为"三农"服务的原则,全力开展雪灾气象服务,为政府部门指挥抗灾救灾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针对这次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今后对多种气象灾害决策服务起到借鉴作用。
海显莲戴升李甫
关键词:大到暴雪
青藏高原湿地土壤冻结、融化期间的陆面过程特征被引量:15
2017年
利用青藏高原中部玉树隆宝湿地2015年7月—2016年7月的观测资料,分析了土壤冻结、融化前后土壤温、湿度和地表能量收支特征,结果表明:冻土持续时期为12月至次年4月,深层土壤的冻结较浅层土壤滞后,融化过程快于冻结过程,5—40 cm土壤全部冻结历时51 d,全部融化历时19 d。土壤体积含水量年变化幅度达0.6 m^3/m^3。冻结过程5—40 cm土壤体积含水量下降,融化过程5—10 cm土壤体积含水量升高。土壤冻结之后,感热通量白天的值升高,潜热通量白天的值降低,净辐射和土壤热通量均降低,土壤热通量日变化幅度增大。土壤融化之后,潜热通量、净辐射和土壤热通量白天的值升高。地表反照率、鲍恩比、土壤热导率和土壤热扩散率冻结后增大融化后减小,土壤热容量冻结后减小融化后增大。
张海宏肖宏斌祁栋林李甫
关键词:湿地冻土陆面过程
ERA-interim气温、土壤温度再分析数据在青海东部农业区的适用性评估
2023年
利用1999—2018年逐月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选取青海省东部农业区的15个气象站点平均气温和土壤温度,采用误差和相关性分析,对比两种资料时间和站点空间变化规律,并对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的准确性进行验证评估。结果表明: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平均气温、5和15 cm土壤温度均低于观测值,分别偏低3.5、4.3和4.5℃;观测值与订正前后的再分析资料月际和季节变化基本一致,空间变化均表现出从东南部向西北部减小的趋势,而且最大值和最小值出现的站点完全一致。近20年来,观测值与再分析资料平均气温均呈现上升趋势,5和15 cm土壤温度观测值表现为升高趋势,而再分析数据呈减小趋势。与订正前相比,订正后的再分析资料与观测值的平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明显减小,同时平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年际变化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年内平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均呈现“M”型,最大值均出现在4月,最小值出现在12或1月。东部农业区地形复杂、海拔高度差异是再分析资料比观测值偏低的主要原因,利用回归方程实现平均气温和土壤温度再分析数据的订正,有效降低了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的偏差,提高再分析数据评估的准确性,提升再分析资料对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农时农事服务及评估。
陈奇祁栋林霍金虎李甫张娟
关键词:气温土壤温度
青海省通量观测站网的运行管理
2023年
青海省内已建成10个高原地气交换通量观测站,其中三江源区域内7个、柴达木盆地内1个、青海湖流域内1个、祁连山国家公园内1个,观测场下垫面有温性草原、高寒草原、高寒草甸、高寒湿地、荒漠化草原和沙漠。为了保障站网运行和数据有效管理,青海省气象局开发了野外试验数据综汇管理平台。
李甫肖宏斌肖宏斌张娟周秉荣
关键词:荒漠化草原温性草原青海湖流域高寒湿地高寒草原观测场
青海省4—9月连阴雨时空特征分析
2023年
基于1961—2020年青海省48个台站4—9月的降水、总云量和日照时数日资料,计算得到青海省各站连阴雨发生次数、持续天数和累计降水量,并通过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REOF)、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和趋势系数等方法分析青海省连阴雨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青海省连阴雨年平均发生次数为4次,持续天数为26 d,累计降水量为122.0 mm:空间上表现出东南向西北减弱的特点,时间上青海西部呈增加趋势,东部呈减少趋势;连阴雨累计降水量REOF空间分区分为东部区、中部区、南部区、西北区和西南区,其中前3个区累计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后2个呈增加趋势;各区域突变时间分别为1988、1969、2005、1974和1975年;5个区域的降水周期特征存在不同周期的嵌套,各区域普遍存在2~3 a的周期振荡。
康晓燕李甫颜海前薛丽梅侯永慧
关键词:连阴雨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