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胸腔
  • 2篇胸腔积液
  • 2篇血气
  • 2篇炎性
  • 2篇炎性因子
  • 2篇支气管
  • 2篇结核
  • 2篇急性加重
  • 1篇心肺
  • 1篇心肺复苏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心脏病术后
  • 1篇胸膜
  • 1篇胸膜间
  • 1篇胸膜间皮瘤
  • 1篇胸腔镜
  • 1篇胸腔内
  • 1篇胸腔内注射
  • 1篇胸腔内注射治...

机构

  • 6篇福建省龙岩市...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6篇黄纪荣
  • 4篇马海彬
  • 2篇王福娣
  • 1篇白冲
  • 1篇马世东
  • 1篇黄海东
  • 1篇丘灿明
  • 1篇吴灿明
  • 1篇王琴
  • 1篇李强

传媒

  • 3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6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胸腔镜配合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胸腔镜配合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选取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胸腔镜配合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胸腔穿刺术配合尿激酶注入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胸膜厚度、肺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胸膜厚度、FEV1、FVC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配合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效果满意,能较大程度改善肺功能,防止胸膜肥厚。
马海彬王福娣黄纪荣蓝慧平丘灿明
关键词:胸腔镜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
不同剂量甲泼尼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
2023年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甲泼尼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各60例。2组患者均开展常规治疗,小剂量组患者给予甲泼尼龙40 mg/d,大剂量组患者给予甲泼尼龙80 mg/d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生命体征,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FEV_(1)/用力肺活量(FVC)]及不良反应。结果大剂量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小剂量组的86.67%(χ^(2)=8.571,P=0.003)。治疗后,2组患者气短、咳喘、肺部啰音、WBC异常者占比均明显降低,且大剂量组降低程度大于小剂量组(P<0.05或P<0.01)。大剂量组患者呼吸恢复正常时间、咳喘恢复时间、啰音消失时间、WBC恢复时间及治愈时间均短于小剂量组(P<0.05或P<0.01);治疗后,2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治疗前,动脉血氧分压(PaO_(2))高于治疗前,且大剂量组变化幅度大于小剂量组(P均<0.01);2组IL-6、IL-8及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大剂量组低于小剂量组(P均<0.01);治疗后,2组FEV_(1)、FEV_(1)%及FEV_(1)/FVC均高于治疗前,且大剂量组高于小剂量组(P均<0.01)。大剂量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33%,低于小剂量组的35.00%(χ^(2)=7.685,P=0.006)。结论在急性发作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80 mg/d甲泼尼龙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生命体征,缩短症状恢复时间,改善血气分析指标、炎性反应及肺功能,安全性高,效果优于40 mg/d,可推广应用。
马海彬黄纪荣张德良
关键词:炎性因子肺功能
噻托溴铵联合福多司坦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联合福多司坦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抽选2018年1月-2020年4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实施常规对症治疗)和研究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实施噻托溴铵联合福多司坦治疗),每组43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的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血气分析指标[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aO_(2))]及气道传导率(Gaw)、气道阻力(Raw)、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hs-CRP、IL-6、IL-8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均<0.01);2组PaCO_(2)、Raw相较于治疗前下降,PaO_(2)、SaO_(2)和Gaw、FEV;相较于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上述指标降低或升高幅度大于常规组(P均<0.01)。结论噻托溴铵联合福多司坦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效果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升患者的肺功能,有利于疾病的转归。
马海彬黄纪荣王福娣张德良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症噻托溴铵福多司坦炎性因子血气分析
急诊心肺复苏效果评估及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对急诊心肺复苏效果评估。方法于2010年6月—2012年6月方便选取该院急诊科120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行使心肺复苏人工通气治疗,分析4种人工通气方法对患者复苏情况影响。结果 30例气囊面罩患者中,通气管无效率为80.00%,5 min内成功建立人工气道率为16.67%,30例气管插管患者中,通气无效率为26.67%,5 min内成功建立人工气道率为16.67%,30例气管切开患者中,通气无效率为46.67%,5 min内成功建立人工气道率为33.33%,30例可视喉镜下气管插管中,无效率为10.00%,5 min内成功建立人工气道率为56.67%。结论心肺复苏在呼吸心跳骤停患者中效果显著。
马世东吴灿明黄纪荣
关键词:急诊心肺复苏
风湿性心脏病术后 反复双侧胸腔积液
2015年
1病历资料 患者女性,70岁,已婚。因“反复胸闷、气促2年,加重15d”,于2014—05—04入院。患者于2012年6月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在上海长海医院行二尖瓣置换术,手术顺利,心脏功能恢复良好。但术后2个月反复出现双侧胸腔积液,左侧较明显,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后胸闷、气促症状改善不明显,外院多次查胸腔积液提示为渗出液,曾行左侧胸膜穿刺活检术,病理未发现异常。
黄纪荣王琴黄海东李强白冲
关键词:胸腔积液恶性胸膜间皮瘤风湿性心脏病内科胸腔镜
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矽肺合并肺结核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索并观察在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中行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76例,以患者姓名首字母排序方式,划分对照组(n=38)、观察组(n=38),两组均常规抗结核治疗。行免疫增强剂治疗为对照组,行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为观察组,并对采集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血气以及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等数据做出对比与分析。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观察指标、血气同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较对照组相比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具备更高的生活质量评分,也显著降低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对照组之间显现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能够有效减少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效果,提高治愈率。
马海彬黄纪荣张德良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矽肺肺结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