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兆东 作品数:81 被引量:1,272 H指数:22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生物学 更多>>
白银市二氧化硫目标控制点选择与总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6 2002年 针对白银市SO2 空气污染较严重并日益加重的情况 ,笔者引入总量控制方法 ,谋求从总体上控制白银市SO2 大气污染 ,达到该区空气质量的改善。研究分析表明 ,点源占总排放量的 88 6 5 % ,在 44个点源中 ,只需对 2 0个点源进行削减 ;为了实行质量目标总量控制 ,应以控制点源排放为主 ,并且在点源中 ,只需要控制部分重点点源 ,就可以从根本上控制SO2 赵传燕 冯兆东关键词:总量控制 二氧化硫 空气污染 末次间冰期古土壤的地理分异及其气候和年代意义 汪海斌 冯兆东 陈发虎黑河下游地下水波动带地下水时空分布模拟研究:研究区离散化与潜水蒸发空间化 被引量:3 2010年 从地下水研究意义出发,综述了地下水研究现状,利用含水层结构对研究区进行离散剖分。利用观测资料确定潜水蒸发与地下水的关系,在界定初始地下水位的基础上,利用该关系模型对初始潜水蒸发空间化,结果表明,初始潜水蒸发(1990年7月)分布在7~80mm之间,高值出现在研究区的河岸地带,低值出现在研究区的北部、南部和远离河岸区。研究区的潜水蒸发随着时间的变化也有显著的变化,一般在6—9月蒸发量较大。 赵传燕 李守波 冯兆东关键词:黑河下游 地下水 剖分 潜水蒸发 鄂尔多斯高原巴汗淖湖泊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 被引量:23 2007年 通过对鄂尔多斯高原中部的巴汗淖湖泊沉积物的环境代用指标综合分析,以AMS^14C测年为基础,重建了鄂尔多斯高原全新世的气候变化历史.分析结果显示:鄂尔多斯高原约7.65 ^14C kaBP前气候寒冷干燥;7.65—5.40^14C ka BP气候温暖湿润,其中7.65—6.70^14C ka BP气候相对暖湿,以湿度条件改善更明显,随后6.70—6.20^14C ka BP气候偏暖干,6.20—5.40^14C ka BP研究区温湿组合状况最佳;5.40^14C ka BP后鄂尔多斯高原总体向干凉方向发展,但在4.70-4.60^14C ka BP和4.20~3.70^14C ka BP出现两个明显的相对湿润时期;约3.70^14C ka BP后巴汗淖湖泊完全干涸. 郭兰兰 冯兆东 李心清 刘连友 王丽霞关键词:全新世 鄂尔多斯高原 湖泊沉积 气候变化 李吉均及其学术思想 被引量:3 2013年 李吉均(1933~),四川彭州人,地貌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和冰川学家,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曾任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主任,甘肃省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地貌第四纪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教育部地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秦大河 姚檀栋 周尚哲 冯兆东 陈发虎 方小敏 潘保田 王乃昂关键词:学术思想 地理科学 国家教育部 地质学家 陇西黄土高原地层和孢粉指示的深海氧同位素三阶段气候变化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黄土高原西部深海氧同位素三阶段(MIS3)的气候状况,本文重点研究了分布于华家岭和六盘山地区 MIS3时期的湖沼相地层序列,通过野外追踪和重点剖面(酸刺沟)地层学、地球物理以及地生态代用指标的研究,初步划... 王维 冯兆东 翟新伟 杨奇丽关键词:MIS3 孢粉记录 气候变化 文献传递 黑河下游地下水波动带地下水时空分布模拟研究-FEFLLOW模型应用 被引量:11 2009年 从黑河下游地下水波动带水文循环出发,确定影响地下水变化的重要补给排泄项,根据水文地质结构对研究区水力传导系数和给水度进行确定,并获得研究区参数分区。通过运行FEFLLOW模型,得到任意时段研究区地下水水头的空间分布。利用观测数据对模拟结果验证并进行参数调整。结果表明:(1)15个观测点平均误差约为0.59 m,最小平均误差为0.18 m,最大平均误差1.09 m;(2)地下水的空间变化为以东西河为中心向两侧加深,研究区南部岩石山地和北部东西居延海之间地下水位较深,其它区域地下水位在1~4 m之间;(3)从模拟初始(1990年),研究区每年水量都处于一种负均衡状态,2000年之后略有改观,2003年出现了正均衡。但不同区域地下水年际变化的趋势不同,研究区内上下游的水位有上升趋势,而中游绿洲区水位以下降趋势为主。 李守波 赵传燕 冯兆东关键词:黑河下游 地下水 FEFLOW 基于V-I-AP模型的兰州市不透水面与植被盖度时空格局分析 被引量:15 2010年 本文构建了V-I-AP模型,以兰州市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线性光谱混合模型进行亚像元分解,以获取不透水面比例及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对研究区植被覆盖景观的空间格局及其分异进行测度,为利用中等分辨率遥感数据定量评价河谷型城市生态环境提供更精确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景观分类相比,基于亚像元分解的不透水表面与植被覆盖提取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并可以表征地表覆盖的生物物理组分构成特点;1999年—2006年,兰州市中心城区不透水面盖度和面积增加明显,而植被盖度则急剧降低,植被破碎程度减缓,植被分布聚集度增加。 潘竟虎 李晓雪 冯兆东关键词:线性光谱混合模型 植被覆盖度 亚洲干旱/半干旱区降水与大洋暖池气候的相关特征研究 被引量:8 2010年 利用ERA-40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亚洲干旱/半干旱区降水与大洋暖池气候的相关特征.结果表明:亚洲干旱/半干旱区剔除季节变化的水汽、降水与三个大洋暖池(WPWP、EIOWP和EP)区在南北纬10°之间区域水汽、海温都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干旱/半干旱区降水与东印度洋暖池海温的相关性最好,与西太平洋暖池海温的相关性次之,与ElNino1+2区的相关性较弱;ElNino区越靠近中太平洋,亚洲干旱区与ElNino区水汽的相关性就越强.亚洲干旱/半干旱区夏季的降水与EIOWP1、WPWP1/2和EP三个大洋暖池四季的海温都有较好的相关性,亚洲干旱/半干旱区的降水对EIOWP1的海温变化响应最快(降水变化延后海温变化1-3月),对WPWP1/2区海温变化的响应最慢(延迟4个月).就季节尺度而言,在ElNino年冬季和LaNina年的夏季,亚洲干旱/半干旱区的降水都比常年偏多.近年来由于西风减弱和印度季风的增强,使得更多的印度季风区和东亚季风区水汽被输送到亚洲干旱/半干旱区,是干旱区上空水汽增加,降水增多的原因之一. 白庆梅 田文寿 冯兆东 王澄海 靳立亚关键词:ENSO 水汽 降水 甘肃省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格局的ESDA-GIS 被引量:33 2008年 基于ESDA全局和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在ArcView GIS软件和GeoDA空间统计分析软件的支持下,利用甘肃省1990~2006年县域人均GDP数据,对甘肃省县域经济之间的总体和局部空间差异时空格局规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近16年来甘肃省县域经济空间差异在总体上呈现缩小趋势;局部空间差异缩小,河西和陇南所辖县域表现出与周边地区同步发展态势,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中分布.在此基础上绘制了局域Moran's I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并采用空间插值获得局域,值分异图.研究表明:ESDA—GIS空间分析方法可以清楚地解释经济发展空间异质性问题,并且具有卣观的可视化效果. 潘竟虎 冯兆东 董晓峰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 空间自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