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薇
- 作品数:13 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都市民俗学视野下对个体的关注——基于传承人ZHYX剪纸文化特色调查
- 2017年
- 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传承人的生活及作品的描述和分析,提供都市民俗学研究对生活在都市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体的关注和讨论的实例。希望通过对个体的关注,把握都市中非物质文化传承的一些共性。
- 刘薇
- 关键词:个人生活史文化特色
- “么些先生”的文化实践——李霖灿的纳西族民俗研究
- 2021年
- 李霖灿于1939-1943年间,在中国丽江、中甸、永宁、木里等纳西族聚居地从事长达4年之久的民俗文化调查,调查内容涉及纳西族语言、文字、口头传统、民间信仰等领域。他以扎实的田野调查为基础,整体把握民俗与各社会文化体系之间的关联性,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来理解民俗的本质,体现出多民族民俗文化的整体研究理念,为后来的研究者留下了大量学术成果和文化遗产。梳理李霖灿的治学历程,了解他所强调的文献资料与民俗生活互渗互证研究路径,以及民俗多元共生的文化结构谱系,为充分挖掘和建构多民族民俗文化资源,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 刘薇
- 关键词:文化认同
- 抗战前期国内学者对云南民俗的调查研究
- 2017年
- 云南地区的民俗研究始于20世纪初期,国内一批著名学者深入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对少数民族民俗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抗战时期,以杨成志、陶云逵、江应樑、方国瑜为代表的国内学者致力于云南民俗的研究,探讨在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多学科互渗下的民俗学研究范式。
- 刘薇
- 关键词:抗战前期国内学者云南少数民族民俗调查
- 怒族民间口头传统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 2020年
- 怒族是一个人口较少且长期经历“无字”历史的民族,口头传统犹如一块民族的“活化石”,使民族的历史、民俗、文化和价值观得以传承,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史料价值。加强怒族口头传统的保护,有利于我国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同时激发怒族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 刘薇乔雯
- 关键词:怒族口头传统社会文化功能保护传承
- 浅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被引量:18
- 2006年
- 语言首先是作为交际工具,但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民族文化是一个整体。在学习一门语言时,必须先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好这门语言。因此,我们有必要认识一下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 刘薇
- 关键词:语言文化民族心理
- 陶云逵在云南民族调查研究中的民俗理念被引量:1
- 2012年
- 抗日战争时期,一批名人学者随着各大高校西迁到大后方昆明。他们中的社会学家、语言学家、民俗学家、人类学家积极投入到民族民俗文化的调查研究中。西南联合大学教授陶云逵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调查研究中所蕴含的民俗理念,为保存民俗文化"活化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刘薇
- 关键词:民族文化
- 抗战时期国内学者对云南少数民族的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抗战时期是云南少数民族研究的一次高潮,其成果涉及云南少数民族的历史、地理、民俗文化、语言文字等领域,这些著述及考察报告,至今仍具有暮鼓晨钟之效。对这些成果进行梳理和研究,对于存史兴文、赓续学术意义重大。
- 刘薇
- 关键词:抗战时期云南少数民族
- 论西南联大的民俗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在滇8年,联大的师生结合云南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从多学科、多学派的研究视角出发,对少数民族民俗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们用西方的理论方法与田野作业相结合的研究方式,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俗学学科的构建和完善,为研究少数民族民俗学做了开拓性的工作。
- 刘薇
- 关键词:西南联大民俗学
- 中国民俗研究史中的西南边疆调查(1937-1945)被引量:1
- 2021年
- 抗战时期随着中国西南边疆危机的日益深重,为了救亡图存来到西南边疆的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纷纷加入调查研究当地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行列,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西方理论与少数民族调查相结合的大规模民族民俗文化调查热潮,这一时期被称为西南边疆民族民俗文化收集与整理的“黄金时期”。通过梳理抗战时期政府组织、学术机构和学者个人所开展的调查活动,以及西南边疆民族民俗文化调查成果,对今天研究多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的民俗文化,加强民族团结都具有现实意义。
- 刘薇
- 关键词:抗战时期民族调查民俗文化
- 西南联大刊物《边疆人文》中的民俗文化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创办于20世纪40年代的《边疆人文》,是抗战时期西南联大"边疆人文研究室"孕育下的时代产物,其所刊载的文章内容紧贴云南民众的生活情况,汇集了大量民俗、语言、社会、文化等内容。在民俗研究方面涉猎领域广泛,富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地域特色,不仅为当时云南地区的学术研究、边疆治理作了有益的探索,也为当今研究民俗学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和借鉴意义。
- 刘薇
- 关键词:抗战时期民俗文化田野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