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阳天 作品数:42 被引量:50 H指数:4 供职机构: 福建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福建医科大学科学研究发展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吸入糖皮质激素在胸外科围手术期气道高反应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观察吸入糖皮质激素对胸外科围手术期气道高反应老年患者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行开胸手术的40例具有气道高反应危险因素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0例。围手术期对照组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2.5m L和生理盐水,观察组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2.5m L和布地奈德1mg,疗程从术前1周到术后1周,每天3次。观察术前7天、术前1天和术后7天患者肺通气功能、血气分析和临床症状积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术前1天FEV1/FVC为73.31±3.34%,观察组术前1天FEV1/FVC为79.13±3.32%;对照组术后7天Pa O2为68±7mm Hg,Pa CO2为48.7±3.6mm Hg,FEV1/FVC为52.72±4.32%,观察组术后7天Pa O2为74±4mm Hg,Pa CO_2为44.3±2.4mm Hg,FEV1/FVC为60.25±4.71%。术前第1天观察组的FEV1/FVC%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a O2、Pa CO_2均与对照组无明显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术后第7天观察组的Pa O_2、FEV1/FVC%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临床症状积分对照组术前1天为1.83±0.24分,术后7天为2.21±0.32分,观察组术前1天为1.26±0.18分,术后7天为1.6±0.21分。在术前1天和术后第7天两组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观察组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气道高反应性患者的围手术期间,与单纯吸入β2受体激动剂相比,同时吸入一定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具有更好的支气管舒张作用,且无明显的全身不良反应。 陈阳天 李欢 夏传宝 林琪 佘志廉关键词:糖皮质激素 气道高反应 开胸手术 围手术期 心肌内心电图Tslew诊断大鼠急性排斥反应的可靠性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评估心肌内心电图(IMEG)心室起搏(VER)的T波后支斜率(Tslew)用于诊断大鼠异体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可靠性.方法 建立改良Ono大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动物模型,对照组(同基因移植)10只,实验组(异基因移植)30只.在供心右室流出道、左室游离壁和左室心尖部的心肌处分别埋置心表起搏电极,用两根导线作为起搏电极,描记VER,测Tslew.对照组术后第7天、实验组分别在术后3、5、7天处死,移植心脏作病理活检.结果 术后3、5、7天各时点,对照组Tsle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呈进行性下降,术后3~5天、3~7天之间两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第5、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slew变化与病理相关(P<0.05);Tslew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74,95%可信区间(0.8753~1. 0000);在最佳分割点(≤90%)灵敏度94.74%,特异度81.82%,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符合率90%.Tslew≤92%为阳性分割点,灵敏度100%,特异度63.64%;≤85%作为阳性分割点,特异度90.91%,灵敏度78.95%.结论 Tslew是诊断大鼠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可靠指标;在最佳分割点,Tslew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缺乏心内膜活检条件时可以作为替代或补充;在适当分割点,Tslew可以作为急性排斥反应筛选的敏感指标. 史加海 孟旭 韩杰 张海波 陈阳天 贾一新关键词:心脏移植 移植物排斥 心电描记术 ECMO辅助下手术治疗单侧左肺复发性肺滑膜肉瘤1例 2024年 患者女性,44岁,既往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从事牛仔裤生产一线工作10余年,有化学物质接触史。2016年2月患者因胸痛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胸部CT示右肺上叶、右肺中叶肿物。经胸腔镜下手术治疗,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肺滑膜肉瘤(primary pulmonary synovial sarcoma,PPSS)。术后辅助化疗3个周期,肿瘤反复复发,多次进行手术及术后药物治疗,见表1。经3次手术,右肺已全切除。2022年6月胸部CT示左肺下叶新增结节进行性增大,横断面(图1A,1B)、冠状位(图1C)、矢状位(图1D)可见结节呈类圆形,分叶状,直径约2.7 cm,考虑肿瘤复发。肺功能示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1.0 L(占预计值33%),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0.72 L(占预计值27.8%)。 黄艳生 李红艳 黄进宝 陈阳天 夏传宝 罗远根 花聪 陈玉榕 崔艳梅关键词:滑膜肉瘤 体外膜肺氧合 半阻断升主动脉心内直视手术92例 2002年 林乌拉 吴强 黄瑞建 张小霓 代元大 陈家松 陈志毅 陈阳天关键词:心内直视手术 先天性心脏病 病例报告 穴位贴敷联合艾灸对肺癌化疗患者骨髓抑制的防治作用 2022年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艾灸对肺癌化疗患者骨髓抑制的防治作用。方法方便选择2018年2月-2021年6月期间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行化疗治疗的78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进行化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穴位贴敷联合艾灸治疗。针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细胞指标与中医症状积分,以及骨髓抑制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血红蛋白水平、粒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为43.59%低于对照组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4,P<0.05)。治疗后,研究组面色少华、纳呆食少、头晕眼花、气短自汗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化疗患者采用穴位贴敷联合艾灸防治骨髓抑制效果确切,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林琪 夏传宝 陈阳天 陈沁关键词:穴位贴敷 艾灸 肺癌 化疗 骨髓抑制 心肌内心电图诊断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 探讨应用心肌内心电图QRS波幅诊断大鼠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最佳临界值.方法 建立改良Ono法大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在心脏移植术中分别于供心右室流出道、左室游离壁的心肌处埋置心表起搏导线,描记心肌内心电图,测量QRS波波幅.对照组大鼠(10只)术后第7天处死,实验组大鼠(30只)分别在术后3、5、7d处死,取移植心脏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病理结果阴性和阳性的QRS波幅分别为(94.4±4.6)%、(76.2±10.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QRS波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958,在最佳分割点90%的灵敏度为90.5%,特异度为88.9%,阳性预测值为95%,阴性预测值为80%,符合率为90%.结论 QRS波幅是诊断大鼠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可靠性较高的指标,在缺乏心肌活检条件时,可以作为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指标. 陈阳天 陈昆 李增棋 廖东山 余毅关键词:心肌内心电图 心脏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外伤性心脏损伤救治分析 被引量:3 2005年 陈家松 林乌拉 吴强 陈志毅 陈阳天关键词:心脏损伤 外科技术 胸壁打孔房间隔缺损封堵6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微创胸壁打孔继发孔房缺封堵术的手术操作与临床疗效.方法6例继发孔房缺病人,其中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11~25岁.在实时食道超声(TEE)监测下经右前胸第4肋间小切口经右房行微创胸壁打孔房缺封堵术,封堵器采用完全相连的钛镍记忆合金双伞结构.结果6例病人均封堵成功,术后第2天均可下床活动,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随访2~3年,心脏彩超(UCG)复查心脏较术前缩小,未见封堵器脱落、变形及残余分流,心功能良好,病人无不适症状.结论胸壁打孔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手术切口小,操作安全、简便,术后残余分流发生率低,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外科介入治疗新技术. 陈志毅 林乌拉 陈家松 黄瑞健 吴强 陈阳天 陈昆关键词:胸壁 封堵术 房间隔缺损 封堵器 微创 心肌内心电图监测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关系到心脏移植病人术后的生存率和远期并发症的发生。作为诊断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唯一金标准心内膜活检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和其他方面的缺陷,心肌内心电图(IMEG)作为近年新出现的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 陈阳天关键词:心脏移植 术后排斥反应 心肌内心电图 心电图监测 针刺应用于肺术后镇痛治疗的展望 2022年 疼痛作为外科常见并发症,大部分肺术后患者经历过疼痛,且术后的疼痛还容易诱发肺不张、肺部感染或呼吸衰竭等严重的术后并发症。肺术中复杂的操作和对机体损伤的叠加导致术后疼痛病因多样性,症状顽固性。肺术后疼痛属于重度疼痛,多数疼痛并发症中的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之间有相互转化的关系。所以及时、有效的术后镇痛措施对于患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医学对疼痛的认知推动镇痛手段的进步,目前通过口服、静脉给药等途径,已有的镇痛模式包括:肋间神经阻滞;肋间神经冷冻;胸椎旁神经阻滞;前锯肌平面阻滞;竖脊肌平面阻滞;胸膜间镇痛;胸段硬膜外镇痛;切口局部麻醉药浸润;多模式镇痛等。但是肺术后患者仍常受到疼痛的困扰。中医认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而针刺是中医治疗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刺作为逐渐为大众熟知并接受的治疗方案,目前临床上已经发展出包括:毫针、电针、火针等治疗方式,且均已取得相关疾病领域疼痛症状疗效的良好反馈。本文回顾近期针刺镇痛相关文献,就肺术后针刺治疗的研究展开论述。望以提高临床对针刺镇痛应用于肺术后患者的认知,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多关注针刺镇痛疗法,建立相对健全合理的模式及评价体系,使疼痛治疗和针刺疗法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卢益舟 陈阳天关键词:针刺 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