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理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华理工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地质累积指数
  • 1篇铀矿
  • 1篇铀矿山
  • 1篇生态危害
  • 1篇潜在生态危害
  • 1篇潜在生态危害...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重金属污染
  • 1篇重金属污染评...
  • 1篇尾砂
  • 1篇污染
  • 1篇污染评价
  • 1篇金属污染
  • 1篇活度
  • 1篇核素
  • 1篇比活度
  • 1篇表层沉积物
  • 1篇沉积物
  • 1篇垂直分布特征

机构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高柏
  • 2篇王理
  • 1篇齐文
  • 1篇丁小燕
  • 1篇廉欢
  • 1篇李志勇

传媒

  • 1篇环境工程
  • 1篇环境化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临水河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评价被引量:5
2017年
选取临水河底部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对其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Cr、Cd、Cu、Pb的含量介于203.971~412.363 mg/kg,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r>Cu>Pb>Cd;Cd、Cu、Pb的空间变异系数较大,依次为82.8%、65.1%和43.1%,表明这3种重金属可能存在点源污染;Cr的空间变异系数较小,为28.2%,说明该重金属可能存在面源污染。地质累积指数表明:Cd和Cr的污染等级分别为3~5级和1~2级,为中度污染到极强度污染,Cu和Pb无污染。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值为280.54~879.27,污染程度为中等污染至很强污染。Cd为河流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最大贡献者。
廉欢高柏李志勇王理丁小燕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地质累积指数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铀矿山尾矿库区浅层尾砂中核素的垂直分布特征被引量:8
2015年
选取相山铀尾矿库的浅层尾矿砂为研究对象,研究核素在浅层尾矿砂的垂直分布特征.通过对尾矿砂样进行放射性核素(238U、226Ra、232Th、40K等)比活度的测量,发现不同深度尾矿砂中放射性比活度差异明显,最显著的是在80cm处放射性核素比活度达到最大,此处238U、226Ra、232Th、40K的放射性比活度分别为11480.9、15793.8、1903.2、3885.0 Bq·kg-1.尾矿砂中核素的这种分布特征可能是由于在氧化、降雨淋滤、水-岩(砂)作用下,核素发生了溶解、迁移和沉淀等系列水文地球化学过程而形成.
蒋经乾劳玉军王理齐文高柏姚高扬
关键词:铀矿比活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