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晶华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承德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阳离子蛋白
  • 2篇嗜酸
  • 2篇嗜酸性
  • 2篇嗜酸性粒细胞
  • 2篇嗜酸性粒细胞...
  • 2篇息肉
  • 2篇细胞
  • 2篇粒细胞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梅毒
  • 2篇鼻息肉
  • 1篇大学城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嗜酸性粒...
  • 1篇疫情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实时荧光

机构

  • 5篇承德市中心医...
  • 2篇承德市疾病预...
  • 1篇承德医学院附...
  • 1篇长春市心理医...

作者

  • 5篇王晶华
  • 2篇胡志红
  • 2篇王海连
  • 2篇李健
  • 1篇赵运华
  • 1篇张海军
  • 1篇王会民
  • 1篇杨晓侠
  • 1篇褚红娜
  • 1篇高杰
  • 1篇王伟

传媒

  • 3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在鼻息肉组织中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43例变应性鼻炎、80例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80例鼻息肉与60例健康对照志愿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检测受试对象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结果:鼻息肉组ECP均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分析显示ECP与鼻息肉的预后、复发密切相关。结论:ECP在鼻息肉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不排除变态反应对病情的影响,治疗上均应给予重视。
胡志红李健王晶华赵运华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鼻息肉
2010年-2011年承德大学城高校学生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了解承德2010年-2011大学城高校学生学校流感流行特征,为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2011年承德市大学城三所高校大学生流感确诊病例个案信息,应用Excel和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流感的暴发期在冬春季,2010年呈现春季和冬季的双峰型分布,2011年呈现冬春季高峰流行。2010年以甲(A)H3型(H3N2)和乙型(B)为优势毒株,2011年以甲(A)H3型(H3N2)和甲(A)H1N1亚型为主要流行株。结论:学校是易发生流感暴发的场所,及时报告疫情有效落实控制措施对于控制疫情十分重要。
王海连王伟褚红娜高杰杨晓侠王晶华张露露王会民
关键词:流感流行病学分析高校学生
2008年-2013年承德市梅毒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了解承德市梅毒疫情流行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2013年承德市梅毒流行病学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承德市2008年-2013年共报告梅毒1 566例,年均发病率为6.98/10万;男性703例,年均发病率为3.19/10万;女性863例,年均发病率为36.87/10万;隐性梅毒所占比例最大,为46.49%。梅毒发病率由2008年的1.22/10万逐步上升到2013年的15.13/10万,流行状况呈逐年上升趋势。年龄以20岁~39岁(51.72%)为主,职业以民工及农民为主,全市各县区均有发病。结论承德市梅毒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继续广泛开展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梅毒流行。
王晶华王海连
关键词:梅毒疫情流行病学特征
嗜酸性粒细胞和IL-5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在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IL-5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43例变应性鼻炎、80例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80例鼻息肉与60例健康对照志愿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检测受试对象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清总IgE、白细胞介素5(IL-5)、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结果鼻息肉组IL-5、ECP、IgE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分析显示IL-5、ECP、IgE水平与鼻息肉的预后、复发密切相关;Pearson's相关性分析显示鼻息肉组患者血清ECP水平与IL-5呈正相关(r=0.493,P<0.05),血清ECP水平与IgE有弱相关(r=0.261,P=0.041)。结论嗜酸性粒细胞、IL-5在鼻息肉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不排除变态反应对病情的影响,治疗上均应给与重视。
胡志红张海军李健王晶华
关键词:鼻息肉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白细胞介素5
3种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的比较与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对比研究3种不同的梅毒临床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5月,收集梅毒确诊病例和非梅毒病例标本,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检测,拭子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FQ-PCR、TP-ELISA、TPPA 3种梅毒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分别是99.37%、89.31%、98.11%。特异性分别为100.00%、97.09%、98.26%。敏感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Ⅰ期梅毒病例中,TP-ELISA法阳性率显著低于FQ-PCR法和TPPA法。结论 3种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性和优越性,合理选用检测方法,可为梅毒的诊断、疾病的发展、疗效观察提供更快速准确的参考依据。
王晶华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