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丽

作品数:215 被引量:905H指数:15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79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0篇医药卫生
  • 32篇文化科学
  • 12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4篇电子电信
  • 2篇电气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7篇护理
  • 15篇教学
  • 13篇真菌
  • 11篇曲霉
  • 10篇基因
  • 9篇蛋白
  • 9篇烟曲霉
  • 9篇病毒
  • 8篇真菌感染
  • 8篇教育
  • 7篇心肌
  • 7篇超声
  • 6篇膜炎
  • 6篇活性
  • 6篇病原菌
  • 5篇动脉
  • 5篇医学论文
  • 5篇影响因素
  • 4篇单克隆
  • 4篇单克隆抗体

机构

  • 134篇吉林大学
  • 34篇吉林大学中日...
  • 32篇齐齐哈尔医学...
  • 30篇吉林大学第一...
  • 11篇千叶大学
  • 8篇北华大学
  • 4篇吉林大学第二...
  • 3篇吉林出入境检...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辽宁医学院
  • 2篇上海师范大学
  • 2篇吉林省人民医...
  • 2篇吉林省肿瘤医...
  • 2篇长春市妇产医...
  • 2篇吉林省产品质...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北京邮电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长春市儿童医...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211篇王丽
  • 44篇贺丹
  • 15篇姜瑾秋
  • 14篇高嵩
  • 14篇李欣欣
  • 13篇李峰
  • 10篇张宇
  • 10篇丁岩
  • 10篇靳蓉晖
  • 10篇张云峰
  • 10篇横山耕治
  • 10篇贾明华
  • 9篇宋军
  • 9篇高东梅
  • 9篇张成帅
  • 9篇杨艳秋
  • 8篇王爽
  • 7篇赵魁
  • 7篇高丰
  • 7篇汤柏赞

传媒

  • 14篇中国实验诊断...
  • 14篇吉林大学学报...
  • 13篇齐齐哈尔医学...
  • 13篇中国老年学杂...
  • 12篇吉林医学
  • 7篇深圳中西医结...
  • 6篇现代情报
  • 6篇中国妇幼保健
  • 5篇编辑学报
  • 4篇中国兽医学报
  • 4篇中国生物制品...
  • 4篇解放军护理杂...
  • 4篇中国卫生产业
  • 3篇中国真菌学杂...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地方病防...
  • 2篇眼科新进展
  • 2篇原子与分子物...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电气电子教学...

年份

  • 3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19
  • 5篇2018
  • 8篇2017
  • 13篇2016
  • 9篇2015
  • 13篇2014
  • 6篇2013
  • 18篇2012
  • 23篇2011
  • 26篇2010
  • 12篇2009
  • 4篇2008
  • 24篇2007
  • 16篇2006
  • 10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2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方万年青胶囊抗肝癌活性研究
目的:恶性肿瘤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肝癌是全球癌症当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癌症。在全球每年新确诊肝癌患者约60万例,而我国占其中一半以上,并且平均每年约有11万人死于肝癌,肝癌己经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一大杀手。传...
张欣蕊王丽陈霞
关键词:抗肿瘤线粒体细胞凋亡
期刊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07年
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是两个客观的引证指标,在使用过程中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论文因素、期刊因素、学科因素、检索系统及名人效应的影响等,本文作者在文中讨论了这些因素对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产生的作用及原因,以期对这二个期刊评价指标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李晓萍姜瑾秋王丽
关键词:总被引频次
巴曲酶和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高龄患者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被引量:35
2014年
目的:比较巴曲酶和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用于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2年6月在本院耳鼻喉科就诊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24例随机为巴曲酶组和银杏叶提取物组,每组各62例。两组患者除了均接受基础治疗外分别接受巴曲酶注射液和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受损频率听力阈值及并发症状的恢复时间。结果①银杏叶提取物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71%,显著高于巴曲酶组(P<0.01);②银杏叶提取物组患者呕吐、耳鸣和眩晕伴随症状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3.43±0.72)d、(5.39±1.23)d 和(8.17±1.37)d,均较巴曲酶组患者显著缩短(P<0.05或P<0.01);③银杏叶提取物组患者治疗后受损频率听力阈值为(55.39±12.37)dB,较巴曲酶组显著降低( P<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巴曲酶注射液,值得临床推荐。
王丽关淑芬孙慧子沈丽娟赵旭伟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巴曲酶注射液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
吉林地区135例真菌陛角膜炎病原菌的调查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调查吉林地区真菌性角膜炎的病原菌种类及分布情况。方法取2004~2008年间135例疑似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行KOH涂片镜检,发现真菌菌丝或孢子者,取角膜刮片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结果真菌培养阳性率为70.37%(95/135),其中混合感染为14.74%(14/95)。培养阳性的真菌菌株中镰刀菌最多(45.87%),其次为念珠菌(20.18%)和曲霉(15.60%)。结论吉林地区真菌性角膜炎的优势病原菌为镰刀菌。
郝继龙贺丹马灵军王晓东王丽
关键词:真菌角膜炎病原菌
真菌性角膜炎的病原学分析及主要病原菌的快速鉴定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世界范围广泛流行、较顽固、可致盲的真菌感染,常伴有角膜溃疡、化脓性感染及视力受损,严重者可引起失明或失去患眼.掌握该病的病原学特点及流行病学规律,建立主要病原菌的快速鉴定技术,将有利于早期诊治,促进预后...
贺丹王丽郝继龙横山耕治崔岩杨慧
关键词:真菌性角膜炎病原真菌复合PCR
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技术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于11例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为二尖瓣脱垂拟行二尖瓣成形术患者行RT-3D-TEE检查。患者平卧位,先行静脉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和...
冯海燕高东梅宋军王丽王迪倪璐佳董璠
关键词:二尖瓣成形术心功能二尖瓣脱垂
文献传递
肾移植术后合并肺炎患者的护理探讨被引量:3
2007年
王丽姜雪莲滕九梅
关键词:肾移植术后合并肺炎护理免疫抑制药物免疫功能低下长期服用
豚鼠镰刀菌性角膜炎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豚鼠镰刀菌性角膜炎模型的建立方法,为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角膜划痕法和角膜基质注射法以不同浓度茄病镰刀菌孢子悬液感染豚鼠,建立镰刀菌性角膜炎模型,观察感染症状,进行组织病理学和病原学检查,判断最适感染方式和接种浓度。结果划痕法感染角膜病变较轻,易自愈,感染率较低;基质注射法感染病变较重,且较持久,感染率较高。随着接种孢子悬液浓度的增加感染率增高。结论利用角膜基质注射法接种较高浓度的孢子悬液成功地建立了豚鼠镰刀菌性角膜炎模型,为真菌性角膜炎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贺丹高嵩万雪宗方伟张琳王丽
关键词:茄病镰刀菌真菌性角膜炎动物模型
烟曲霉致病机制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正>近年来,蛋白质组学方法逐渐被用于几十种病原细菌致病机制的研究中,获得了更加全面、直接的有关毒力因子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毒力因子与机体的相互作用。而病原真菌的相关研究比较滞后,国内外绝大多数的真菌蛋白质组研...
王丽焦立新贺丹王爽张云峰
文献传递
数字化X线摄影术组织均衡图像与CT图像在胸腰段椎体骨折诊断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对比标准数字化X线摄影术(DR)图像、DR组织均衡处理图像及CT图像在胸腰段椎体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从本院2008年1月—2011年9月骨科手术证实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有外伤史。在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ACS)中,调取60例患者术前的影像学资料,包括DR胸腰段平片(正位、侧位及前斜位)、DR组织均衡处理后图像及CT胸腰段影像资料。分别对骨折检出情况、骨折部位、伴随症状进行对比分析,由4位有经验的诊断医生采用双盲法记录诊断结果。结果 (1)60例患者共有107处骨折,其中标准DR图像检出96处(89.7%),DR组织均衡处理图像检出105处(98.1%),CT图像检出101处(94.4%),3种方法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R组织均衡处理图像骨折检出率显著高于标准DR图像(P<0.01)。(2)在椎体骨折检出方面,标准DR图像、DR组织均衡处理图像及CT图像分别检查出45处(88.2%)、51处(100.0%)和46处(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R组织均衡处理图像椎体骨折检出率显著高于标准DR图像及CT图像(P<0.05)。(3)在骨折碎片侵入椎管及神经受压方面,CT图像检出率显著高于DR组织均衡处理图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胸腰段椎体骨折诊断中,DR组织均衡处理图像优于CT,且DR组织均衡处理图像质量清晰,患者辐射剂量低,易于观察整体骨折特点;但在观察骨折碎片侵入椎管及椎管内神经受压方面,DR组织均衡图像的诊断结果不如CT。
奚永强蔡庆斌李宏伟王丽
关键词:骨折数字X线摄影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