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银珠

作品数:29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9篇生物学
  • 6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小鼠
  • 7篇血清
  • 5篇抗体
  • 5篇ICR小鼠
  • 5篇病毒
  • 4篇血清学
  • 4篇葡萄球菌
  • 4篇球菌
  • 4篇免疫
  • 3篇动物
  • 3篇实验小鼠
  • 3篇念珠
  • 3篇念珠菌
  • 3篇呼吸道
  • 3篇白色念珠菌
  • 3篇病原
  • 2篇冻干
  • 2篇冻干保护剂
  • 2篇冻干粉
  • 2篇血清学调查

机构

  • 29篇广东省实验动...
  • 3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广东药科大学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作者

  • 29篇罗银珠
  • 21篇潘金春
  • 19篇何丽芳
  • 14篇王静
  • 14篇闵凡贵
  • 13篇张钰
  • 8篇黄韧
  • 8篇黄树武
  • 7篇袁文
  • 6篇朱余军
  • 6篇陈梅玲
  • 6篇丛锋
  • 5篇郭鹏举
  • 5篇伍妙梨
  • 4篇吴玉娥
  • 2篇贾欢欢
  • 2篇王晖
  • 2篇李舸
  • 2篇龚宝勇
  • 2篇李航

传媒

  • 5篇中国实验动物...
  • 5篇中国比较医学...
  • 3篇实验动物与比...
  • 1篇中国动物保健
  • 1篇畜牧与兽医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6篇2016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途径感染小鼠诺如病毒对小鼠抗体水平和病毒复制的影响
2018年
目的探讨小鼠诺如病毒(MNV)不同接种途径对小鼠血清抗体水平和病毒复制的影响。方法 MNV(4×104拷贝/μL)分别以静脉、腹腔联合注射(iv+ip)、饮水(dw)、灌胃(ig)3种不同途径接种ICR小鼠,各组于感染前(0 d)、感染后3 d、6 d、14 d、25 d、34 d、51 d随机剖检2~3只小鼠,收集血清和心、肝、脾、肺、肾、脑、胃肠内容物,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实时定光定量(q RT-PCR)方法分别检测血清抗体和病毒载量。结果所有感染小鼠均无明显临床症状。3种途径接种的小鼠在感染后25 d均可检测到特异性抗体。抗体产生初期以ig接种组抗体水平最高,随后iv+ip接种组抗体水平上升幅度最大并在51 d高于其它接种组。小鼠接种MNV 3 d可在3组接种鼠的胃肠道、脾、脑中检测到病毒核酸,各组的组织脏器病毒载量有差异,其中iv+ip接种组盲肠内容物(3~51 d)、脾(6 d)和肝(14 d)病毒载量高于其它两组。结论不同接种途径对MNV在小鼠抗体水平和病毒载量影响较大。iv+ip感染效果较好,可作为MNV病毒感染模型的有效接种方式。血清抗体ELISA检测结合盲肠内容物核酸检测有利于MNV早期监测。
罗银珠张钰袁文何丽芳黄碧洪吴瑞可闵凡贵王静潘金春黄韧
关键词:血清学病毒复制
常用小鼠、大鼠肠道菌群比较研究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对6种常用品系小鼠和大鼠肠道菌群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集3家实验动物生产单位150只SPF级小鼠和大鼠的210份粪便或肠道内容物样本,依据细菌16S rDNA V3-V4区域通用引物对样本进行PCR扩增,并采用Illumina Hiseq 2500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测序。基于动物来源、品种品系、性别、年龄和肠道分段(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等因素,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小鼠和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组成多样性及差异性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来源相同的实验小鼠或大鼠的肠道菌群间相似性最高,而实验小鼠与大鼠的肠道菌群因品种不同存在差异性。实验小鼠不同肠段的肠道菌群有一定差异性,其粪便样本与其结肠肠道菌群的相似性较高。相同饲养生存环境条件下,实验小鼠的年龄和肠道肠段是决定动物肠道菌群结构的主要内源性因素,而品系、性别对其肠道菌群的影响作用较小。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常用品系小鼠和大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与差异性,探讨宿主肠道菌群的相关影响因素,为肠道菌群与疾病关系的相关研究提供更多基础数据。
黄树武闵凡贵王静罗银珠何丽芳陈梅玲潘金春
关键词:小鼠肠道菌群
小鼠感染细小病毒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分析小鼠细小病毒(MVM)在人工感染小鼠体内的分布规律、排毒和抗体变化,以及自然条件下小鼠感染MVM的情况。方法对33只BALB/c小鼠腹腔接种0.2 m L MVM悬浮液,每天观察动物的外观、行为、饮食和精神状态,在接种第0~60天共12个时间点各对2~3只动物进行安乐死,并采取组织、粪便和血清样本进行检测。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组织和粪便的病毒核酸,ELISA方法检测血清抗体。同时,采取100只SPF小鼠、76只开放饲养小鼠检测MVM核酸,采取1463只SPF小鼠、82只开放饲养小鼠检测MVM抗体。结果实验小鼠接种MVM后外观、行为、饮食和精神状态未见异常,剖检无明显病变。各组织在接种后都能检出病毒核酸,并在接种后4~7 d达到峰值,且到60 d仍可检出病毒核酸。各组织间比较,病毒峰值最高的组织是肝,其次是肾、脾、胃、心脏、肺、盲肠和脑。粪便排毒在接种后11 d可达到峰值,之后迅速下降,但到60 d还可检到。血清抗体在病毒接种后7 d开始产生,之后抗体效价逐渐升高,21 d就可以达到32倍左右,之后至60 d一直处于64倍左右。临床样本中,核酸检测SPF小鼠未检出,开放饲养小鼠的检测阳性率为14.5%,经过测序比较确认为MVM病毒感染;抗体检测SPF小鼠有较低的检出率(0.3%),开放饲养小鼠检出率为68.3%。结论 MVM感染小鼠后一般呈隐性感染状态,可长期排毒,主要组织脏器、粪便、血清都能用于MVM的检测,实验小鼠感染MVM可以通过病毒核酸和血清抗体检测方法进行病原检测。
潘金春罗银珠吴瑞可王静袁文何丽芳黄碧洪张钰
关键词:自然感染
中国华南地区实验小鼠感染伪欣氏鲍特菌的调查
自从2008 年伪欣氏鲍特菌(Bordetella pseudohinzii)感染实验小鼠被报道以后,该病原在中国实验小鼠的感染流行情况至今尚不清楚。我们通过检测中国华南地区33 个不同的实验动物设施的3094 只实验小...
黄树武马磊闵凡贵罗银珠陈梅玲何丽芳潘金春张钰王静
关键词:实验小鼠
一种用于嗜肺巴斯德杆菌的冻干保护剂、冻干粉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菌种保护剂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嗜肺巴斯德杆菌的冻干保护剂、冻干粉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冻干保护剂的组成包括胎牛血清、蔗糖、羧甲基纤维钠、脱脂奶粉以及甘油;所述嗜肺巴斯德杆菌为ATCC标准菌株中的ATCC35...
罗银珠丛锋何丽芳黄碧洪潘金春朱余军伍妙梨练月晓
恒河猴与食蟹猴血清多重细胞因子检测及分析
2019年
目的测定和比较健康恒河猴与食蟹猴基础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方法分别采集15只健康恒河猴和15只健康食蟹猴血清,采用luminex xMap技术测定血清43种细胞因子的浓度,根据正态性检验(W检验)结果选择随机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test)比较群体间差异。结果测定的43种细胞因子中,1种促炎症因子(IL-15)、3种抑炎症因子(IL-1RA、IL-6Rα和s CD27)和1种趋化因子(CCL5/RNATES)存在显著性群体间差异。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恒河猴与食蟹猴基础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差异不显著,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同时,本研究结果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黄树武王静陈梅玲罗银珠潘金春吴瑞可何丽芳闵凡贵
关键词:恒河猴食蟹猴细胞因子趋化因子
白色念珠菌经口感染ICR小鼠建立系统性感染模型的研究
目的 探究白色念珠菌(C.albicans)经口感染ICR小鼠建立系统性感染模型,观察C.albicans经粘膜感染后在小鼠体内组织增殖及分布规律.方法 46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n=20)、模型组B(n=2...
罗银珠潘金春何丽芳闵凡贵叶秋莹陈锐吴玉娥黄韧张钰
关键词:白色念珠菌
小鼠脑脊髓炎病毒自然感染调查以及人工感染小鼠试验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了解小鼠脑脊髓炎病毒(TMEV)自然感染情况,探究人工感染TMEV小鼠体内各脏器组织中病毒分布及血清抗体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RT-PCR(qRT-PCR)检测方法对2010年~2015年广东地区采集的SPF级小鼠、开放环境饲养的小鼠以及野生褐家鼠临床样本进行TMEV检测。36只ICR小鼠经脑内接种TMEV BeAn病毒,每天观察动物的临床症状,在接种第0、3、7、10、17、21、31、39、46天每个时间点分别对3只动物安乐死,剖检并取血清和组织脏器样本进行TMEV检测。结果 SPF级小鼠TMEV抗体阳性率为5.29%(n=2834),核酸阳性率为27.27%(n=457);开放环境饲养的小鼠的抗体和核酸阳性率分别为71.95%(n=82)和53.66%(n=82);野生褐家鼠中核酸阳性率为25.93%(n=27)。TMEV阳性小鼠中仅有两只小鼠表现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盲肠内容物、粪便和脑是qRT-PCR检测的最佳选择样本。ICR小鼠脑内接种TMEV BeAn病毒后第3 d可在脑、心脏、肝脏、肺脏和胃中检测到病毒核酸,脾脏、肾脏和盲肠中未检测到病毒核酸。肝脏、心脏、肺脏和胃中的病毒在接种后第10天已完全清除,脑中的病毒一直持续存在到第46天试验结束。小鼠感染后第7天可以检测到抗体,随后抗体水平逐渐升高,接种后17 d抗体阳性率达100%,并一直到46 d都可以维持较高的抗体水平。人工感染小鼠呈隐性感染,临床上并未表现明显症状和眼观病理变化。结论广东地区实验小鼠和野生褐家鼠均存在TMEV感染,且感染率较高。小鼠接种TMEV BeAn毒株后呈隐性感染,感染小鼠第7天可以产生抗体且持续存在。病毒在感染小鼠肝脏、心脏、肺脏和胃中短时间存在,而在脑中长期存在。qRT-PCR与ELISA两种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qRT-PCR检测方法可作为实验动物国家标准的有力补充。
袁文张钰黄碧洪罗银珠王静潘金春吴瑞可郭鹏举黄韧
广东小鼠腺病毒血清学调查及病毒和抗体在人工感染小鼠体内消长规律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了解我省小鼠腺病毒(Mad)自然感染情况及探究人工感染Mad小鼠体内各脏器组织中病毒分布规律及血清抗体变化。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2007年和2015年饲养于普通环境小鼠血清及2013年~2015年广东省12家监督单位和32家委托单位SPF级小鼠血清进行病毒抗体检测。利用腹腔注射方法感染36只3周龄BALB/c小鼠,0.2 m L/只,浓度为4.5×106copies/μL,每天观察动物临床表现,并于攻毒前第0天和攻毒后第3、7、10、15、18、21、30、37、44、51、60天剖检小鼠(各3只),取组织标本(心、肝、脾、肺、肾、脑、胃、盲肠内容物)及血清,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组织病毒核酸,ELISA方法检测血清抗体水平。结果普通饲养小鼠抗体阳性率为24.44%~84.15%,其中以Mad-2型K87株血清型为主。SPF级小鼠Mad血清抗体阳性率均为0%。所有攻毒小鼠均呈隐性感染,无临床表现。攻毒后第3天及7天小鼠各组织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均为100%(3/3),其中以脾脏100%阳性率维持时间最长(60 d)。除肝脏外,小鼠各组织病毒含量均在攻毒后7 d达到高峰,其中以脾脏病毒含量最高(5.5×105copies/μL),其次是心脏(3.4×105copies/μL)、盲肠内容物(2.6×105copies/μL)和胃(2.6×105copies/μL),脑为0.8×105copies/μL。攻毒后15 d可测出血清抗体,在37 d达到峰值,此后至60 d一直维持高水平。结论 SPF级小鼠Mad感染率低,普通环境饲养小鼠Mad感染率高。人工感染小鼠脾脏病毒含量最高,阳性率维持时间最长,说明病毒可以在脾脏内长期复制,感染后第7天为组织病毒核酸最佳检测时间点。血清抗体在感染后15~60 d内均可以作为监测指标。
罗银珠张钰潘金春王静袁文何丽芳吴瑞可黄碧洪郭鹏举黄韧
关键词:血清学
病原微生物防控在实验动物设施管理与生物安全控制中的作用探讨被引量:10
2021年
生物安全管理是实验动物设施管理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生物医药研究快速发展,动物实验及实验动物设施建设需求不断增大。规范实验动物设施管理,保障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安全,加强实验动物健康监测体系建设,是目前行业良性发展的必然需要。病原微生物控制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核心,是评价实验室良好运行及其规范管理的一个重要指标。动物实验室因涉及动物活体实验或病原微生物感染实验,其潜在的生物安全风险更大。病原微生物控制是降低职业暴露风险和减少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的有效途径。笔者总结多年的实验动物设施管理及生物安全控制经验,从病原微生物防控角度分析实验动物设施管理中的生物安全控制关键环节和注意事项,为提升实验动物设施管理及生物安全控制水平提供参考。
罗银珠闵凡贵王静何丽芳潘金春
关键词:实验动物病原微生物设施管理获得性感染生物安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