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娟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肿瘤
  • 2篇生育
  • 2篇生育功能
  • 2篇细胞
  • 2篇宫颈
  • 2篇宫颈癌
  • 2篇保留生育
  • 2篇保留生育功能
  • 1篇电穿孔
  • 1篇电化学疗法
  • 1篇早期子宫内膜...
  • 1篇手术
  • 1篇体膜
  • 1篇体外
  • 1篇肿瘤消融
  • 1篇肿瘤治疗
  • 1篇转染
  • 1篇子宫
  • 1篇子宫内膜
  • 1篇子宫内膜癌

机构

  • 5篇遵义医学院第...
  • 1篇重庆大学

作者

  • 5篇刘晓云
  • 5篇王晓娟
  • 3篇谢红梅
  • 2篇李小曼
  • 1篇兰健
  • 1篇姚陈果
  • 1篇董守龙
  • 1篇兰健
  • 1篇兰建
  • 1篇赵亚军
  • 1篇吕彦鹏
  • 1篇刘红梅
  • 1篇张颖

传媒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实用妇科内分...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IL-21基因对宫颈癌HeLa细胞抑制作用的体外试验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白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基因对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的作用。方法构建人源性IL-21质粒并电转染至体外培养的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选择性培养获得表达IL-21的HeLa细胞(HeLa-IL-21)。将96只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evere combined immune deficiency,SCID)小鼠随机分为免疫重建组与非免疫重建组,每组各48只。采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重建免疫重建组小鼠的免疫功能。再分别将两组小鼠随机均分为A、B、C 3个亚组,每组各16只。其中A组小鼠接种HeLa细胞,B组小鼠接种HeLa-空载体细胞,C组小鼠接种HeLa-IL-21细胞。比较各组小鼠肿瘤生长情况、小鼠脾细胞与不同靶细胞作用时干扰素-γ(IFN-γ)表达水平及脾细胞毒性,以探究IL-21基因抗肿瘤的作用机制。结果接种后第20、30、40天,非免疫重建A组小鼠肿瘤体积分别为(28.4±3.7)mm^3、(95.7±13.0)mm^3、(232.4±21.6)mm^3,均明显大于免疫重建A组小鼠[(19.7±2.9)mm^3、(65.7±12.7)mm^3、(154.7±16.9)mm^3](P<0.05),免疫重建C组小鼠肿瘤体积分别为(16.4±2.7)mm^3、(48.5±11.0)mm^3、(53.4±10.7)mm^3,均明显大于免疫重建C组小鼠[(12.4±2.1)mm^3、(22.7±5.6)mm^3、(37.4±10.3)mm^3,](P<0.05),免疫重建C组小鼠肿瘤体积均明显小于免疫重建A组小鼠(P<0.05),非免疫重建C组小鼠肿瘤体积均明显小于非免疫重建A组小鼠(P<0.05)。检测不同来源小鼠脾细胞与不同靶细胞作用时IFN-γ表达水平发现,HeLa细胞作为靶细胞时,各组小鼠IFN-γ高表达(P<0.05);较非免疫重建组小鼠,免疫重建组小鼠对不同靶细胞IFN-γ高表达(P<0.05);较免疫重建A、B组小鼠,免疫重建C组IFN-γ高表达(P<0.05)。小鼠脾细胞毒性实验发现,转染IL-21质粒能增加小鼠脾细胞对HeLa细胞的杀伤毒性。结论细胞因子IL-21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可能与其增强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有关,为宫颈癌患者的免疫治疗奠定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王晓娟刘晓云
关键词:宫颈癌HELA细胞
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进展被引量:1
2019年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 EC)是女性群体中对健康产生威胁的常见肿瘤。当前在我国乃至于全世界,此类疾病的发生率逐渐提升,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严重危害育龄期妇女健康。因此,保留生育功能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已成为临床医师和患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将有关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最新研究予以综述,旨在为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刘剑英杨莹张颖王晓娟谢红梅兰健刘晓云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
高频双极性脉冲诱导SKOV–3细胞生物电效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不可逆电穿孔技术以其非热、微创的独特优势而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领域,但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消融不彻底与肌肉收缩这2个问题;高频双极性脉冲作为新式脉冲形式可在肿瘤组织中产生均匀电场来解决肌肉收缩难题,同时与传统脉冲相比能有效缓解肌肉收缩。为此,以SKOV–3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CCK–8检测细胞活性,采用JC–1荧光探针分子观察线粒体膜电位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凋亡蛋白表达。研究发现:传统单极性脉冲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机理主要是对细胞膜的不可逆破坏,继而导致细胞坏死;ns高频双极性脉冲虽然与传统脉冲具有相同的电场强度与高电平时间,但却不能有效杀死肿瘤细胞;而μs高频双极性脉冲不仅能有效诱导细胞坏死,而且通过活性检测发现也可能诱导细胞凋亡;进一步研究发现,μs高频双极性脉冲能作用于线粒体使线粒体膜电位崩溃;同时也检测出BAX、BCL–2、Caspase–3和Caspase–9凋亡蛋白的表达。该研究结果表明μs高频双极性脉冲不仅可诱导细胞坏死,而且可启动线粒体凋亡程序来杀死细胞。
吕彦鹏姚陈果董守龙赵亚军刘红梅马剑豪刘晓云王晓娟杨莹
关键词:肿瘤治疗细胞坏死线粒体膜电位
早期宫颈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未生育患者所占比例增多,故保留生育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个体化、微创治疗已成为医患双方的共同目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手术治疗、新辅助化疗(NACT)等为部分早期宫颈癌患者提供了保留生育功能的可能。本研究对早期宫颈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万利杰李小曼王晓娟谢红梅兰健刘晓云
关键词:宫颈肿瘤妇科外科手术
脉冲电场在医学中的基础研究及电穿孔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脉冲电场利用方波直流脉冲发生器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并在细胞膜上形成纳米级细孔,其被称为电穿孔是一种新型微创技术,分为可逆电穿孔(reversible electroporation)及不可逆电穿孔(irreversible electroporation)。在过去的四十年,电穿孔大量的实验研究及其自身的优点及先进性,使电穿孔相关的技术已被允许应用与临床。目前临床和实验中应用电穿孔的化疗药物已有十余种,通过电穿孔进行基因转染及DNA疫苗的研发已取得巨大成功。尤其近几年发展的非热能的不可逆电穿孔对实体肿瘤的消融作用,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因其比其他局部治疗方法:具有治疗时间短,减少间接热损伤,对毗邻主要血管的肿瘤组织有消融能力等优点引起了对不可逆电穿孔巨大的临床研究兴趣。本文就电穿孔的基本理论,电化学治疗,基因电转染及不可逆电穿孔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李小曼万利杰王晓娟谢红梅兰建刘晓云
关键词:脉冲电场电穿孔电化学疗法基因转染肿瘤消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