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大为

作品数:17 被引量:10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动脉
  • 11篇介入
  • 11篇冠状
  • 11篇冠状动脉
  • 9篇经皮冠状动脉...
  • 9篇冠状动脉介入
  • 7篇介入治疗
  • 5篇动脉介入治疗
  • 5篇心肌
  • 5篇心肌梗死
  • 5篇血管
  • 5篇经皮冠状动脉...
  • 5篇梗死
  • 5篇冠状动脉介入...
  • 5篇病变
  • 4篇动脉介入
  • 4篇介入术
  • 4篇经皮冠状动脉...
  • 4篇冠状动脉介入...
  • 3篇心血管

机构

  • 17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厦门市中医院
  • 1篇天津市人民医...
  • 1篇清华大学第一...

作者

  • 17篇杨大为
  • 13篇陈晓杰
  • 11篇李宁
  • 9篇黄超联
  • 8篇梁春玲
  • 6篇张辰浩
  • 6篇于洁
  • 5篇刘杰
  • 4篇刘祖发
  • 3篇杨玉红
  • 3篇张然
  • 2篇杨国华
  • 1篇董永丽
  • 1篇高豫
  • 1篇李金宝
  • 1篇刘杰
  • 1篇徐惠青
  • 1篇史云东

传媒

  • 2篇心脏杂志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药
  • 1篇北京中医药
  • 1篇中医学报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成功介入治疗后心功能改善的影响因素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患者介入治疗后心功能改善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成功介入治疗冠状动脉 CTO 患者48例,根据介入治疗后9~12个月心功能变化分为改善组29例和未改善组19例,比较两组年龄,心绞痛病程,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病史,血糖、血脂、血清 N 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等指标,以及冠脉病变、侧枝循环特点,分析影响介入治疗后心功能改善的因素。结果改善组年龄(48.6±6.1)岁,心绞痛病程(110.7±29.6)周,术前血清 NT-proBNP 水平为(230.20±58.30)pg/mL;未改善组年龄(61.4±10.3)岁,心绞痛病程(110.7±29.6)周,术前血清 NT-proBNP 水平为(403.90±81.10)pg/mL;两组年龄、心绞痛病程、术前血清 NT-proBNP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0.05)。心功能改善组侧枝循环评分高于未改善组(P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轻(OR =0.913,95%CI 0.769~0.985,P =0.031,)、心绞痛病程较短(OR =0.938,95%CI 0.893~0.984,P =0.010)是心功能改善的独立正向预测因素。结论年龄及心绞痛病程对冠状动脉 CTO 患者术后心功能改善有显著影响。
于洁陈晓杰李宁黄超联杨大为
关键词: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心功能侧枝循环
胸前导联QRS波群特征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预后的胸前导联QRS波群危险特征,并建立基于胸前导联QRS波群特征的风险评分模型。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经PCI治疗的急性前壁STEMI患者273例,以术后随访期间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MACE)为终点事件,根据患者出院时心电图胸前导联QRS波群特征,经Cox分析判断影响患者预后的胸前导联QRS波群危险特征,并据此建立基于心电图胸前导联QRS波群特征的风险评分模型。结果273例患者中MACE发生率为20.15%(55例),平均随访时间为(24.25±3.91)个月。Cox回归分析显示,QRS波群时限(HR=1.043,95%CI 1.025~1.061,P<0.001)、存在Q波(HR=2.078,95%CI 1.148~3.762,P=0.016)、存在碎裂QRS波群(HR=1.955,95%CI 1.121~3.409,P=0.018)、累计胸前导联个数≥3(HR=2.728,95%CI 1.409~5.282,P=0.003)、胸前导联累积R波幅度总和(HR=0.973,95%CI 0.955~0.992,P=0.005)、胸前导联R波振幅总和/(S波+Q波)振幅总和比值[R/(Q+S)](HR=0.291,95%CI 0.118~0.715,P=0.007)为预测本研究定义的MACE发生的胸前导联QRS波群危险特征。基于胸前导联QRS波群危险特征建立的风险评分模型预测MACE具有良好的准确性且AUC为0.722。结论基于心电图胸前导联QRS波群特征的风险评分预测模型在PCI治疗急性前壁STEMI患者中对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李晓涛陈晓杰梁春玲张然杨玉红黄超联杨大为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801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中医证候及相关因素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51
2018年
目的分析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的证候分布及相关因素。方法 801例接受PCI手术的冠心病患者,以住院原始病历及造影数据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分析患者基本特征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结果 801例患者中气虚血瘀证298例(37.20%),气阴两虚证163例(20.35%),心血瘀阻证126例(15.73%),痰瘀互阻证95例(11.86%)。男性与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心肾阴虚证分布相关;而年龄(≤65岁)与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证、痰瘀互阻证、寒凝血瘀证、气阴两虚证分布相关;慢性肾功能不全与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证、痰瘀互阻证、寒凝血瘀证、气阴两虚证相关;血脂异常与痰瘀互阻证相关;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与气阴两虚证相关,不稳定型心绞痛与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相关(P<0.05)。结论气虚血瘀证是PCI术后的主要证候。男性、年龄≤65岁、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术后更容易出现气虚血瘀证,血脂异常患者术后更容易出现痰瘀互阻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更容易出现气阴两虚证。
张辰浩刘冠男孔晓琳刘杰李宁梁春玲张宗耀杨大为刘祖发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医证候
药物涂层球囊边支扩张技术在治疗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2024年
目的通过对比双支架技术和药物涂层球囊(DCB)边支扩张技术在治疗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中的疗效,探讨DCB在真性分叉病变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共纳入216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患者。并将患者分为双支架技术组和DCB边支扩张技术组,对比两组1年临床随访期间靶病变血运重建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等发生情况。MACE包括术后再发心绞痛、心源性死亡和再发性心肌梗死以及靶血管血运重建。结果两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Medina分类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架技术组边支直径明显高于DCB边支扩张技术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临床资料以及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特征对比两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1年随访期间,临床结局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过倾向评分配比后,两组在临床资料以及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特征方面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1年随访期间,在预期主要研究终点和次要研究终点发生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显示,在1年临床随访期间,DCB边支扩张技术在治疗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方面,与双支架技术具有相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杨大为李晓涛黄媛媛梁春玲李宁黄超联陈晓杰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胸前导联R波振幅总和/(S波+Q波)振幅总和比值在经PCI治疗的急性前壁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预测价值
2023年
目的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探讨胸前导联R波振幅总和/(S波+Q波)振幅总和比值[R/(S+Q)]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共纳入273例PCI治疗的急性前壁STEMI患者。计算出院时患者心电图胸前导联R/(S+Q)。主要研究终点是2年临床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次要研究终点是任何支架血栓形成情况。结果与R/(S+Q)≥0.51组相比,R/(S+Q)<0.51组糖尿病患者明显升高(P<0.05),CK-MB数值升高(P<0.05),肌钙蛋白I数值升高(P<0.05)、LVEF明显降低(P<0.05),出院时胸前导联QRS时限更长(P<0.01),胸前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的患者更多(P<0.01),胸前导联R波振幅总和明显减少(P<0.01),胸前导联(Q波+S波)振幅总和明显升高(P<0.01),胸前导联R/(S+Q)明显降低(P<0.01)。心电图胸前导联R/(S+Q)比值评估患者发生本研究定义的MACE发生风险的曲线下面积为0.711,对预测MACE发生的敏感度为81.8%,特异度为55.7%,最佳临界值为0.51。R/(S+Q)<0.51组患者中罪犯病变累及左前降支近段明显高于R/(S+Q)≥0.51组患者,以左前降支近段为主(P<0.01);R/(S+Q)<0.51组患者平均植入每枚支架直径明显高于R/(S+Q)≥0.51组患者(P<0.01);2年临床随访期间,R/(S+Q)<0.51组患者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R/(S+Q)≥0.51组(P<0.01);心力衰竭发生率也明显高于R/(S+Q)≥0.51组患者(P<0.01)。R/(S+Q)<0.51组和R/(S+Q)≥0.51组术后2年无MACE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8.9%和88.7%(Log-rank P<0.01),无心力衰竭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5.0%和92.4%(Log-rank,P<0.01)。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S+Q)为2年临床随访期间MACE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风险比:0.347,95%CI:0.143~0.844,P<0.05)。结论在PCI治疗的急性前壁STEMI患者中,2年临床随访期间,R/(S+Q)<0.51的患者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R/(S+Q)≥0.51的患者,R/(S+Q)为预测本研究定义的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
李晓涛杨大为张辰浩王世亮刘虎陈晓杰黄超联
地倍漱口方治疗心脾积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观察地倍漱口方治疗心脾积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口疮)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心脾积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地倍漱口方,对照组给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结束后比较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证候体征积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西医局部疗效及中医证候评分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第3天和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及证候体征积分表中的溃疡面积、溃疡个数、渗出情况、充血情况、水肿情况、溃疡疼痛、烧灼感、口干口渴方面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3 d后试验组在溃疡个数、充血情况方面显著改善(P<0.05),治疗结束后试验组在VAS评分、溃疡面积、溃疡个数、渗出情况、充血情况、水肿情况、溃疡疼痛、烧灼感方面显著改善(P<0.05)。在西医局部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疗效方面,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倍漱口方可有效改善心脾积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局部症状,减轻溃疡引起的疼痛、水肿等并促进愈合。
董永丽杨大为李宁林兰梅徐惠青高豫杨国华
关键词:复发性口腔溃疡
益气活血化痰方预防冠脉造影后造影剂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患者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100例接受冠脉造影及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对照组,检测...
陈晓杰于洁刘祖发刘杰李宁杨大为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造影剂肾病临床药理
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指标及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血小板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00例中UAP患者121例(UAP组),AMI患者179例(AMI组)。另选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3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均口服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服用阿司匹林7 d后比较各组血小板指标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尿11-脱氢-血栓素B2(11-dehydro-Thromboxane,11-DH-TXB2)及hs-CRP水平变化,同时记录随访1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UAP组、AMI组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及花生四烯酸(arochidonic acid,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11-DH-TXB2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AMI组CD62p、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11-DH-TXB2水平≥1500 ng/g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1.02%,11-DH-TXB2水平<1500 ng/g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2.28%,二者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小板指标、hs-CRP检测对UAP、AMI具有临床意义。
陈晓杰于洁史云东杨大为李宁
关键词:UAPAMIHS-CRP心血管事件
罪犯血管对行分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完全血运重建合并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罪犯血管对行分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完全血运重建合并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行分期PCI完全血运重建合并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急性STEMI患者163例,根据罪犯血管不同将其分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组64例、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组32例和右冠状动脉(RCA)组67例。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其PCI后2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和支架内血栓的发生情况,主要研究终点为Kaplan-Meier估计的MACE,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MACE的预测因素。结果3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LAD组低于RCA组(P<0.05)。3组患者2年预期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049),其中LAD组患者2年预期MACE发生率高于RCA组(Log-rank P=0.02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罪犯血管、主动脉球囊反搏、LVEF及胸痛发作时间均为行分期PCI完全血运重建合并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急性STEMI患者PCI后2年MACE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在行分期PCI完全血运重建合并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急性STEMI患者中,罪犯血管为LAD患者2年预期MACE发生率高于罪犯血管为RCA患者,罪犯血管为其PCI后2年MACE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
李晓涛黄超联张辰浩陈晓杰杨大为杨玉红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完全血运重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右心室收缩功能对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预后价值
2024年
目的:本研究探讨右心室收缩功能障碍(right ventricular systolic dysfunction,RVSD)对接受PCI治疗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了356例经PCI治疗的急性前壁STEMI患者。根据出院前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三尖瓣环平面收缩期位移(tricuspid annular plane systolic displacement,TAPSE)<17mm或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tricuspid annular peak systolic velocity,TAPSV)<9.5cm/s定义为RVSD,并将患者分为RVSD组和非RVSD组。比较两组2年随访期间临床事件发生情况,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特征以及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特征方面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偏相关分析可知,LVEF与TAPSE呈显著正相关(r=0.132,P=0.012),与TAPSV呈显著正相关(r=0.121,P=0.023)。在2年临床随访期间,预期心力衰竭发生率(Log-rank P=0.015)和全因死亡率(Log-rank P=0.01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RVSD组和非RVSD组,术后2年预期无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9.2%和84.1%(Log-rank P=0.04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APSE(HR=0.456;95%CI:0.223~0.931;P=0.031)为预测2年MACE发生的独立因素。结论:在经PCI治疗的急性前壁STEMI患者中,伴有RVSD的患者MACE发生率明显升高,2年预期无MACE事件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不伴RVSD的患者。
李晓涛黄媛媛梁春玲陈晓杰杨大为黄超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