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世荣

作品数:10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肝炎
  • 4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 4篇慢性
  • 3篇疗效
  • 3篇疗效观察
  • 3篇慢性乙型
  • 3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优思弗
  • 2篇治疗慢性乙型...
  • 2篇病毒
  • 1篇胆酸
  • 1篇胆汁
  • 1篇胆汁淤积
  • 1篇毒性
  • 1篇毒性肝炎
  • 1篇心得安
  • 1篇熊去氧胆酸
  • 1篇血浆
  • 1篇血浆置换

机构

  • 8篇池州市人民医...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皖南医学院附...

作者

  • 10篇何世荣
  • 1篇王细宏
  • 1篇朱艳
  • 1篇黄金保
  • 1篇刘小玲
  • 1篇胡义忠
  • 1篇何巍
  • 1篇刘晓玲
  • 1篇殷二航
  • 1篇夏鸣
  • 1篇徐秀亮
  • 1篇刘小玲
  • 1篇王丽群
  • 1篇周淑荣

传媒

  • 1篇安徽医学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四川医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安徽省第十二...
  • 1篇全国第四次肝...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3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4
  • 1篇200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清咳止嗽散治疗儿童慢性夜间咳嗽的临床研究
2015年
目的探究清咳止嗽散治疗儿童慢性夜间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儿童慢性夜间咳嗽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清咳止嗽散治疗,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8.6%,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8%,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清咳止嗽散治疗儿童慢性夜间咳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患者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殷二航李静何世荣
关键词:西替利嗪
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评价苦参素抗病毒、保护肝细胞、抗肝纤维化及调节免疫作用。方法  6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苦参素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前后均测定患者的肝功能、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 ,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HBeAg阴转率分别为 3 7.1%和 6.7% (χ2 =6.85 ,P <0 .0 1) ,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 5 1.4%和 10 .0 % ,(χ2 =10 .88,P <0 .0 1) ,HBeAg/抗 HBe血清转换率分别为 2 5 .7%与 3 .3 % (χ2 =4.64 ,P <0 .0 5 ) ,治疗组和对照组ALT分别为 81.43± 41.3 8U/L和 12 0 .3 1± 60 .3 4U/L(t =3 .61,P <0 .0 1) ,ALB分别为 3 6.3 4± 5 .2 4g/L和 3 2 .46± 4.2 4g/L(t=2 .0 9,P <0 .0 5 ) ,治疗组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下降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 苦参素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较可靠的药物之一。
何巍朱艳何世荣王百龄
关键词:苦参素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优思弗联合大黄蔗虫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6例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7年
何世荣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优思弗疗效观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熊去氧胆酸
中医药治疗肝内胆汁郁滞症
2004年
针对肝内胆汁郁滞症采用中医辩证施治治疗。阐明中医理论认识肝内胆汁郁滞症的机理,实施辩证辨病分型为:疏肝解郁,调畅气机;清热解毒,化郁行滞;温阳散寒,祛郁通络;消郁散结,活血化疗;补气健脾,和气化郁;利湿通便,消胆解郁以及分型论治兼顾选药。
何世荣
关键词:中医药
池州地区乙型肝炎病毒B、C基因型分布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了解池州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B、C基因型的分布情况及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通过荧光定量PCR法测定116例乙型肝炎患者B、C基因型,并比较B、C基因型各项临床指标的关联性。结果:116例血清标本中,B基因型75例,C基因型39例,B/C混合型2例。不同基因型各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基因型HBeAg阳性率为53.8%,B基因型为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2,P<0.05)。结论:池州地区HBV-DNA基因型分布以B型为主,C型次之;C基因型与较严重肝脏疾病的发生有关。
王细宏何世荣黄金保胡义忠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荧光定量PCR
细菌感染与肝内胆汁淤积
胆汁淤积是肝脏疾病中细菌感染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而胆汁淤积是指胆汁生成障碍和(或)胆汁流动障碍,不同原因所致胆汁淤积的分子机制正逐步被人们认识。早在1837年就有报道败血症和黄疽之问存在一定的联系,并在儿童中尤为常见。...
何世荣
关键词:细菌感染胆汁淤积肝细胞功能抗生素
文献传递
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的护理
2007年
目的:把握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的重要护理环节和过程,提高治疗成功率。方法:通过使用北京XLXGX-8888型人工肝支持系统装置及相配套的血浆分离器和管道,选择穿刺局部进行消毒后,采用单针双腔管行股静脉置管建立静脉通路,正确连接动静脉回路,进行血浆置换治疗,强化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全过程护理。结果:15例中有11例安全度过了危险期,结合药物治疗,病情好转出院;3例病人由于疗效不明显转上一级医院进一步治疗;1例年龄较大,病情好转后再次反复而死亡。结论:正确掌握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的各个重要护理环节,是成功治疗的关键。
周淑荣何世荣刘小玲王丽群
关键词:血浆置换重症肝炎护理
心得安联合大黄苏打片治疗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36例被引量:1
2001年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引起肝病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其病机多为:①肝硬化门脉高压、食道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②急性胃粘膜糜烂,应激性溃疡发生.③凝血机制失常和内毒素血症的作用.临床以降低门静脉压、保护胃粘膜、改善凝血机制及内毒素血症为主要手段.笔者运用心得安联合大黄苏打片的方法治疗此类患者36例,现总结如下.
何世荣
关键词:心得安大黄苏打片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
赛乐欣联合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50例
2004年
目的 研究赛乐欣 (阿奇霉素分散片 )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结果。方法 采用口服赛乐欣治疗下呼吸道感染 5 0例 ,并与同期住院患者 42例做对照 ,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在症状、体征改善方面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 0 5。结论 赛乐欣联合氧氟沙星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理想治疗方法。
何世荣刘小玲徐秀亮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氧氟沙星
优思弗联合大黄蔗虫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6例疗效观察
我院自2003年3月以来应用优思弗(熊去氧胆酸,UCDA)联合中药大黄蔗虫丸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度)36例,本文对此进行介绍.
何世荣刘晓玲夏鸣
关键词:优思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