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瑞珍
- 作品数:5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空间重粒子击中卤虫卵的定位技术及其生物效应
- 1991年
- 为了能够估价空间重粒子对单个生物细胞的放射生物学效应,我们设计、制成了卤虫卵-核乳胶夹层式生物包.经搭载我国“8885”卫星飞行数天后回收.用图象分析仪研究了空间重离子在核乳胶上留下的径迹及其分布;并实验观察了卤虫卵的前期发育情况.看到:随星飞行过的卤虫卵与地面对照组相比,其发育能力明显降低,表现为孵化率低且发育时间推迟.实验表明:生物样品板-核乳胶影象定位技术能清楚而比较准确地给出卤虫卵(或其他生物细胞)受重离子作用的信息,是重离子生物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的可行实验手段及分析方法之一.
- 孟香琴苏瑞珍刘成祥赵克俭张仲纶陈去恶
- 关键词:生物效应定位技术
- 小剂量γ射线一次全身照射对猕猴(Macaca mulatta)外周血象的影响
- 1963年
- 自从放射生物学开创时期以来,电离辐射对高等哺乳动物血象的影响已有很多的报导^([1]),但大部分试验是在啮齿类动物身上进行的。关于电离辐射对灵长类中狝猴血象影响的报导较少,自本世纪50年代迄今虽已有若干论文发表^([2-10]),但关于小剂量50r以下的γ射线对狝猴血象的影响尚未有过报导。狝猴在动物分类学上以及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方面与人类都较为接近^([5]),同时由于原子能的和平利用日益广泛,有越来越多的人口将受到小剂量的辐射,因此研究小剂量电离辐射对狝猴血象的影响,所得结果对于小剂量辐射损伤的诊断将具有一定的意义,因此进行了本研究工作。
- 马秀权苏瑞珍
- 关键词:白血球小剂量外周血象全身照射
- 卤虫卵发育的“8799”卫星搭载实验及初步分析
- 1989年
- 国产卤虫(Artemia salina)卵经“8799”卫星搭载空间飞行8天,回收后155天内定期随机取卵,行人工孵化及发育观察.结果是:(1)观察到飞行卵早期发育速度显著延缓,及随回收后卵保存时间的延长呈现恢复的趋势;(2)飞行卵总孵出率及孵出卤虫的存活情况与现场对照组相似;(3)地面超重力模拟实验未显示其对卤虫胚胎发育的明显影响.作者强调了现场对照的必要性,并考虑到空间飞行中微重力的可能重要作用.
- 周启玲何建邢国仁郑德存苏瑞珍陈去恶
- 关键词:卫星
- 地面辐照对卤虫卵发育的影响
- 1990年
- 为配合空间辐射生物学效应研究,本文采用卤虫(Artemia salina)卵作材料,在地面研究快中子和γ辐照对卤虫卵发育的影响。中子辐照剂量为10、50、100、200、400、600、800和1000 Gy;γ辐照剂量为50、100、500、1000和2000 Gy。实验结果表明:(1)电离辐射引起卤虫卵早期发育速度变慢;(2)虫卵受辐照后,冒出率和孵出率随剂量的增高而下降,且随辐照后保存时间的延长,效应继续加剧;(3)受辐照虫卵孵出幼虫的死亡率高峰出现在孵出后的第2—5d之间;其LD_(50)在中子与γ射线之间的相对生物效应(RBE)为1.80(第3d),2.44(第4d)和2.27(第5d)。
- 何建周启玲邢国仁郑德存苏瑞珍陈去恶
- 关键词:卤虫卵快中子发育
- 飞行前恒磁场处理对卤虫卵搭乘我国“8885”卫星后发育的影响
- 1990年
- 干燥卤虫冬卵预先用300—600×10^(-4)T非均匀恒磁场处理113h,再搭乘我国“8885”卫星飞行8天。飞行完成后第10,31,65和227天进行孵育,观察早期发育速度及孵出能力。结果:(1)卤虫卵受磁场处理后,早期发育速度明显提高;(2)磁场处理会增强卤虫卵对空间飞行不利影响(早期发育延缓及孵出率下降)的耐受力,并促进其从受影响状态下的恢复;(3)磁场处理对卤虫卵所产生的潜在生物学作用是相当持久的,至少在处理后的第318天(飞行后第227天)仍可在发育过程中明显表现出来。
- 邢国仁郑德存周启玲苏瑞珍陈去恶
- 关键词:卤虫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