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慧

作品数:13 被引量:192H指数:7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经济管理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企业
  • 5篇不确定性
  • 4篇环境政策
  • 3篇生产率
  • 3篇绩效
  • 2篇低碳
  • 2篇要素生产率
  • 2篇业绩
  • 2篇油价
  • 2篇企业绩效
  • 2篇全要素生产率
  • 2篇污染
  • 1篇地理
  • 1篇动态面板
  • 1篇动态性
  • 1篇新经济
  • 1篇新新经济
  • 1篇异质型
  • 1篇油价下跌
  • 1篇原油

机构

  • 13篇新疆大学

作者

  • 13篇王慧
  • 12篇孙慧
  • 10篇王慧

传媒

  • 3篇中国人口·资...
  • 2篇生态经济
  • 2篇产业经济研究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企业经济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新疆农垦经济
  • 1篇经贸实践

年份

  • 5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环境政策不确定性、双向FDI与低碳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被引量:24
2020年
环境政策不确定性凸显、环保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如何更有效地通过双向FDI助推工业行业低碳发展与经济增长双重目标的实现亟待关注。基于2004—2017年33个工业行业数据,采用非导向型EBM-Malmquist-Luenberger模型对工业行业低碳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以慧科数据库我国内地10种重要报纸为基础,统计相关关键词和文章频次对环境政策不确定性进行测度,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深度、广度两个维度分别检验了双向FDI与低碳全要素生产率间的主效应,以及环境政策不确定性在二者间的调节效应,并分异质性行业类型与环境政策不确定性情景进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①IFDI、OFDI的深度和广度均抑制行业低碳全要素生产率提升,IFDI行为支持“污染天堂”假说,双向FDI发挥显著互补效应,有效抑制行业碳排放。②环境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双向投资决策的规模与方向,对IFDI与OFDI的影响呈非线性且相反态势。③环境政策不确定性对IFDI广度、OFDI深度与低碳全要素生产率间关系均发挥显著正向调节效应,对IFDI深度、OFDI广度与低碳全要素生产率则呈负向调节效应,且OFDI广度的逆向绿色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低碳全要素生产率提升。④双向FDI与低碳全要素生产率间关系在污染密集型行业与相对清洁型行业、高低环境政策不确定性下存在异质性结果,污染密集型行业OFDI深度促进低碳全要素生产率,说明发生碳转移现象;低环境政策不确定性下IFDI广度与OFDI行为的效果显著降低。研究的政策启示包括提升外商投资企业环保门槛、强化对外投资企业逆向技术溢出、推动双向投资企业作用由“污染天堂”向“污染光环”转变等。
王慧王慧孙慧辛龙
异质型责任主体的环境协同治理效果被引量:9
2022年
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多方联动”中国特色环境治理体系是增强环境主体履行责任、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从异质型环境责任主体的内外部协同视角出发,基于2011—2017年中国31个省(区、市)宏观数据及A股1423家工业上市公司相关数据,采用高维固定效应模型探析“多方联动”的环境责任主体“提质”“减排”“增效”的协同治理效果;在环保督查力度持续攀升、环境污染治理行政规制适时调整的背景下,考察环境政策不确定性对于环境责任主体协同治理效果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①政府规制责任与公众监督责任的内部协同治理发挥显著“提质”效果,倒逼企业积极履行环境治理责任,提升环境责任意识,提高发展质量。②政府规制责任、企业环境责任、公众监督责任“多方联动”的外部协同治理发挥显著“减排”与“增效”作用,不仅降低地区污染排放水平,提高环境治理效率,而且显著提升地区绿色贡献水平,有效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③环境政策不确定性释放了因时、因地、因事精准施策、适时调整、高效匹配的信号,有效提升了“多方联动”的外部协同治理效果。本文对于加快完善多方协同共治的环境治理机制、推动经济与环境激励相容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孙慧王慧王慧辛龙
关键词:企业环境责任协同治理
环境不确定性是否调节了战略变革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2018年
文章以2001-2015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样本,建立"环境—战略—绩效"的研究范式,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环境不确定性、战略变革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战略变革与绩效呈"U"形关系,超过战略惯性前二者表现为显著负相关,超过战略惯性后二者表现为显著正相关,战略惯性值为1.92;环境复杂性、环境动态性均与绩效呈负相关关系;且在战略变革与绩效间发挥显著倒"U"形调节效应;环境不确定性与战略变革相互促进,共同对企业绩效发挥更大的作用。基于此,提出制造业企业要敢于进行战略变革,密切关注环境变动,保证环境战略动态匹配等政策建议。
王慧王慧孙慧
关键词:绩效环境复杂性环境动态性制造业
从“试点”到“扩散”:低碳城市试点的包容性低碳增长效应分析被引量:10
2022年
基于共同的碳减排责任和区域差异化发展的现实问题,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是我国渐进式低碳转型策略中的一次重要尝试。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5—2017年中国160个地级市数据,从包容性视角出发,综合运用渐进式双重差分法以及β收敛模型检验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在非试点城市的政策扩散效应及扩散机制,研究发现:(1)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在非试点城市形成了政策扩散效应,即促进了非试点城市包容性低碳增长;(2)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扩散效应的地理空间范围为试点城市周边250km内,其中在50km内政策扩散效应最显著,随着地理距离增加,政策扩散效应逐渐衰减;(3)基于政策扩散的学习机制与竞争机制,低碳城市试点政策通过提高非试点城市的环境规制强度、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以及工业生产规模促进了包容性低碳增长,但基于模仿机制的低碳生活方式的促进效应不明显;(4)试点城市带动能力、非试点城市发展阶段以及行政区划对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扩散效应具有异质性影响。研究结论对优化低碳政策设计,有序推动低碳经济转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肖涵月孙慧王慧王慧
关键词:Β收敛
创新抑或资源再配置:环境规制如何影响总生产率增长?被引量:4
2022年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以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区政策(两控区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三重差分法从企业间和企业内两个层面分析了环境规制对加总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控区政策提高了控制区内重点治理行业的总生产率水平,但是并非通过创新补偿发生,而是通过优化企业间资源配置效率发挥作用,这种作用机制在中西部地区表现更为显著,并且加强环境监管力度能使政策更大程度地发挥资源再配置的作用。微观机制分析发现,一方面,两控区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滞后的抑制作用;另一方面,两控区政策提高了低生产率企业的市场退出概率,促进劳动力、资本和补贴收入向高生产率企业再配置,扩大了高生产率企业的市场份额,从而提高了企业间资源配置效率。研究还发现,两控区政策提高了非控制区重点治理行业的市场进入率。
肖涵月孙慧王慧王慧
关键词:环境规制
碳达峰约束下减污降碳的协同增效及其路径被引量:15
2022年
2030年高质量碳达峰是如期实现2060年碳中和的根本基础。该研究以中国280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样本截取时间为2006—2019年。以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为刚性约束,提出“共生-共治-共享”的分析逻辑,聚焦碳排放与大气污染共生排放特征,在碳达峰年度目标量化分解、碳排放与大气污染双重损益偏离识别的基础上,考察了碳达峰目标对碳排放损益偏离、大气污染损益偏离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共治效应及共享路径。研究发现:①碳达峰目标发挥了显著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能够促进城市发展由损益偏离-损益均衡-精益降损的方向优化,发挥推动城市“劣者趋良、良者趋优、优者更优”的作用。②碳达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呈明显的异质性选择效应,在西部城市、资源型城市、环保重点城市、先发城市中能够发挥更高作用与更强影响。③碳达峰目标发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共享路径在于双视角下“调内”“匹外”式源头治理-过程控制-末端阻断的全流程发力与外部环境政策不确定性的动态匹配。需在“双碳”目标持续推进中紧抓“降碳”,优化设计多措并举、全程发力的多重共享路径,增强碳达峰减污降碳增效的多赢共治效果。具体包括:①强化源头治理,在源头上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总量,调整产业结构,节能降耗。②严控过程管理,破解环境规制级差引致的污染转移现象及损益偏离后果,推动绿色交通体系建设,多轮驱动。③突出末端阻断,采取全过程治理、监控、减排措施,提升绿色创新水平,减碳增汇。④动态调整实现内外匹配,环境政策要因时施策、因境而异、因地制宜,做到因事适时调整、因效精准调控。
王慧王慧孙慧辛龙
关键词:碳排放大气污染
政府补贴、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基于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被引量:70
2017年
选取2010—2015年沪深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政府补贴、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和研发投入均与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当二者同时存在时,对于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相互促进,且政府补贴的促进效果要优于研发投入;政府补贴与研发投入也呈显著正相关。
孙慧王慧
关键词:政府补贴创新绩效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绿色经济效率时空分异及驱动力研究被引量:44
2020年
绿色经济效率(GEE)提升是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剂”。该研究基于UndesirableSBM模型测度2007-2017年我国大陆30个省份的GEE,利用空间自相关及冷热点分析法,探究GEE的时空演变特征,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进一步揭示其驱动力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①GEE呈“U形尾波”的阶段性特征,整体上由“小差距高效率”向“大差距低效率”动态演进,区域间形成“东-中-西”阶梯式递减的分异格局,“分化”与“极化”现象日益加剧。②GEE存在显著的“倒U型”空间关联性,总体呈“东热西冷”的空间分异特征,“极化-涓滴”效应有所凸显。其中,GEE热点区范围逐渐扩大,呈现零星面状分布向沿海带状蔓延的演进格局,次冷点区范围有所缩小,而次热点区和冷点区变化微弱,空间格局基本稳定。③GEE提升的驱动力全局差异不突出,但局域尺度差异显著。东、中、西部GEE提升的核心驱动力分别是:东部为政府干预、对外开放水平和技术创新水平;中部为能源强度、教育投入和市场化水平;西部为人力资本、能源强度、城市规模、教育投入、技术创新水平、环境规制和互联网普及率。基于此,东、中、西部要因势而谋、因地制宜。东部需激活技术密集型地区的“长板优势”,发挥科技创新的“滚雪球效应”;中西部需挖掘资源禀赋,推进新能源发展,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同时,要推进整体信息化建设,强化网络引领。
辛龙孙慧王慧王慧
关键词:驱动力
转移还是转型?环境政策不确定性与污染密集型企业环保决策被引量:1
2022年
宏观环境政策不确定性何以影响污染密集型企业环保决策?基于2010—2017年A股污染密集型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分别采用零膨胀负二项模型与面板回归模型检验了环境政策不确定性与污染企业转移、绿色转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环境政策不确定性均会显著提升污染密集型企业转移与绿色转型水平,对绿色转型的促进效应更强;(2)污染转移会进一步提高企业绿色转型,发挥完全中介作用;(3)高污染高技术企业、高污染低技术企业、低污染低技术企业面对环境政策不确定性的环保决策依次为:主动转型、在转移中转型、不转移仅转型;(4)环境政策不确定性对污染转移、绿色转型的正向作用在企业性质、环境规制、区域分布中表现为差异化选择效应。
王慧王慧孙慧辛龙
关键词:污染转移
环境规制强度级差、企业区位选择与全要素生产率被引量:3
2021年
文章基于“新”新经济地理学的扩展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环境规制强度级差对生产率异质性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并结合地级市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从宏观层面考察了环境规制强度级差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从微观层面探讨了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总体上,环境规制强度级差的扩大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具有负向影响;生产率分解分析和异质性分析表明,环境规制强度级差越大的城市其资源配置效率越低,且在中西部城市、非直辖市和非省会城市表现得更为明显;进一步进行微观机制分析发现,生产率异质性企业区位选择随环境规制强度级差的扩大发生改变,具体表现为引致低生产率企业进入和高生产率企业退出,加剧了分类效应和选择效应,形成企业间资源错配。因此,建议加快完善一体化的排放权交易机制,统筹推进污染治理与效率提升。
肖涵月孙慧王慧王慧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