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媛媛

作品数:17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胆道
  • 5篇胆管
  • 4篇细胞
  • 4篇癌栓
  • 3篇胆道癌
  • 3篇胆道癌栓
  • 3篇结石
  • 2篇胆道结石
  • 2篇胆管癌
  • 2篇胆管癌栓
  • 2篇胆管细胞
  • 2篇胆管细胞癌
  • 2篇胆管造影
  • 2篇胆管造影术
  • 2篇胆胰
  • 2篇低热
  • 2篇低热量
  • 2篇低热量饮食
  • 2篇胰胆管
  • 2篇胰胆管造影

机构

  • 17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17篇孙媛媛
  • 11篇于凤海
  • 10篇胡和平
  • 8篇张薇
  • 7篇李景泽
  • 4篇陆蕊
  • 4篇王书智
  • 4篇胡冰
  • 2篇纪义梅
  • 2篇刘苏
  • 2篇陈岳祥
  • 2篇范竹萍
  • 2篇汪慧
  • 2篇葛瑞良
  • 2篇陆正华
  • 2篇叶萍
  • 2篇叶萍
  • 2篇谢渭芬
  • 2篇邱德凯
  • 1篇沈锋

传媒

  • 2篇中华消化内镜...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肿瘤
  • 1篇肝脏
  • 1篇中华腔镜外科...
  • 1篇首届全国肝胆...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RCP在高龄胆胰疾病患者中的治疗价值
目的评价在高龄胆胰疾病患者中,ERCP 的应用价值,并探讨其围手术期处理及并发症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88例75岁以上高龄胆胰疾病患者行十二指肠镜下诊断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中男47例,女41例,平均年龄78...
孙媛媛李景泽于凤海胡和平
文献传递
联合多种胆道介入方法治疗肝外梗阻性黄疸
2008年
随着内镜等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肝外梗阻性黄疸的非手术治疗日趋成熟,具有安全、简便、并发症低等优点,已成为胰胆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解除肝外梗阻性黄疸的非手术介入治疗包括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PTCD)、胆道镜等,各种方法均有其优势及局限性,对病情复杂的病例,有时需同时联合以上两种方法才能取得成功,现将几种联合方式及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于凤海孙媛媛张薇陆蕊胡冰陆正华王书智
关键词:肝外梗阻性黄疸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介入方法经皮肝穿刺介入技术
肝门部胆管癌与胆管癌栓的影象学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所致的胆道梗阻和原发性肝癌或转移性肝癌的胆道癌栓导致肝门部胆道梗阻的不同影象学特点。方法在病理确诊为肝门部胆管癌和原发性肝癌或转移性肝癌所致的胆道癌栓导致胆道梗阻的70例患者中进行CT片MRCP片及ERCP片的影像学特点分析。结果男性45例,女性25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占65.7%,胆管癌栓患者占34.3%。在肝门部胆管癌致胆道梗阻中,CT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5%,MRCP为95%,ERCP为90.9%。在胆管癌栓致胆道梗阻中,CT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7.5%,MRCP为96%,ERCP为92%。结论从影像学诊断来讲,CT、MRCP和ERCP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MRCP和ERCP对两者鉴别最有价值。ERCP不但可以明确诊断,而且可以解除胆道梗阻。
于凤海叶萍孙媛媛张薇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肝癌胆道癌栓影象学检查
胆道癌栓与胆道结石的影像学特点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或转移性肝癌所致的胆道癌栓与胆道结石的不同影像学特点。方法 60例患者均经 ERCP 检查证实为胆管结石或胆管癌栓,在此前提下,回顾性分析 CT 片、MRCP 片的诊断符合率,并对胆管结石或胆管癌栓所致...
叶萍于凤海孙媛媛张薇李景泽胡和平
文献传递
奥利司他结合低热量饮食治疗肥胖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评价奥利司他结合低热卡饮食在治疗肥胖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体重指数 (BMI)在 2 7和 4 0之间 ,伴有肝功能异常的NAFLD患者 6 0例 ,给予奥利司他 12 0mg ,每日 3次 ,进食时服用 ,结合低热卡饮食 ,共治疗 2 4周。 结果 ①治疗后所有患者的体重和BMI均有下降 ,下降率均达治疗前的 (10 .76± 4 .5 2 ) %。②治疗 12周后常规肝功能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 (ALT)、γ 谷氨酰转肽酶 (GGT)及总胆红素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改善 ,并维持至整个 2 4周 (P值均 <0 .0 5 )。③治疗后肝CT密度值 [分别为 (37.2 9± 13.17)Hu和 (49.2 0± 12 .2 4 )Hu]及肝 /脾密度比值 (分别为 0 .70± 0 .2 3和 0 .94± 0 .2 5 )均显著增加 (P值均 <0 .0 1)。④ 5 8例中 5 0例(86 .2 % )肝功能改善 ,其中 4 7例 (94 % )同时伴有CT肝 /脾密度比值的增加 ,8例治疗后肝功能未改善 ,但其中 5例肝 /脾CT密度比值增加 ;5 2例 (90 % )肝 /脾CT密度比值较治疗前增加 ,且其中 4 1.4 %患者肝 /脾CT密度比值增至≥ 1,仅 6例肝 /脾CT密度比值下降 ,然而其中仍有 3例肝功能有改善。⑤高胆固醇血症和高三酰甘油血症患者 ,治疗前后也有显著改善 (治疗前分别为 36 .6 7%和 6 1.6 7% ,治疗后分别为 2 3.
邱德凯范竹萍谢渭芬胡和平陈岳祥孙媛媛刘苏
关键词:奥利司他低热量饮食肥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胆胰疾病患者行治疗性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的防治被引量:2
2009年
于凤海王书智张薇孙媛媛纪义梅胡冰陆蕊
关键词:胆胰疾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胰腺炎
胆囊癌100例临床及组化分析
目的分析胆囊癌的临床和病理特征,观察胆囊癌的预后,以期提高对胆囊癌的认识,增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机会,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4年12月经病理、临床、影像学、实验室诊断的100例胆囊癌临床病理...
李景泽孙媛媛于凤海胡和平
文献传递
胆道梗阻患者行ERCP治疗失败后行PTC与ERCP对接的研究体会被引量:4
2008年
随着内镜等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ERCP治疗肝外梗阻性黄疸日趋成熟,具有安全、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已成为治疗胰胆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对少数由于各种原因致使ERCP乳头插管不成功或虽ERCP乳头插管成功但选择性肝内插管不成功的患者进行了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ephy,PTC)与ERCP对接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这部分患者的胆道微创治疗成为可能,现报道如下。
于凤海陆蕊陆正华胡冰王书智张薇孙媛媛
关键词:ERCPCP治疗胆道梗阻PTC失败后肝外梗阻性黄疸
182例肝内胆管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cholangiocarcinoma,ICC)病因、临床特征,提高对ICC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182例经病理证实ICC病例病史、临床...
李景泽汪慧孙媛媛于风海胡和平吴孟超
关键词:肝内胆管细胞癌病因学乙型肝炎病毒肝囊肿肝内胆管结石
文献传递
胆道癌栓与胆道结石的影象学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或转移性肝癌所致的胆道癌栓与胆道结石在CT片、MRCP上的不同影象学特点。方法60例患者均经ERCP检查证实为胆管结石或胆管癌栓,在此前提下,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CT片、MRCP的影像学特点。结果男性36例,女性24例,胆管结石患者为40例(占66%),胆管癌栓患者为20例(占34%)。CT检查对胆管癌栓的符合率82.4%,对胆管结石的符合率88.6%,MRCP检查在胆管癌栓的诊断符合率为94%,对胆管结石的诊断符合率为96%。综合ERCP,CT,MRCP的影像学检查所见,胆道癌栓表现为有局部胆管膨胀性扩张,肝内胆管多呈"软藤症样扩张"表现,对胆管的阻塞可以是不完全性的,造影剂可以部分通过,胆管壁也较光滑,这与胆管癌时管腔的完全阻塞及胆管壁僵硬变形有所不同;往往无胆道结石的病史,肿瘤标志物显著升高,肝内或其他部位可查见肿瘤。而胆道结石无局部胆管膨胀性扩张,肝内胆管多呈"枯树枝样扩张",易有胆道完全梗阻,往往有胆道结石的病史,肿瘤标志物无或轻度升高,扩张的胆管在取石后往往恢复正常;肝内或其他部位往往无肿瘤存在。结论胆道癌栓与胆道结石的判断是结合病史、ERCP、CT片、MRCP片的综合判断,ERCP对表现不典型病例不仅能对病变进行诊断,且可以进行针对性治疗。
叶萍于凤海孙媛媛张薇胡和平
关键词:CT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