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倩
- 作品数:3 被引量:44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西医学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0
- 2018年
- 目的了解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的出院准备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心外科、血管外科、介入治疗科收治的主动脉夹层行手术治疗后痊愈准备出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出院准备度量表、出院指导质量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出院准备度各条目均分为(7.36±0.58)分,各维度评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自身状况、出院后应对能力、疾病知识、可获得的社会支持。相关性分析得出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与出院指导质量总分呈正相关(r=0.673,P<0.001),与指导质量各维度均呈正相关(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手术方式、住院天数是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出院指导质量与出院准备度呈正相关。结论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有待提高。医护人员应注重患者的出院健康宣教,进行针对性的实施出院计划服务,提高患者的出院准备度。
- 郭万鹏张倩栗林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术后影响因素
- 1例院外PICC拔管失败行二次拔管病人的急救与体会被引量:3
- 2015年
- 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具有安全、可靠、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拔管作为 PICC 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拔管过程中遇到阻力或难以拔除现象目前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甚至有出现导管断裂的相关报道[1]。据统计,导管拔除时遇到阻力的发生率介于7%~12%[2]。目前,关于对 PICC 管出现拔管困难进行二次拔管的相关报道较少。现将本院2014年5月处理的1例肿瘤病人院外拔管时出现拔管困难给予再次拔管的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 张倩喻英王培英
-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拔管急救
- 个体化运动处方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走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个体化运动处方能否改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的行走能力。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就诊于山西大医院血管外科的下肢ASO患者64例,将64例踝肱指数(ABI)在0.6~0.9的ASO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基于个体化运动处方的护理方案干预,分别在入院时、干预12周后对患者进行ABI、行走受损问卷(WIQ)的测定。结果对照组干预前后AB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前后ABI值分别为(0.72±0.15)、(0.77±0.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4,P<0.05)。2组干预前行走距离、步行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行走距离、步行速度分别为(498.38±77.11)m、(50.44±11.27)分,对照组分别为(461.72±64.64)m、(44.02±9.86)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6、2.43,P<0.05)。结论个体化运动处方可以改善患肢缺血程度,提高患者的行走距离和步行速度,且方便实施,值得临床推广。
- 牛青梅喻英王培英张倩李佳
-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