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艳伟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高压氧
  • 1篇咽喉科
  • 1篇愈合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愈合
  • 1篇突发性聋
  • 1篇气性坏疽
  • 1篇外伤
  • 1篇外伤后
  • 1篇小儿
  • 1篇内固定
  • 1篇内固定术
  • 1篇坏疽
  • 1篇患病
  • 1篇患病率
  • 1篇高压氧辅助治...
  • 1篇高压氧综合治...
  • 1篇骨折
  • 1篇骨折内固定
  • 1篇骨折内固定术

机构

  • 3篇北京积水潭医...
  • 2篇北京市创伤骨...
  • 1篇北京创伤骨科...

作者

  • 3篇杨启菁
  • 3篇陈丽红
  • 3篇吕艳伟
  • 1篇刘洪波
  • 1篇杨征
  • 1篇李文军

传媒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突发性聋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5年
突发性聋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全世界发病率约为每年5/10万-20/10万[1]。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压力增大等因素影响,突发性聋的患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2,3]。我们于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探讨突发性聋愈后复发的高危因素,报告如下。
陈丽红吕艳伟杨启菁李文军
关键词:突发性聋复发耳鼻咽喉科高危因素发病率患病率
高压氧辅助治疗pilon骨折术后愈合效果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高压氧(hyperbaricoxygen,HBO)辅助治疗Pilon骨折切开内固定术后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Pilon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180例,按数字表法将180例患者分为术后1d高压氧(高压氧1)、5d(高压氧2)治疗组及常规组,每组60人。常规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即用抗生素、扩血管药、抗凝药治疗,并行局部换药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分别于术后1d.5d辅以高压氧治疗。观察软组织肿胀消失时问、骨折线模糊时间、骨折线消失时间及出现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高压氧1组和2组软组织肿胀消失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平均骨折线模糊时间和平均骨折线消失时间分别为(5.2±0.8)d、(8.1±0.6)d、(2.9±0.4)个月和(13.4±0.6)个月、(7.2±0.9)d、(9.5±0.5)d、(3.1±0.5)个月和(13.8±0.4)个月,明显优于常规组[(10.0±1.3)d、(10.9±0.6)d、(3.8±0.5)个月和(15.6±0.6)个月](P〈0.01),高压氧1组优于高压氧2组(P〈0.01)。结论Pilon骨折术后行高压氧治疗可促进伤口和骨骼早日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数据显示选择术后早期高压氧治疗效果更佳。
陈丽红杨启菁刘洪波吕艳伟
关键词:高压氧
高压氧综合治疗小儿外伤后气性坏疽67例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探讨小儿外伤后气性坏疽的早期诊断及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综合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 选择外伤后气性坏疽患儿67例,经急诊手术治疗后即采用高压氧治疗,每日两次,7次疗法,压力0.8~0.25 MPa,并配合抗炎、每日换药及对症处理.结果 67例患儿经HBO治疗后,复查梭状芽胞杆菌1日转阴率96.92%,2日转阴率100%.13例未行再次截肢,54例肢体保存,未发生继发、交叉感染和扩散.伤口痊愈,治愈率100%.结论 小儿外伤后气性坏疽早期症状、体症不典型,临床医师应提高警惕,抓住最佳时机,及早诊疗.合理、有效的高压氧抢救性治疗方案,配合手术、抗炎、换药等综合治疗,能最大限度缩小组织坏死范围,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效保存肢体,降低截肢率,提高生存率及治愈率.
陈丽红杨启菁吕艳伟杨征
关键词:高压氧外伤气性坏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