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孕晚期无乳链球菌定植的筛查与管理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筛选住院分娩的单胎孕妇3018例,于孕35~37周产前检查时或入院时取阴道下段1/3处及肛周分泌物进行无乳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检测,其中确诊为GBS定植者89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外院转入我院分娩,住院后才确诊的GBS定植的单胎孕妇9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在产前检查中确诊GBS后给予知识宣教,采取系统性管理和指导,对照组在GBS检测结果出来后给予系统性管理,比较两组孕妇母婴结局。结果 3018例孕妇中共筛查出185例GBS定植的孕妇,检出率为6.13%。观察组孕妇胎膜早破、宫内感染胎儿窘迫、早产、剖宫产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娩后出现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败血症、脑膜炎的几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GBS定植阳性是胎膜早破的高危因素(OR=1.91,P<0.05)。结论加强孕晚期泌尿生殖道GBS定植的筛查与管理,可有效减少母婴并发症。
目的研究分娩球联合自控式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初产妇NRS评分、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7月在该院分娩的196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8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分娩球镇痛。比较两组产妇镇痛前、镇痛10 min和30 min后NRS评分,临产时胎方位衔接情况,生产方式,产程,产妇失血量及新生儿出生1 min、5 min 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镇痛10 min及30 min后的NRS疼痛评分、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第一产程及总产程均低于对照组,枕前位、枕横位衔接率、自然分娩率及出生后5 min 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产妇镇痛前的NRS评分、分娩过程失血量及新生儿出生1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自控式硬膜外镇痛的基础上联合分娩球镇痛可有效降低初产妇的NRS评分、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而对出血量无明显影响。
目的通过观测外源性硫化氢(H_(2)S)硫氢化钠(NaHS)对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信号通路的作用,探讨H_(2)S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所致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成NaHS处理组(NaHS组)、模型组(HTS组)、假手术组(Sham组),每组12只。HTS组、NaHS组大鼠作腹部切口并放血建立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然后用林格液复苏[NaHS组复苏前腹腔注射0.5 ml NaHS(28μmol/kg),HTS组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Sham组仅作腹部切口,不放血、不复苏。2 h后检测血清中H_(2)S浓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计算肺系数、肺湿/干重比,HE染色评价肺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肺组织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HTS组H_(2)S浓度及SOD、MDA、MPO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HTS组比较,NaHS组H_(2)S浓度及SOD、MDA、MPO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Sham组比较,HTS组肺系数、肺湿/干重比均明显增加(均P<0.05);相对于HTS组,NaHS组肺系数、肺湿/干重比均显著下降(均P<0.01)。HE染色结果显示Sham组肺泡形态结构基本完整,轮廓清晰,未见病变;HTS组肺泡壁明显增厚,出现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而NaHS组大鼠肺泡水肿和炎性浸润情况明显改善。与Sham组比较,HTS、NaHS组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与HTS组比较,NaHS组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1)。结论外源性H_(2)S通过调控Nrf2-HO-1信号通路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肺损伤产生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