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肌腱
  • 1篇血量
  • 1篇韧带
  • 1篇失血
  • 1篇失血量
  • 1篇手术
  • 1篇髓内
  • 1篇髓内钉
  • 1篇前脱位
  • 1篇屈肌
  • 1篇屈肌腱
  • 1篇自体
  • 1篇自体半腱肌
  • 1篇自体半腱肌腱
  • 1篇腱断裂
  • 1篇踝损伤
  • 1篇脱位
  • 1篇围手术
  • 1篇围手术期
  • 1篇疗效

机构

  • 4篇南华大学
  • 1篇娄底市中心医...

作者

  • 4篇陈志伟
  • 4篇邓焱
  • 3篇侯子鑫
  • 2篇戴祝
  • 2篇唐志斌
  • 1篇李春

传媒

  • 2篇中南医学科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失血量的观察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失血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采取闭合PFNA内固定治疗的4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不同时间段的隐性失血量及术中显性失血量进行比较。结果 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平均总隐性失血量是平均显性失血量的10倍以上。术后第4~5天与术后第1天、第2~3天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远大于术中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主要发生在手术后的前3天,故术后前3天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红蛋白变化。
侯子鑫陈志伟戴祝邓焱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关节镜下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采用关节镜下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2月~2013年2月连续收治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40例,均采用关节镜下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并总结其疗效。结果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VAS不稳定评分明显降低,肩关节平均前屈上举角度明显增加,平均外展90度外旋明显增加,Gonstant-Murley评分明显增加,随访显示无复发脱位。结论关节镜下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镜下实施Bankart重建手术,可改善预后,促进功能恢复,加速康复进程。
唐志斌陈志伟邓焱侯子鑫
关键词:肩关节前脱位复发性关节镜
自体半腱肌腱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及跟腓韧带治疗踝关节外侧不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采用自体半腱肌腱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及跟腓韧带治疗踝关节外侧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0月~2012年7月收治踝关节外侧不稳的患者18例,年龄15~42岁,平均23.6岁。所有患者行踝关节镜探查清理并取自体半腱肌腱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及跟腓韧带,手术前后按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分。结果18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3个月(3~20个月),随访期间踝关节活动度基本恢复正常,没有复发性踝关节不稳发生。美国足踝外科(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由术前(50.4±4.5)分提高至术后(83.5±7.2)分,随访期间未发现踝关节不稳复发及其他并发症。结论自体半腱肌腱解剖重建踝关节距腓前韧带及跟腓韧带,能有效恢复踝关节外侧不稳定。
陈志伟侯子鑫戴祝邓焱
关键词:踝损伤距腓前韧带
踇长屈肌腱转位联合挤压螺钉固定修复陈旧闭合性跟腱断裂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探讨踇长屈肌腱修复陈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2年5月收治连续性的12例选用踇长屈肌腱转位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患者。术前体查见小腿三头肌萎缩,损伤处可见凹陷,触及跟腱连续性中断,Thompson试验阳性10例、可疑2例。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通过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及美国矫形外科足部与踝关节学会(AOFAS)评分标准评估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该组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9个月,平均随访20.4个月;患者住院时间18∽24 d,平均20.6 d。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期内无跟腱再发断裂、深部切口感染、皮肤坏死及周围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按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本组病例:优8例(66.7%),良4例(33.3%),优良率100%。按AOFAS评分标准踝关节功能评分为(88.33±2.99)。均较术前明显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780,=0.000)。结论 踇长屈肌腱转位联合挤压螺钉固定修复陈旧闭合性跟腱断裂疗效满意,能恢复跟腱的功能,具有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等优点。
唐志斌李春邓焱陈志伟
关键词:跟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