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磊

作品数:9 被引量:121H指数:6
供职机构:国土资源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地下水
  • 2篇多氯联苯
  • 2篇营养盐
  • 2篇示踪
  • 2篇镭同位素
  • 2篇海水入侵
  • 2篇
  • 2篇表层沉积物
  • 2篇沉积物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作用
  • 1篇地下水开采
  • 1篇地下水水化学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动力学
  • 1篇多环芳烃
  • 1篇沿岸
  • 1篇有机氯

机构

  • 6篇厦门大学
  • 4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广州海洋地质...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9篇黄磊
  • 6篇袁晓婕
  • 4篇郭占荣
  • 2篇刘花台
  • 2篇刘建辉
  • 2篇官宝聪
  • 2篇雷怀彦
  • 2篇孙桂华
  • 1篇杨锐
  • 1篇林炳煌
  • 1篇黄向青
  • 1篇章斌
  • 1篇甘华阳
  • 1篇马志勇
  • 1篇龚承林
  • 1篇刘洁
  • 1篇黄磊
  • 1篇李开培

传媒

  • 2篇海洋地质前沿
  • 1篇地球学报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海洋地质动态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1
  • 2篇2008
  • 2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用镭-226示踪胶州湾的海底地下水排泄被引量:1
2016年
海底地下水排泄(SGD)是全球水循环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输送的溶解物质不仅参与海洋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而且影响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为了评估胶州湾海底地下水排泄状况,通过建立胶州湾内海水中226Ra的质量平衡模型来计算海底地下水排泄通量。胶州湾海水中226Ra的源主要有河流的输入、沉积物扩散输入和地下水的输入,海水系统在稳定状态下,这几种源应该与湾内海水和湾外海水的混合损失达到平衡。除了将地下水输入作为未知项外,对其他源和汇逐个进行量化,计算得知:2011年9—10月胶州湾的海底地下水排泄通量为7.85×10~6m^3·d^(-1);2012年4—5月胶州湾的海底地下水排泄通量为4.72×106m^3·d^(-1)。在此基础上,对地下水输入胶州湾的营养盐进行了评价。
袁晓婕郭占荣黄磊章斌马志勇刘洁
关键词:营养盐
海南岛南部沿岸地下水水化学要素变化及海水入侵特征被引量:1
2017年
对位于海南岛南部滨岸测井地下水进行了大小潮周日取样及其化学测试。结果显示,化学要素含量及变化特征随潮期、测井位置而变化,由于所处环境的不同,QZ2和QZ5监测井的K^+、Na^+、Ca^(2+)含量相近,而Mg^(2+)的差异较明显,前者平均高出后者18.82%,表明QZ2监测井受到海水入侵。QZ2、QZ5监测井阳离子以Na+、阴离子以Cl^-占优,Na^+所占平均比例为83%~85%、Cl^-为87%~88%,显示出海水的影响;QZ3监测井以HCO_3^-占优,比例为62%~63%,Ca^(2+)也占据较大优势,为淡水所控制。QZ2、QZ5监测井SAR依次为57.95~63.24、57.20~63.13,QZ3监测井为2.17~4.42,前两者明显要高很多。QZ2、QZ5监测井地下水盐碱化风险程度很高,QZ3为一般。
袁晓婕袁晓婕甘华阳黄向青
关键词:地下水化学要素海水入侵
三沙湾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及风险评价被引量:7
2017年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对三沙湾表层沉积物中多氯联苯(PCBs)、多环芳烃(PAHs)和有机氯农药(OCPs)进行测定,结果表明,PCBs、PAHs和OCPs的含量均值分别为1.28、61.76和1.18ng/g。与早期研究结果相比,PCBs含量浓度明显降低,表明其污染已得到有效控制;PAHs中高分子量组分普遍存在,通过分析菲/蒽和荧蒽/芘比值,判断其主要来源为燃料的高温燃烧;HCHs和DDTs是主要的有机氯农药污染物,二者的残留特征表明其主要来源为早期历史残留,且表层沉积物受到厌氧微生物降解。总体而言,三沙湾表层沉积物中PCBs、PAHs和OCPs的污染程度及生态风险均处于较低水平。
黄磊黄磊孙桂华
关键词:多氯联苯多环芳烃有机氯农药表层沉积物
福建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PCBs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10
2017年
对福建近岸海域38个表层沉积物样进行测试分析,探讨了沉积物中重金属(Hg、Cd、Cr、Pb、Cu、Zn、As)和多氯联苯(PCBs)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可能的来源,并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表明:(1)三沙湾和闽江口—妈祖海域的重金属富集较为严重,罗源湾及湾口外海域沉积物污染程度较低;(2)沉积物中PCBs没有新的来源,重金属主要来自岩石自然风化和侵蚀、工业排污、生活污水以及船只油品泄漏;(3)三沙湾具有中等偏高的潜在生态风险;闽江口—妈祖海域整体接近、局部已达中等潜在生态风险;罗源湾及湾口外海域均属低潜在生态风险。Cd和Hg是主要的生态风险贡献因子,各元素的平均生态风险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Cd>Hg>As>Cu>PCBs>Pb>Cr>Zn。
黄磊孙桂华袁晓婕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多氯联苯生态风险
用镭同位素评价九龙江河口区的地下水输入被引量:25
2011年
为评价九龙江河口区的地下水输入量及其输送的营养盐数量,建立了天然存在的镭同位素”。Ra和”。Fla的质量平衡模型。镭的源项考虑了河流的输入、河流悬浮颗粒的解吸、沉积物再悬浮颗粒的解吸、沉积物扩散输入、涨潮时外海的输入和地下水的输入;镭的汇项考虑了镭的放射性衰变,以及退潮时河口水的输出。根据镭的质量平衡计算,地下水输入的镭通量约占河口区镭总输入通量的41.9%-56.9%,转换成地下水输入量为1.65亿-1.83亿m^3/d,该地下水输入量是河流径流输入量的4倍多。以陆源地下淡水占总的地下水输入量的10%考虑,计算获得营养盐输人通量分别为461万mol/d(DIN)、22万mol/d(DIP)、694万mol/d(DSi),它们分别约是河流输入营养盐通量的23%(DIN)、28%(DIP)、77%(DSi)。结果表明九龙江河口的地下水输入量及其所输送的营养盐相当可观,所输入的营养盐是海域富营养化的潜在影响因素,在未来的河口环境管理中应引起重视。
郭占荣黄磊袁晓婕刘花台李开培
关键词:地下水放射性同位素营养盐
沉积物粒度参数的无偏估计及其在长乐海岸的应用被引量:5
2007年
根据数理统计方法对粒度参数进行无偏估计,使之较以往参数估计更符合无系统误差的这一估计量的评选标准,并用这一方法对长乐东部海岸的风沙进行了系统的粒度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长乐海岸风沙沉积物的主要粒级为细沙,分选好,偏度为近对称,峰态很窄等特征,说明研究区域海岸风沙的搬运风动力主要为NE向、而且动力强度较稳定。
杨锐雷怀彦刘建辉官宝聪黄磊林炳煌
关键词:无偏估计粒度分析
镭同位素示踪隆教湾的海底地下水排泄被引量:30
2008年
福建省漳州市隆教湾海水中镭同位素的研究,目的是评价海底地下水排泄量。在2007年6月的航次中,垂直于岸线的9km剖面上布置15个站位,每个站位用潜水泵采集表层海水样60L于塑料桶中。水样运回实验室后,立即用装有锰纤维的PVC管以虹吸的方式富集水样中的镭同位素,水通过PVC管的流速小于300ml/min。224Ra活度用连续射气法测定,测完224Ra后密封7d以上,然后用直接射气法测定226Ra活度。224Ra和226Ra活度都呈现自岸向海逐渐降低的规律,表明扩散控制镭同位素的分布,由224Ra获得68.83km2d-1的扩散系数,同时226Ra形成-0.963dpm100l-1km-1的活度梯度。用扩散系数和活度梯度建立的226Ra的离岸通量为6.62×1011dpmkm-2d-1,这个通量一定是得到SGD输入的镭支持,从而获得隆教湾的海底地下水排泄量是3.03×109m3km-2d-1。该排泄量包括陆源地下淡水排泄量和再循环海水排泄量,绝大部分可能是再循环海水,有待进一步研究。
郭占荣黄磊刘花台袁晓婕
关键词:镭同位素
海底甲烷水合物溶解和分解辨析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6
2007年
甲烷水合物的溶解和分解过程是甲烷水合物成藏的关键科学问题,同时也是造成环境灾害事件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在阅读甲烷水合物相关文献中发现有些作者对甲烷水合物溶解和分解的复杂动力学过程产生了一些混淆,并由此可能对甲烷水合物的成藏机理及其对环境气候变化影响的认识造成偏差。基于前人的大量研究成果,并结合作者多年对甲烷水合物形成和分解动力学过程的系统研究,认为海底存在一种甲烷气体的动态存储与排泄平衡作用,甲烷水合物的溶解和分解是海底甲烷气的主要排泄方式,也是甲烷水合物失稳后的2种不同的重要过程,同时,海底甲烷气的排泄量、运移方式和排放速率都与甲烷水合物成藏与否密切相关,因此深入认识甲烷水合物溶解和分解过程的控制机理,对海底甲烷水合物形成机制、成藏过程的研究和对全球碳循环、气候变化的评估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雷怀彦官宝聪龚承林刘建辉黄磊
关键词:甲烷水合物动力学
中国沿海地区海水入侵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被引量:51
2008年
早在1964年,中国大连市就发生了过量开采地下水引发的海水入侵现象。目前有十几座沿海城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海水入侵。海水入侵不仅恶化了滨海地区的生态环境,而且阻碍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国沿海地区海水入侵面积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快速增长后,近些年来呈缓慢增长态势,甚至有些地区海水入侵面积不再增加。为了深入了解海水入侵的机制,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有关学者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如通过水-岩间阳离子交换实验来了解海水入侵的地球化学作用,建立三维有限元变密度的过渡带数值模型模拟与预报海水入侵过程及发展趋势。为了预防和治理海水入侵,除了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及开采布局外,沿海地区还因地制宜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包括人工补给、地下防渗帷幕、节水灌溉以及远距离调水等工程措施。
黄磊郭占荣
关键词:海水入侵地下水开采数学模型地球化学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