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敏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漯河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置换术
  • 3篇关节
  • 3篇关节置换
  • 2篇心理
  • 2篇术后
  • 2篇膝关节
  • 2篇膝关节置换
  • 2篇膝关节置换术
  • 1篇心理弹性
  • 1篇血液
  • 1篇血液透析
  • 1篇血液透析患者
  • 1篇置换术后
  • 1篇认知干预
  • 1篇术后患者
  • 1篇速康
  • 1篇透析患者
  • 1篇偏心
  • 1篇偏心距
  • 1篇全膝关节

机构

  • 4篇漯河市中心医...

作者

  • 4篇董敏
  • 1篇王齐超
  • 1篇张永辉
  • 1篇张红娜
  • 1篇徐静宜
  • 1篇石建伟
  • 1篇何兵

传媒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山东医学高等...
  • 1篇保健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正念认知干预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恐动心理及自我效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正念认知干预对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恐动心理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4月在漯河市中心医院接受TKA治疗的12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正念认知干预。2组患者均持续干预4周,于术后6个月复诊。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恐动症坦帕评分(TSK)、康复自我效能量表(SER)评分、疼痛数字量表(NRS)评分及干预后护理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TSK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TSK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SER量表中的身体锻炼自我效能、应对自我效能维度评分及SER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身体锻炼自我效能、应对自我效能维度评分及SER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NR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08%(58/61),高于对照组的83.61%(5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9,P=0.040)。结论正念认知干预用于TKA术后患者护理中,有助于减轻患者恐动心理,促进患者康复自我效能的养成,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董敏丁莹安贞王浩然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自我效能
冥想联合感恩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冥想联合感恩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冥想训练联合感恩教育,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睡眠质量以及心理弹性水平。结果护理后两组SDS、S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PSQI指数降低,心理弹性评分显著提升,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冥想训练联合感恩教育能显著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抑郁,提升睡眠质量以及心理弹性水平。
张红娜董敏邓竹君
关键词:冥想训练感恩教育维持性血液透析心理弹性
个案管理联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
2024年
髋关节置换术(THA)是治疗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等疾病的重要方式,可减轻关节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虽然手术效果较好,但属于有创操作,会引起患者应激反应且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加速康复外科(FTS)理念是临床常用围术期管理模式,可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减轻应激反应,加快患者康复[1]。个案管理模式可通过评估、计划、实施、协调等流程,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措施[2]。本研究二者联合应用于行THA患者,观察其临床价值。
董敏丁莹安贞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前参考法与后参考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影像学参数以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端截骨采用前参考法与后参考法对患者术后股骨影像学参数以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3—2021-06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03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根据全膝关节置换术采用不同股骨远端截骨方法进行分组,AR组47例采用前参考法,PR组56例采用后参考法。比较两组术后膝关节前髁notching深度、Tayside分级、股骨后髁偏心距、股骨远端前后径、股骨后髁偏移率、膝关节临床KSS评分、膝关节功能KSS评分、WOMAC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结果10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0~75.0个月,平均33.1个月。AR组前髁notching深度、股骨后髁偏心距、股骨后髁偏移率均小于P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组Tayside分级情况优于P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组与PR组术后1年、末次随访时膝关节临床KSS评分、膝关节功能KSS评分、WOMA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R组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均大于P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前参考法在股骨前髁骨量保留和恢复髌股关节对合关系方面更有优势,而后参考法在股骨后髁的骨量保留和恢复关节线方面更有优势,同时前参考法在术后早期有着更大的膝关节活动度。
何兵石建伟张永辉徐静宜董敏张怡王宇涵王浩然王齐超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