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宇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主动脉
  • 1篇修复术
  • 1篇修复术后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型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血压
  • 1篇诊疗进展
  • 1篇上下肢
  • 1篇术后
  • 1篇术前
  • 1篇缩窄
  • 1篇骑跨
  • 1篇腔内
  • 1篇腔内修复
  • 1篇腔内修复术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机构

  • 5篇兰州大学第二...

作者

  • 5篇王宇
  • 3篇张安平
  • 3篇宋润泽
  • 3篇郭发才
  • 3篇周栋
  • 2篇袁东
  • 2篇李志勇
  • 1篇朱军民
  • 1篇焦作义
  • 1篇李龙
  • 1篇张耕源

传媒

  • 2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血管型白塞病的治疗现状被引量:1
2021年
白塞病是一种慢性、多系统、炎症性疾病,以黏膜、眼部、肌肉骨骼、血管、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炎症反复发作为主要特征。其治疗根据患者器官受累程度、性别和年龄的不同而变化。目前没有标准的治疗方案。白塞病可分为血管型、胃肠型和神经型,其中血管型常导致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和环磷酰胺被推荐为血管型白塞病的一线治疗药物。然而,随着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的使用,其成为治疗难治性血管型白塞病的新的选择。本文就血管型白塞病的治疗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宋润泽蔡思屈睿升王宇周栋张安平
关键词:白塞病血管型血栓形成白细胞介素类
主动脉缩窄合并上下肢血压严重不等的矫正术1例并文献复习
2023年
背景与目的:主动脉缩窄(CoA)是一种先天性心血管缺陷,少部分患者在青少年时期甚至成年后才被诊断。笔者报告1例青年CoA患者的诊治经过,并复习国内外文献,以期加强对该病的进一步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血管外科2019年11月收治的1例典型青年CoA患者的病例资料,并检索2013—2022年期间国内外文献数据库中与该疾病相关的文献报告,总结并讨论该疾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式。结果:患者为17岁男性,因“发现血压升高10余天”入院,CTA示:降主动脉离断,周围多发侧支循环形成,诊断为CoA。患者行心脏不停跳升主动脉-腹主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人工血管通畅。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纳入相关文献5篇,检索外文数据库PubMed,Medline,纳入相关文献7篇,共12例患者,其中5例行人工血管置换治疗,5例行介入治疗,2例因累及其他器官行保守治疗;CoA的治疗指征包括全身性高血压和/或管腔狭窄>50%。结论:CoA在成年人中罕见,但易于诊断,并可治愈。由该病引起的高血压可通过药物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所有疑似CoA的患者均应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上下肢的血压测量,更好地血压控制、早期修复和经手术干预治疗可能会产生良好的结果。如果不进行治疗,CoA患者的预后较差。手术治疗为该病首选治疗方案。
王宇何文扬顾浩郭发才
关键词:主动脉缩窄吻合术外科
经股动脉血栓切除成功治疗主动脉骑跨血栓1例
2020年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1岁,于入院前10 h出现双下肢麻木(右下肢显著),行走障碍,无语言不清,就诊于我院急诊.既往高血压7年,规律口服降压药物,血压控制良好.冠心病4年,未给予特殊治疗.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初步怀疑脑血管病变,立即完善头颅CT检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入院生命体征:体温36.5℃,脉搏78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51/86 mmHg(1 mmHg=0.133 kPa).体格检查:患者双下肢皮温冰凉,双侧股动脉、足背动脉未触及,双下肢肌力3级,皮肤感觉减退.遂请血管外科医师会诊,经会诊后考虑下肢动脉栓塞,建议完善双下肢动脉CTA及心脏超声检查.急诊完善双下肢动脉CTA检查提示:腹主动脉下端段、右侧髂总、右侧髂内外管腔血栓,右侧髂外动脉远端、股总、股深、股浅腘动脉以下动脉闭塞,左侧髂总动脉起始段栓塞.主动脉重建CTA如图1,断层扫描可见腹主动脉骑跨血栓形成(图2~3).心脏彩超检查:心室心尖部截断性室壁运动,心肌梗死可能,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低限.
张小鹏张安平宋润泽王宇袁东郭发才李志勇周栋
关键词:主动脉骑跨截瘫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Ⅱ型内漏的诊疗进展被引量:3
2020年
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是腹主动脉瘤最常用的术式,适用于瘤体直径>5.5cm,有伴随症状,或者6个月内瘤体直径增长>0.5 cm的患者[1]。由于围手术期死亡率低、并发症少以及住院时间短,目前70%的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动脉瘤患者采用EVAR。然而,一些报道证实了腔内手术再次介入率明显高于开放手术,大部分原因是内漏形成。其中II型内漏(type 2 endoleaks,T2EL)最为常见。在10%~44%的腔内修复术后可见,占内漏的10%~25%[2]。T2EL形成主要原因是肠系膜下动脉、腰动脉血液逆流进入动脉瘤囊腔,同时在骶正中动脉及副肾动脉也可以发生逆流形成内漏。
张小鹏张安平宋润泽王宇袁东郭发才李志勇周栋
关键词:腔内修复术
增强CT对进展期胃癌术前的评估价值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增强CT在术前评估进展期胃癌TNM分期、切除范围及手术方式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5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资料,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所有患者术前均行上腹部增强CT检查,据此评估肿瘤的TNM分期,决策手术方式及切除范围,以手术及病理结果为标准判断增强CT分期的准确度。结果在CT评估TNM分期方面,T分期准确度分别为:T2期84.0%(126/150),T3期76.7%(115/150),T4期92.7%(139/150);N分期脾门、脾血管及腹主动脉旁区淋巴结判断的准确度较高(96.3%、97.0%、94.8%),胃小弯侧淋巴结有较高的敏感度(87.0%)和特异度(96.6%);M分期总体准确度和敏感度分别为87.3%(131/150)、93.3%(126/135)。在CT评估切除范围方面,对近端、远端次全切及全胃切除术预测的准确度分别为87.9%(29/33)、88.6%(62/70),72.7%(32/44)。在评估手术方式方面,腹腔镜辅助与开腹的准确度分别为87.7%(100/114)、85.7%(30/35)。结论增强CT在判断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脏器转移方面有较高的准确度,在决策术式及切除范围方面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应作为进展期胃癌术前的一项常规检查。
武赞凯王宇张耕源李龙朱军民焦作义
关键词:胃肿瘤TNM分期胃切除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