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彦君

作品数:9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克罗恩
  • 4篇克罗恩病
  • 4篇CROHN病
  • 2篇食管
  • 2篇食物不耐受
  • 2篇结肠
  • 2篇结肠炎
  • 2篇溃疡
  • 2篇溃疡性
  • 2篇不耐受
  • 1篇单抗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短期疗效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可溶性
  • 1篇血清可溶性C...
  • 1篇炎症
  • 1篇炎症性

机构

  • 9篇苏州大学

作者

  • 9篇陈彦君
  • 7篇朱兰香
  • 4篇严苏
  • 3篇庞雪芹
  • 2篇陈卫昌
  • 2篇夏婷婷
  • 1篇李锐
  • 1篇冯璜
  • 1篇顾洁
  • 1篇奚沁华
  • 1篇金月红

传媒

  • 3篇胃肠病学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胃食管反流病和消化道微生物菌群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人食管,导致反流症状和(或)黏膜损害。目前GERD主要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反流性食管炎(RE)和Barrett食管(BE)三大临床类型。GERD是一种复发性疾病,在西方国家的发病率较高[1],近年来在亚太地区的发病率有逐步升高的趋势。
陈子佼陈彦君杨奕严苏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胃内容物反流反流症状GERD微生物菌群黏膜损害
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水平与克罗恩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对克罗恩病(CD)疾病活动度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经小肠镜检查确诊的CD患者79例,根据CD简化内镜评分(SES-CD)标准分为活动期组(66例)和缓解期组(13例)。计算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检测血清sCD40L、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粪钙卫蛋白(FC)水平,并进行两组间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各指标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内镜下CD活动度的预测价值。结果活动期组CD患者的CRP、ESR、FC、sCD40L水平和CDAI评分均显著高于缓解期组(P<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CD40L、CRP、ESR、FC、CDAI与SES-CD评分均呈正相关,且sCD40L相关系数最高(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CD40L与CRP、ESR、FC、CDAI联合检测预测CD活动的敏感度为90.2%,特异度为89.5%。结论sCD40L在CD疾病活动度评估中具有一定价值,联合CRP、ESR、FC、CDAI检测可提高判断CD活动度的敏感度及特异度。
庞雪芹朱兰香顾洁陈彦君
关键词:可溶性CD40配体克罗恩病疾病活动度
克罗恩病患者199例次内镜下非干酪样肉芽肿检出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初步探讨克罗恩病患者内镜下非干酪样肉芽肿的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以提高克罗恩病的病理确诊率。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21年4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符合克罗恩病临床诊断标准且行内镜检查并行内镜下活体组织检查(以下简称活检)的患者199例次,分析克罗恩病患者总体,以及不同发病类型(初发和复发)和活检部位是否包括结肠的克罗恩病患者的非干酪样肉芽肿检出率。根据内镜下活检是否检出非干酪样肉芽肿,将患者分为检出组和未检出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吸烟情况、临床表现(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肛周病变、消瘦、发热、肠梗阻)、治疗药物(5-氨基水杨酸、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全肠内营养)、肠道手术史、实验室检查结果(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白蛋白)、内镜下表现(溃疡、瘘管、狭窄)、简化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活检取材总数和活检部位。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校正卡方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克罗恩病患者内镜下检出非干酪样肉芽肿的影响因素。结果199例克罗恩病患者中检出组67例,总体检出率为33.7%;未检出组132例。克罗恩病初发患者的非干酪样肉芽肿检出率高于复发患者[39.9%(59/148)比15.7%(8/51)],活检部位包括结肠的克罗恩病患者的非干酪样肉芽肿检出率高于不包括结肠者[64.1%(25/39)比26.3%(42/1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93、20.12,P=0.002、<0.001)。检出组患者的年龄小于未检出组,病程短于未检出组,有腹痛、有生物制剂治疗史的患者比例低于未检出组,简化CDAI评分高于未检出组,活检取材总数多于未检出组[30.0岁(25.0岁,37.0岁)比32.0岁(28.0岁,41.0岁),1.0年(0.0年,3.0�
曹雅雯朱兰香陈彦君赵梓乐陈卫昌
关键词:克罗恩病活检部位
苏州地区克罗恩病患者食物不耐受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6年
背景: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既往研究发现食物不耐受可能与其发病有关。目的:调查我国苏州地区克罗恩病(CD)患者的食物不耐受发生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07年3月—2015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IBD患者100例,其中CD 50例,溃疡性结肠炎(UC)50例。以食物过敏原IgG抗体检测试剂盒(ELISA法)检测14种食物的血清特异性IgG,据此评价食物不耐受情况,分析食物不耐受与CD疾病特点的关系。结果:与UC患者相比,CD患者更易发生食物不耐受(98.0%对72.0%)且敏感度更高(P=0.000 1)。CD患者糖类和蛋白质类食物不耐受发生率较高,统计学分析显示一种或多种食物不耐受与患者确诊年龄、病变部位、疾病行为、合并肛周病变、瘘管和疾病活动有关(P<0.05);对糖类、蛋白质类食物不耐受者,病变部位多为末端回肠(LI);疾病处于活动期时,可表现为对多种食物不耐受。结论:苏州地区CD患者较UC患者更易发生食物不耐受,尤其是末端回肠型CD患者,以糖类、蛋白质类食物不耐受为主。食物不耐受与CD病情活动、进展和肛周病变、瘘管有明显联系。
朱兰香陈彦君严苏夏婷婷
关键词:CROHN病食物不耐受食物特异性IGG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类
乌司奴单抗一线治疗克罗恩病的短期疗效分析
2023年
目的评估乌司奴单抗(UST)一线治疗克罗恩病的短期疗效。方法纳入2020年10月1日至2023年3月1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以UST作为一线生物制剂治疗的64例克罗恩病患者。采用蒙特利尔分型对患者进行分类,分别以克罗恩病疾病活动指数(CDAI)和克罗恩病简化内镜评分(SES-CD)评估临床、内镜的应答和缓解情况。CDAI评分下降≥70分为临床应答,CDAI评分<150分为临床缓解;SES-CD评分下降≥50%为内镜应答,SES-CD评分≤2分为内镜缓解。观察克罗恩病患者用药第24和48周的临床应答率和临床缓解率,以及用药第48周的内镜应答率和内镜缓解率(内镜预后结果仅纳入21例患者)。统计学方法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结果64例克罗恩病患者中,男47例,女17例;年龄为(33.5±13.7)岁。蒙特利尔分型为A1型(≤16岁)3例(4.7%),A2型(17~40岁)44例(68.8%),A3型(>40岁)17例(26.6%);L1型(回肠末端型)43例(67.2%),L2型(结肠型)10例(15.6%),L3型(回结肠型)8例(12.5%),L4型(上消化道型)1例(1.6%),L1+L4型2例(3.1%);B1型(非狭窄非穿透)23例(35.9%),B2型(狭窄型)34例(53.1%),B3型(穿透型)2例(3.1%),B2+B3型5例(7.8%);合并肛周病变者44例(68.8%)。56例以每8周1次的频率进行UST维持治疗的克罗恩病患者,用药第24和48周的CDAI评分均低于用药第0周[64.46分(30.61分,123.30分)、34.24分(15.77分,64.83分)比353.40分(290.40分,391.30分)],用药第48周的CDAI评分低于用药第24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9.01、-9.13、-3.14,P<0.001、<0.001、=0.002);用药第24周的临床应答率为100.0%(56/56),临床缓解率为91.1%(51/56);用药第48周的临床应答率为100.0%(56/56),临床缓解率为98.2%(55/56);其中39例合并肛周病变患者中,用药第24周的肛周病变闭合率为87.2%(34/39),用药第48周的肛周病变闭合率达100.0%(39/39)。8例以每12周1次的频率进行UST维持治疗的克罗恩病患者,用药第24和48周的CDAI评分均低于用药第0周[100.40分(
陈彦君朱兰香谢忱庞雪芹
关键词:CROHN病一线治疗短期疗效
Crohn病患者食物不耐受的临床意义
朱兰香陈彦君严苏夏婷婷
食管静脉曲张择期内镜下套扎及硬化剂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食管静脉曲张择期采用静脉曲张套扎术(EVL)和硬化术(EIS)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对126例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择期行EVL及EIS二级预防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治疗后随访情况对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术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术后2周内套扎组有3例出现并发症,硬化组有9例出现并发症,6周内套扎组有2例出现再出血,硬化组有6例出现再出血,两组在6周内出现并发症及再出血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6个月结果显示静脉曲张复发率套扎组为66.67%(28/42)、硬化组为38.10%(32/84),随访至12个月结果显示静脉曲张复发率套扎组为83.33%(35/42)、硬化组为51.19%(43/84)。6个月后两组食管静脉曲张的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VL及EIS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短期疗效较好,术后并发症和早期再出血率无显著差异,EIS治疗静脉曲张的再发生率明显低于EVL。
庞雪芹冯璜陈彦君陈卫昌朱兰香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静脉曲张套扎术硬化剂注射治疗
B7-H5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22年
背景:近年我国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其发病机制与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有关。B7-H5是重要的免疫检查点分子,对于免疫功能的调节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B7-H5在U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20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5例UC组织标本,以同期5名健康人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法检测B7-H5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U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UC患者中B7-H5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UC患者B7-H5表达与ESR和CRP呈正相关(P<0.01),而与患者性别、年龄、病变范围、Mayo评分和UCEIS评分无关(P>0.05)。结论:UC患者中B7-H5表达显著增高,且与ESR和CRP相关,可作为反映UC患者炎症反应严重程度的新型标志物。
夏璐陈彦君陈雨琪李军涛王佳宇孙琳青朱婧菡石通国奚沁华奚沁华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
炎症性肠病血清学抗体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4
2017年
背景:对于炎症性肠病(IBD),迄今尚无疾病诊断和监测的金标准。鉴于免疫系统在IBD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检测血清免疫特异性抗体水平对于IB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可能有一定价值。目的:探讨血清抗酿酒酵母抗体(ASCA)和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pANCA)在IB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2月—2016年5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IBD患者91例,其中克罗恩病(CD)52例,溃疡性结肠炎(UC)39例,36例排除IBD的胃肠道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ELISA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ASCA-IgG、IgA和pANCA。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采用四格表对ASCA、pANCA进行诊断试验评价;采用ROC曲线、Pearsonχ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分析两种血清学抗体与IBD、CD、UC以及病变部位的关系。结果:血清ASCA-IgG和IgA均与CD相关(AUC=0.626和0.614),而UC仅与ASCA-IgA相关(AUC=0.486)。血清pANCA与IBD(r=0.342)、CD(r=-0.262)、UC(r=0.614)均相关,对IBD和UC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CD(P<0.05)。CD患者的ASCA-IgG与病变累及回肠末端相关(P<0.05),pANCA与病变累及结肠相关(P<0.05);UC患者的ASCA-IgG、IgA均与病变累及回肠末端相关(P<0.05)。结论:血清ASCA、pANCA有助于在IBD诊断确立的基础上区分CD与UC,并可能对病变部位具有提示作用。ASCA可能与病变累及回肠末端相关,而pANCA则可能与病变累及结肠相关。
朱兰香陈彦君严苏金月红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CROHN病结肠炎溃疡性抗酿酒酵母抗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