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涂经楷

作品数:16 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直肠
  • 6篇肠癌
  • 5篇结直肠
  • 4篇直肠癌
  • 4篇肿瘤
  • 4篇裸鼠
  • 4篇结直肠癌
  • 4篇便秘
  • 3篇人结直肠癌
  • 3篇人大肠癌
  • 3篇黏膜
  • 3篇小鼠
  • 3篇淋巴
  • 3篇淋巴道
  • 3篇裸小鼠
  • 3篇耐药
  • 3篇耐药性
  • 3篇梗阻
  • 3篇出口梗阻
  • 3篇大肠

机构

  • 10篇重庆市第五人...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市第三人...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6篇涂经楷
  • 4篇傅仲学
  • 4篇叶晓莉
  • 3篇李元君
  • 2篇冯虎翼
  • 2篇黄长武
  • 2篇赵立波
  • 2篇蒋洪彦
  • 2篇王春毅
  • 2篇龚建平
  • 1篇吴晓健
  • 1篇吴星烨
  • 1篇李尚坤
  • 1篇罗放
  • 1篇陈元文
  • 1篇张胜本
  • 1篇李峥
  • 1篇李明洋
  • 1篇汪斌
  • 1篇王济明

传媒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重庆医学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激光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4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肛门直肠悬吊术结合PPH治疗环状脱垂痔伴出口梗阻型便秘40例被引量:16
2020年
目的探讨经肛门直肠下段纵行缝合悬吊术结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环状脱垂痔伴慢性便秘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80例Ⅲ、Ⅳ度环状脱垂痔伴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PPH,观察组采用经肛门直肠下段纵行缝合悬吊术+PPH,比较两组术后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脱垂痔治疗有效率、术后2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便秘症状明显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尤其伴有明显便秘症状时改善效果更好(P<0.05);术后3个月直肠黏膜内脱垂、直肠黏膜内套叠改善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肛门直肠下段纵行缝合悬吊术结合PPH治疗重度环状脱垂痔伴直肠黏膜内脱垂痔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较单纯PPH效果好,环状脱垂痔的治疗有效率高,复发率低,短期便秘症状改善明显。
谢勇涂经楷肖明盛冯虎翼李元君
关键词:脱垂痔直肠黏膜内脱垂便秘悬吊术
人结肠癌细胞系裸小鼠淋巴结转移的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建立人结肠癌细胞系裸小鼠爪垫淋巴道转移动物模型,并评价卡培他滨抗癌药物效果。方法裸小鼠爪垫皮下注射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在1~6周及8周取材,进行HE染色及CEA免疫组化检测,观察种植瘤的成瘤率、生长情况、淋巴结转移规律,并口服卡陪他滨抗癌药物观察其疗效。结果种植1周后成瘤率100%。肿瘤在3~4周成指数生长。3周时见第一级帼窝腹股沟淋巴结转移(2/5),到6周时100%转移,其中腹股沟淋巴结转移阳性率76.9%(10/13);5周时见第二级髂血管旁淋巴结转移(1/5);到8周时见第三级肾门淋巴结转移(1/5),髂血管旁淋巴结转移(3/5),但均未见肝肺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发生在肿瘤指数生长之前,HE染色及CEA免疫组化染色证实淋巴结有弥漫性癌细胞转移浸润。口服化疗药物卡培他滨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及淋巴结转移。结论成功建立了人结肠癌裸小鼠爪垫淋巴道转移模型。此模型快速简便、转移集中、转移率高,且应用此模型能够评价抗癌药物卡培他滨抗癌疗效。
涂经楷傅仲学叶晓莉赵立波王春毅周建荣汪斌
关键词:人结直肠癌淋巴道转移裸鼠模型卡培他滨
肝癌术后TACE的抗复发作用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从临床角度发现影响肝癌术后复发的原因,预防性TACE在延缓肝癌手术后复发中的作用。方法:从1999年2月到2006年2月,连续性收治326例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肝癌切除术。将可能影响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的观察指标包括性别、年龄、术前AFP、有无癌栓、手术切缘、手术前肿瘤是否破裂、肿瘤大小、肿瘤有无子灶、肿瘤包膜情况、手术后有无行预防性TACE等,用Cox模型分析各因素与复发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年龄小、有癌栓、手术前肿瘤有破裂、肿瘤体积大和肿瘤周围有子灶等因素使肝癌手术后复发时间提前,保证较大手术切缘距离和手术后行预防性TACE可延缓肝癌手术后复发。结论:对于存在术后复发高危倾向的患者,在术前、术中及术后采取相应措施,可有效提高术后无瘤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术后施行TACE,可能对具有早期复发倾向的肝癌患者具有作用。
吴晓健罗放王济明涂经楷
关键词:肝细胞性肝癌术后复发
裸小鼠人大肠癌淋巴道转移模型的建立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建立一种人大肠癌简便、可行、稳定的淋巴道转移研究动物模型。方法裸鼠爪垫皮下注射人结肠癌HCT-116细胞,接种后在1~6周及8周不同时间段取材;收集腹股沟、胭窝,髂血管旁,肾门淋巴结以及肝肺脏器;进行HE染色及CEA免疫组化检测。观察种植瘤的成瘤率、生长情况以及淋巴结转移规律。结果爪垫种植1周后成瘤率100%。3周后淋巴结开始转移,到6周时第一级腹股沟胭窝淋巴结完全转移,转移率100%,其中腹股沟淋巴结转移阳性率76.9%(10/13);第二级髂血管旁淋巴结部分转移,转移率40%(2/5);未见第三级肾门淋巴结转移。到8周时见髂血管旁淋巴结转移率60%(3/5),肾门淋巴结开始转移(1/5),但均未见肝肺远处转移。HE染色及CEA免疫组化染色发现淋巴结有弥漫性癌细胞浸润。结论裸鼠爪垫皮下注射可成功建立人大肠癌淋巴道转移模型。此模型快速简便、转移集中、转移率高,可为研究结直肠癌淋巴道转移机制,药物干预等抗转移治疗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
涂经楷傅仲学王春毅吴星烨李明洋李尚坤
关键词:人结直肠癌淋巴道转移裸鼠模型
3725株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变迁与抗菌药物使用频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临床分离的3725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采用限定日剂量(DDD)法计算常用抗菌药物的DDDs,用医院的HIS信息系统统计DDDs,根据当年的临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大肠埃希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高,对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头孢哌酮/舒巴坦的DDDs与耐药率呈高度正相关(r=0.814,P<0.05),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的DDDs与耐药率呈高度负相关(r=-0.881、-0.960,P<0.05),阿米卡星的DDDs与耐药率呈中度相关(r=0.641,P<0.05),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的DDDs与耐药率呈低度相关(r=0.369、0.486、-0.315、0.435,P<0.05)。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的DDDs与耐药率无线性相关性(r=0.018、0.016、0.442、0.573,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高,临床大部分常用抗菌药物的DDDs和细菌耐药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叶晓莉涂经楷黄长武李峥张茹芳胡小芳蒋洪彦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用药频度
氧化应激与胰腺癌的关系被引量:4
2017年
胰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现时通常已进展至中晚期。目前晚期胰腺癌主要以化疗为主,但化疗对胰腺癌的有效率较低,给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氧化应激引起的活性氧可损伤DNA、蛋白质和脂质,并产生可改变肿瘤生物学行为的有毒和致突变的代谢产物,使该肿瘤转化为恶性表型。抗氧化剂具有抗癌的保护性作用,为抗氧化应激治疗胰腺癌的药物设计提供了基础。简述氧化应激与胰腺癌相关的分子通路研究进展,以便进一步探索靶向活性氧治疗胰腺癌的新方法。
李小成涂经楷龚建平
关键词:胰腺肿瘤氧化性应激
人大肠癌裸小鼠直肠黏膜原位种植癌及转移模型的建立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建立人大肠癌(HICC)组织块裸小鼠直肠黏膜原位种植癌及转移模型。方法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注射接种于裸小鼠直肠黏膜下,获得直肠种植瘤。制备该肿瘤新鲜组织块,原位种植于直肠黏膜面,在2、4、6、8、10、12周取材,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CEA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观察种植瘤成瘤率,生长情况及转移规律。结果直肠黏膜组织块法原位种植2周后成瘤率达90%以上。肿瘤在6~12周成指数生长。种植4周见区域淋巴结(LN)部分转移,直肠上动脉LN转移率60%、系膜LN转移率20%;6周见腹主动脉旁LN转移,转移率40%;8周见区域LN均转移充分,分别为100%、80%、80%。10~12周见肝肺转移发生,分别为20%(1/5)、40%(2/5)。LN转移发生在肿瘤指数生长之前。HE及CEA免疫组织化学证实LN、肝肺有癌细胞转移浸润。结论裸小鼠直肠黏膜植块法能成功构建HICC原位模型。此模型操作简便、制模稳定、转移率高,且生物学行为更能模拟临床HICC发生、发展演变过程。
涂经楷傅仲学叶晓莉赵立波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肿瘤转移
大肠癌裸鼠移植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9年
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肿瘤,恶性程度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要深入研究大肠癌的生物学特性、癌变机制、肿瘤诊断、抗癌药物筛选以及新型治疗策略,建立稳定、可靠和重复性好的动物模型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人大肠癌裸鼠移植模型的构建方式、主要适用范围及其优缺点综述如下。
涂经楷傅仲学
关键词:裸鼠移植模型人大肠癌肿瘤诊断恶性程度癌变机制
人结直肠癌裸鼠移植转移模型构建的实验研究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肿瘤,恶性程度较高,易发生淋巴性转移和消化道种植播散。肿瘤浸润和转移不仅影响着临床治疗效果,也是患者肿瘤复发、死亡的主要原因,因而对结直肠癌转移机制及其防治对策的研究是当前的重要任务。而人结直肠癌裸鼠...
涂经楷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淋巴道
文献传递
胆道疾病患者胆汁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胆道疾病患者胆汁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胆道疾病手术患者胆汁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对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1447例患者胆汁培养共分离出39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43株(61.2%),革兰阳性菌148株(37.3%)。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分别占24.2%、12.3%;革兰阳性菌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分别占6.3%、4.5%。主要革兰阴性菌、革兰阴性菌对部分抗菌药物产生高度耐药性,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菌株。2017-2020年共检出多重耐药细菌63株,其中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具有较高耐药率。结论该院胆道疾病患者胆汁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菌,这些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高。
叶晓莉黄长武蒋洪彦张茹芳胡小芳涂经楷
关键词:胆道感染胆汁耐药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