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婷婷
- 作品数:35 被引量:185H指数:8
- 供职机构:重庆市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逐水散联合微波艾灸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6
- 2018年
- 目的观察逐水散联合微波艾灸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0例住院治疗的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女性患者,按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逐水散联合微波艾灸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对照组用微波艾灸治疗,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水肿疗效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为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上肢淋巴水肿及中医证候方面,疗效也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逐水散联合微波艾灸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肯定,使用安全。
- 程思彭爽陈皎皎郭婷婷胡陵静
- 关键词:乳腺癌上肢淋巴水肿微波艾灸
- 中医综合外治癌性疼痛的思考与探索被引量:11
- 2017年
-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和最痛苦的症状之一,发生率在晚期癌症中占70%,是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比较中、西医治疗癌痛的优势与弊端,总结分析现有的中医外治手段,从中医整体性、综合性及安全性方面考虑,提出采用自拟止痛酊外敷同步微波,并配合艾灸及电针综合治疗癌性疼痛,并在临床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进一步提出中医综合外治疗法针对癌痛的探索和展望。
- 郭婷婷陈皎皎胡成琳张国铎刘楠黄晓燕胡陵静
- 关键词:止痛酊中医外治癌痛
- 健脾益肺散结方联合隔物灸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观察健脾益肺散结方联合隔物灸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0例该院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每组均接受标准方案化疗(方案包括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用培美曲塞+顺铂、鳞癌用吉西他滨+顺铂),常规给予预处理,每21 d为1周期。试验组在对照组化疗基础上口服中药汤剂并使用隔物灸法,两组均分别于第1、3、5周期前及末次化疗4周后行CT或MRI检查,并于每周期前复查一般情况、血常规、大便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肿瘤标记物、凝血功能、T淋巴细胞功能检测等,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等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该中医疗法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化疗的近期疗效无明显影响;试验组治疗后中医临床证候评分降低、体力状况评分提高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该中医疗法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体力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治疗后试验组CD_(3)^(+)、CD_(4)^(+)、CD_(4)^(+)/CD_(8)^(+)值均提高,而对照组均有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8+在治疗后均有所下降,且试验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提示化疗对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而该中医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试验组治疗后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胃肠道反应等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肾功能损害的不良反应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Ⅲ、Ⅳ度等严重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提示该中医疗法可降低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结论健脾益肺散结方联合隔物灸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明显,可改善化疗药物导致的不良反�
- 郭婷婷张国铎胡陵静苏立白平何苗陈皎皎
- 关键词:隔物灸非小细胞肺癌
- 辛开苦降法治疗消化系统肿瘤验案举隅被引量:1
- 2020年
- 1病例介绍谢某,男,68岁,2019年9月12日初诊。确诊胃癌6个月,进食梗阻1周。患者于2019年2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左侧胸腹部隐痛不适,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为胃低分化癌,伴有淋巴结转移、脾脏转移,于2019年3月行胃、脾全切手术治疗,ECT检查提示左侧肋骨、右侧髂骨关节骨转移,术后分别于2019年4月、2019年5月行两疗程化疗治疗,因化疗期间胃肠道反应加重,未再进行进一步化疗,只定期输注唑来膦酸骨转移治疗,长期口服中药煎剂治疗。近1周来,患者出现进食梗阻,呈进行性加重,遂来就诊。刻下症见:胃脘部胀满隐痛不适,喜温喜按,伴有食欲差,进食时有梗阻感,进食稍多即有恶心、呕吐症状,同时伴有口干口苦,左侧下肢疼痛,长期大便稀溏,每日2~3次,眠欠佳,小便基本正常。
- 郭婷婷杨准胡陵静
- 关键词:辛开苦降消化系统肿瘤
- 胡陵静自拟健脾抑瘤汤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临证经验
- 2024年
- 非霍奇金淋巴瘤是血液系统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化疗是其常用治疗方法。从病因病机、临证经验、验案举隅等方面,介绍重庆市名中医胡陵静教授以自拟健脾抑瘤汤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的临证经验。胡陵静教授认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多以脏腑虚损、痰瘀互结为病因病机,化疗药物药性峻猛,易伤脾胃,致脾胃亏损,湿邪内生,因此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以脾虚湿滞为主要病机,以健脾祛湿为基本治法。胡陵静教授以自拟健脾抑瘤汤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益气健脾以扶正,祛湿抗癌以祛邪,标本兼治,临床疗效颇佳。附验案一则,以资佐证。
- 左畅杨丽郭婷婷胡陵静
-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名医经验
- 中医综合外治癌性疼痛的思考与探索
-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和最痛苦的症状之一,发生率在晚期癌症中占70%,是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比较中、西医治疗癌痛的优势与弊端,总结分析现有的中医外治手段,从中医整体性、综合性及安全性方面考虑,提出采...
- 胡陵静郭婷婷陈皎皎胡成琳张国铎刘楠黄晓燕
- 关键词:止痛酊中医外治癌痛
- 针刺联合改良督灸治疗肺癌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改良督灸治疗肺癌化疗后肺脾气虚型癌因性疲乏(CRF)的临床疗效。方法以Ⅲ和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80例肺脾气虚型CRF患者分为针刺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两组均予基础支持治疗,针刺组予针刺治疗,联合组予针刺联合改良督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2周Piper疲乏修订量表(revised Piper fatigue scale,PFS-R)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患者外周血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及治疗后2周,两组PFS-R各单项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但仅行为、躯体及总分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治疗后2周,两组生活质量总分及躯体、角色及情感单项功能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升高,疲劳单项评分较同组治疗前降低,但仅生活质量总分、躯体单项功能评分及疲劳单项评分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治疗后2周,两组中医证候评分较同组治疗前降低,CD3^(+)、CD4^(+)和CD4^(+)/CD8^(+)均较同组治疗前升高,各项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改良督灸治疗肺癌化疗后肺脾气虚型癌因性疲乏可减轻患者疲乏和中医证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 白平张国铎苏立郭婷婷何苗刘楠胡陵静
- 关键词:灸法督脉肺癌肺脾气虚
- 健脾和胃合剂对肿瘤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健脾和胃合剂对改善营养不良肿瘤患者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纳入发生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72例,随机分为合剂组和常规组各36例,前者给予中药健脾和胃合剂联合肿瘤型全营养素治疗,后者仅给予肿瘤型全营养素治疗,比较两组营养改善效果、证候积分及食欲变化情况,并进行实验室指标检查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脘腹胀闷、饮食减少、神疲乏力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合剂组下降幅度较常规组更明显(P <0.05)。与常规组相比,治疗后合剂组食欲增加率及营养指标水平升高幅度更显著(P <0.05),健康调查简表(SF-36)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活力、精神健康、躯体疼痛、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较常规组高(P <0.05)。结论健脾和胃合剂可有效改善营养不良肿瘤患者营养状态,增加食欲,缓解临床症状,增加血清营养指标水平,从而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陈皎皎邓鑫郭婷婷彭爽胡陵静
- 关键词:营养不良肿瘤营养状态生活质量
- 胡陵静教授应用内外疗法综合防治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经验
- 2023年
- 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INV)是肿瘤化疗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病机制,西医药物无法完全缓解症状,从而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进程。胡陵静教授根据长期临床经验认为,CINV的病机多为虚实夹杂,但正虚是其根本;治疗原则主要是补虚健脾、和胃止呕。胡陵静教授采用中药内服联合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等综合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 白平郭婷婷杨丽杨丽
- 关键词:中药内服穴位贴敷穴位注射名医经验
- 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血亏型癌性发热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血亏型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7年1月入院的100例气虚血亏型癌性发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加用补中益气汤,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体温、卡氏评分、总体治疗效果、卡氏评分变化程度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总分(4.09±0.66)组间比较显著性低于对照组(7.18±1.09);治疗后体温(37.48±0.45)组间比较显著性低于对照组(38.10±0.48),KPS评分(79.40±8.26)显著性高于对照组(70.20±8.11),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总有效率(84%)与卡氏评分增加稳定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62%,78%),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20%vs.12%)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血亏型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具有借鉴意义。
- 陈皎皎胡陵静郭婷婷彭爽白平
- 关键词:补中益气汤癌性发热气虚血亏卡氏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