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晓芸
- 作品数:6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杭州市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联合专科指标评分在基层医院神经内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 2023年
- 目的分析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联合专科指标评分在基层医院神经内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00例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单盲分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联合专科指标评分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0%,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0%,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仓基层医院神经内科危重患者接受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联合专科指标评分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抢救成功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护理效果显著。
- 狄晓芸
- 关键词:神经内科危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 全院一张床创新管理模式的构建与成效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讨“全院一张床”创新管理模式的构建方法与应用成效。方法:自2019年1月起,医院围绕“全院一张床”的管理改革思路,对护理管理制度、培训管理制度、查房模式、绩效评定等进行了调整,构建了护理垂直化管理构架,强调护理资源在全院范围内的有效调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来应对护理资源紧缺的问题,分别统计2018年和2019年的管理数据,比较两个时期的病床使用率、病床工作日和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结果:2019年的病床使用率为96.4%,显著高于2018年的88.5%(P<0.05)。2019年的病床工作日显著高于2018年,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2018年(P<0.05)。结论:“全院一张床”的创新管理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医院各方面资源,形成资源共享和统一调度,提高了床位利用率,实现了服务质量和效益的共同提升。
- 狄晓芸林栋
- 关键词:护理管理垂直管理床位管理
- 穴位按摩配合乳房按摩对产后乳汁分泌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1年
- 目的探索穴位按摩配合乳房按摩对泌乳的影响,寻找缩短泌乳始动时间,增加泌乳量,促进母乳喂养的护理方法。方法将246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后护理和乳房按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少泽、合谷、膻中三个穴位进行按摩,观察和测量两组产妇分别在产后24、48、72h泌乳始动时间和泌乳量充足情况。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乳汁分泌始动时间24h内明显提前、泌乳量48h内明显增加,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按摩具有使产妇乳汁分泌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的作用。
- 狄晓芸
- 关键词:少泽膻中穴位按摩乳房按摩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60例患者,根据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为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实验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血清免疫指标、预后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①实验组白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②实验组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高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E水平较低,与正常值比较更接近正常标准。实验组治疗7天后、治疗15天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高于对照组。③实验组腹泻、消化系统出血、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比例(7.14%)低于对照组(32.14%)。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通过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效果确切,患者营养指标得以显著提升,且有助于其免疫系统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预后效果显著。
- 狄晓芸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肠内营养支持
- 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实施术后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第2周、4周、8周、12周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高,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加快康复速度。
- 狄晓芸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康复护理临床护理路径
- 神经内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与管理对策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及管理对策。方法:随机抽选医院神经内科2018年2~10月期间收治6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中药注射剂治疗,观察记录用药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管理对策。另随机抽选管理对策实施后神经内科收治行中药注射剂治疗患者600例,再次记录用药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管理前比较差异,评估管理对策应用效果。结果:神经内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患者年龄分析发现,60岁以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引起神经内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主要用药方式以静脉用药为(7.17%)主,其次为口服和外用给药;神经内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累及主要器官和系统包括:皮肤及附件(3.50%)、消化系统(2.83%)、呼吸系统(2.33%)、循环系统(2.00%)等;管理对策实施后神经内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神经内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患者,以静脉用药为主,累及器官和系统多样,制定针对性改进管理对策,对保障用药安全有重要意义。
- 狄晓芸
- 关键词:神经内科中药注射剂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