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瘀
  • 1篇血瘀证
  • 1篇实验模型建立
  • 1篇瘀证
  • 1篇微循环
  • 1篇微循环障碍
  • 1篇颅脑
  • 1篇颅脑损伤
  • 1篇模型建立
  • 1篇脑损伤
  • 1篇后脑
  • 1篇病理

机构

  • 2篇解放军253...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3篇狄凤桐
  • 3篇魏文清
  • 2篇狄宁
  • 1篇王正国
  • 1篇朱和平
  • 1篇贾海波
  • 1篇李晓炎
  • 1篇杨恒文
  • 1篇杨志焕
  • 1篇何福全

传媒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第四届全国生...

年份

  • 2篇2000
  • 1篇199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颅脑冲击伤后脑微循环障碍实验模型建立
目的:建立一种较真实模拟颅脑冲击伤急性期脑微循环障碍模型,为治疗颅脑冲击伤后微循环障碍找出理论依据.方法:预备实验用爆竹致伤大白兔10只,正式实验应用BST-1型生物激波管闭口致伤大白兔28只:伤后进行病理解剖和光学显微...
狄凤桐魏文清贾海波何福会刘强李全珍狄宁
文献传递
颅脑冲击波伤血瘀证实验模型的建立
2000年
建立一种较真实模拟颅脑冲击波伤急性期血瘀证模型 ,为活血化瘀治疗颅脑冲击波伤找出理论依据。方法应用BST-1型生物激波管闭口致伤大白兔28只。伤后进行病理解剖检查 ,同时2只致伤兔局部脑血流连续监测伤前及伤后2、4、6、8、24hrCBF变化。9只兔作脑组织含水量测定。结果伤后兔脑充血肿胀以脑干为主 ,桥脑区有小出血点 ,大脑背侧有气栓。局部脑血流监测结果为2、4、6、8、24hrCBF减慢 ,伤越重 ,rCBF降低愈明显 ,脑组织含水量增高。结论本实验与1988年10月国际会议定出的血瘀证诊断标准是相似的。实验成功复制了临床颅脑冲击波伤后急性期血瘀证的特征。
狄凤桐魏文清狄宁白桦贾海波杨志焕王正国李晓炎杨恒文王克万
关键词:颅脑损伤血瘀证病理
脑因子的制备及其特性鉴定
1999年
狄凤桐朱和平狄宁郭美香魏文清何福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