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子凡

作品数:40 被引量:125H指数:8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脑梗
  • 13篇脑梗死
  • 13篇梗死
  • 6篇动脉
  • 6篇血管
  • 6篇缺血
  • 6篇脑梗死患者
  • 6篇白质
  • 5篇血性
  • 5篇预后
  • 5篇卒中
  • 5篇脑静脉
  • 5篇磁共振
  • 4篇血流
  • 4篇血流动力学
  • 4篇综合征
  • 4篇围生期
  • 4篇脑病
  • 4篇脑病综合征
  • 4篇脑静脉血栓

机构

  • 20篇广州医学院第...
  • 14篇广州医科大学
  • 4篇广州医学院第...
  • 3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广东省第二中...
  • 1篇广州市疾病预...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40篇刘子凡
  • 29篇许治强
  • 12篇匡永锋
  • 9篇梁燕玲
  • 9篇关海涛
  • 8篇周伯荣
  • 7篇林永强
  • 6篇林永强
  • 5篇王融
  • 5篇邓燕华
  • 5篇梁伟翔
  • 5篇陈敦金
  • 4篇石红婷
  • 4篇李斯颖
  • 3篇周伯荣
  • 3篇关海涛
  • 2篇刘宇明
  • 2篇匡永峰
  • 2篇陈佳
  • 2篇方小波

传媒

  • 3篇中国神经免疫...
  • 3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新医学
  • 2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围生期脑静脉血栓形成与FV Leiden突变的关系
2010年
目的探讨围生期脑静脉血栓形成与凝血因子V Leiden突变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技术(PCR-RFLP)对广州地区汉族8例围生期脑静脉血栓形成及50例正常妊娠妇女进行凝血因子V Leiden突变研究分析。结果58例研究对象中未发现凝血因子V Leiden突变。结论FVL突变作为广州地区汉族妇女围生期脑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的可能性较小,广州地区汉族妇女FVL突变率较低。
刘子凡许治强陈敦金林永强翁惠南李斯晨
关键词:围生期脑静脉血栓形成凝血因子V突变
脑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与治疗探讨
目的:总结12例脑静脉血栓形成(CVT)患者临床资料,探讨CVT临床特点,评价对本病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我科2000年8月至2005年8月收治的、经临床和头颅CT或/及MRI诊断的CVT12例,男1例,女11例,19-...
许治强刘子凡
文献传递
横窦变异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出院时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横窦变异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1例大脑中动脉主干或颈内动脉主干闭塞的脑梗死患者在脑水肿期进行MRV或DSA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横窦优势侧梗死组和横窦非优势侧梗死组,分析大面积脑梗死后颅内...
刘子凡许治强林永强
脑梗死患者P2Y12与CYP2C19基因突变的临床学特征及其与氯吡格雷动态抵抗的相关性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本研究探讨P2Y12、CYP2C19基因突变的临床学特征、以及在脑梗死患者中P2Y12与CYP2C19基因突变与DCR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脑梗死患者121例,将患者分为CR组(clopidogrel resistance,CR)与NCR组(none CR,NCR),NCR分为DCR组(dynamic CR,DCR)与CNCR组(continuous NCR,CNCR),同时按是否携带P2Y12εC或CYP2C19εA,分为两组;按共存基因分为4组。分别测定所有患者服药前、给药后2 w的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PAR),且NCR组的患者进一步测定3 m及6 m的PAR。结果 LDL-C(OR=3.581,95%CI 2.070-6.195,P〈0.0001)为P2Y12εC的临床学特征;甘油三脂(OR=2.812,95%CI 1.498-5.281,P=0.001)及糖化血红蛋白(OR=2.327,95%CI 1.231-4.398,P=0.009)为CYP2Y19εA的临床学特征。在CR或DCR组,携带CYP2Y19εA和共存P2Y12εC与CYP2Y19εA的发生率高于NCR或CNCR组(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中,LDL-C是P2Y12εC的临床学特征,同样甘油三酯和糖化血红蛋白是CYP2C19εA的临床学特征,提示调节血脂代谢和控制糖尿病可能在预防DCR发生中具有积极作用。
石红婷周伯荣王融邓燕华关海涛刘子凡
关键词:脑梗死基因突变
围生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3例临床与影像学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围生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对13例围生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13例均有头痛和视乳头水肿,发热8例,呕吐7例,肢体运动障碍7例,肢体偏瘫5例。6例行头颅CT检查,均发现脑实质内多发低密度影,但均未能显示CVST的直接征象---空三角征。13例行MRI,能明确静脉窦内有异常信号影6例,此6例中增强扫描后呈空三角征5例(此5例可确诊CVST);13例均可见较有诊断价值的静脉性脑梗死征象。13例行磁共振静脉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MRV),均能显示CVST病灶的静脉窦狭窄、闭塞或者充盈缺损。所有病例均予低分子肝素抗凝及脱水等对症治疗,全部治愈。对于围生期出现颅内压增高表现伴或不伴肢体运动障碍、肢体瘫痪等症状的患者首先应想到CVST,及时行MRI及MRV以作出诊断,给予低分子量肝素等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
宋亭许晓矛麦伟文董天发黄健威许治强彭睎刘子凡
关键词: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围生期磁共振磁共振静脉成像低分子量肝素
横窦变异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出院时预后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横窦变异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1例大脑中动脉主干或颈内动脉主干闭塞的脑梗死患者在脑水肿期进行MRV或DSA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横窦优势侧梗死组和横窦非优势侧梗死组,分析大面积脑梗死后颅内高压对颅内静脉和静脉窦的形态学影响,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结果 MRV检查示梗死侧静脉显影明显减少;大面积脑梗死后上矢状窦、横窦、乙状窦形态学未见改变;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NIHSS、MR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横窦变异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影响。
刘子凡许治强林永强匡永锋关海涛周伯荣
关键词:脑梗死横窦预后
女性脑梗死与X染色体倾斜性失活的相关性
2015年
目的:探讨X染色体倾斜性失活与女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缺血性脑卒中新发病例及健康对照各30例外周血标本,对标本DNA进行雄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片段分析,判断纯合性。选择杂合子的DNA进行重亚硫酸盐处理,经过甲基化PCR反应,对产物再次进行多态性片段分析。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雄激素受体基因的纯合子比例与正常对照相近。根据卡方检验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X染色体倾斜性失活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与X染色体倾斜性失活有高度相关性,在女性脑卒中病因学方面提供了表观遗传的证据。
林永强李斯颖许治强梁燕玲刘子凡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女性X染色体失活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在糖尿病合并脑梗塞中的临床意义探讨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GHb)水平在糖尿病合并脑梗塞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把GHb<6.5%作为划分值,将79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GHb正常组(31例)和GHb异常组(48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和经治疗3周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化评分,然后比较两组的分数;并把两组的GHb值与入院分数和3周后分数作相关性分析。结果GHb异常组的入院分数高于GHb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病情较重;而且其3周后分数也高于GHb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病情恢复较差;两组的GHb值均与该两项评分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了解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患者的GHb水平有助于监测病情、估计预后,对于在临床上及时采取积极的综合性治疗措施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李斌刘子凡
关键词:糖尿病脑梗塞糖化血红蛋白
甘露醇对缺血性脑水肿水通道蛋白4表达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大鼠脑缺血后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的表达水平及甘露醇对其影响。 方法构建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随机分为甘露醇治疗小剂量组(0.5g/kg)(n=32)、大剂量组(1.0g/kg)(n=52)和对照组(n=32),于梗死后6n、12h、1d、3d各时间点随机抽取5只大鼠处死;另设假手术组5只。取脑组织分别作含水量、血脑屏障通透性测定(以伊文思蓝为示踪剂)及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rn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分析AQP4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小剂量组、大剂量组及对照组缺血侧脑组织含水量在梗死后上升,3d到达高峰(P〈0.05),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大剂量组及对照组缺血侧脑组织伊文思蓝含量在梗死后上升,1d到达高峰(P〈0.05),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缺血侧梗死灶周围皮质AQP-4 mRNA表达水平在梗死后1d到达高峰,5d开始回降,但仍处高水平(P〈0.05),小剂量组、大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大鼠缺血性卒中后缺血侧梗死灶周围皮质AQP-4 mRNA表达水平动态变化规律提示,AQP4与脑水肿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甘露醇可明显降低缺血侧梗死灶周围皮质AQP-4 mRNA表达水平,提示甘露醇对AQP-4有抑制作用。
林永强许治强刘子凡梁燕玲匡永锋周伯荣
关键词:脑水肿甘露醇
颈动脉粥样硬化血流动力学障碍与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是多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989年美国国立神经疾病和卒中研究所将23%的脑梗死归因于颈动脉病变。颈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机...
刘子凡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血流动力学神经内科学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