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芬

作品数:3 被引量:34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妊娠
  • 2篇剖宫产
  • 2篇剖宫产术
  • 2篇子宫
  • 2篇瘢痕子宫
  • 1篇修补术
  • 1篇选择分娩方式
  • 1篇孕产
  • 1篇孕产妇
  • 1篇再次剖宫产
  • 1篇再次剖宫产术
  • 1篇再次妊娠
  • 1篇早产
  • 1篇人体质量指数
  • 1篇妊娠患者
  • 1篇体质量
  • 1篇体质量指数
  • 1篇子宫妊娠
  • 1篇子宫下段
  • 1篇自然分娩

机构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成都市公共卫...

作者

  • 3篇王芬
  • 2篇钟敏
  • 2篇熊海燕
  • 1篇陈清梅
  • 1篇马令
  • 1篇黄燕芬
  • 1篇付朝霞

传媒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海南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子宫下段修补术在瘢痕子宫妊娠患者再次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修补术在瘢痕子宫妊娠患者再次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产科诊断为瘢痕子宫妊娠患者64例,按奇偶数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2),对照组未行子宫下段修补术,观察组行子宫下段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新生儿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分别为(318.50±117.25)m L和(48.29±10.21)m L,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95.21±105.46)m L和(77.14±12.60)m L,且观察组患者产后感染发生率为3.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手术时间[(49.39±10.30)min vs(45.27±9.16)min]、强效宫缩剂使用比例(12.5%vs 12.5%)、产褥发生率(6.25%vs 3.13%)及总住院时间[(5.28±1.33)d vs(6.04±1.79)d]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生儿出生5 min Apgar评分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方面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妊娠患者再次剖宫产术中行子宫下段修补术可显著减少出血量,降低产后感染发生率,对孕妇及胎儿均无不良影响,值得推广。
陈清梅王芬赖敏
关键词: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产妇选择分娩方式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产妇选择分娩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制定问巷,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深圳市10个医院产科产检、住院待产、分娩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孕产妇、家属及各级医院的妇产科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分别发放问卷调查表,调查孕产妇及家属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顺产、剖宫产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妇产科医务人员的剖宫产后阴道分娩(VBAC)的知晓情况,采用I。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孕产妇选择分娩方式的因素。【结果】993例孕产妇选择VBAC,其中648例试产成功(占65.26o.4),其比例明显高于选择再次剖宫产在待产期自然分娩的孕产妇(占11.01%)(Х^2=31.22,P=0.000);孕妇居住地、对顺产及剖宫产知识的认知、对顺产的紧张度、既往有阴道分娩史、家属建议阴道分娩等对孕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均有影响(P〈0.05);在回收的738份有效调查问卷中,医生认为可以阴道分娩的知晓率为61.65%(328/532),明显高于护士21.19%(50/23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93.37,P=0.000);三级医院医生对VBAC的知晓率为68.46%,明显高于二级(46.62%)和一级医院(20.69%),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45.26,P=0.000),其中专科医院医生和护士的知晓率均高于综合医院(P〈0.05);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对VBAC的认知率明显高于初、中级职称的医务人员(P—0.000)。【结论】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知识及再次剖宫产史知识的认知对分娩方式的选择有影响,需加强此方面知识的宣传。
熊海燕钟敏付朝霞杨新凰王芬
关键词:瘢痕子宫剖宫产术自然分娩
孕前体质量指数和孕期体质量增长对早产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孕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及孕期体质量增长对早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本院住院分娩单胎产妇7862例,收集孕妇的孕前体质量、身高、分娩时体质量数据,计算 BMI 和孕期体质量增长。比较孕前不同 BMI 及孕期体质量增长的早产发生率。【结果】孕前低体质量组和超重组早产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体质量组;孕期不同体质量增长孕妇<7 kg 者及>12.7 kg 者早产发生率显著高于孕期体质量增长在7-12.7 kg 之间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孕前体质量正常及孕期体质量增长在7-12.7 kg 之间者的孕妇早产发生率较低,围生期适宜的体质量管理可降低早产的发生。
熊海燕钟敏杨新凰黄燕芬王芬马令
关键词:人体质量指数早产围生医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