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雄文

作品数:9 被引量:4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骨髓
  • 5篇细胞
  • 4篇神经母细胞
  • 4篇神经母细胞瘤
  • 4篇细胞瘤
  • 4篇母细胞
  • 4篇母细胞瘤
  • 3篇涂片
  • 3篇骨髓涂片
  • 2篇侵犯
  • 2篇肿瘤
  • 2篇骨髓侵犯
  • 2篇骨髓转移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分析
  • 1篇形态学分型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肿瘤
  • 1篇血清肿瘤标志
  • 1篇血清肿瘤标志...

机构

  • 9篇中山大学
  • 2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作者

  • 9篇彭雄文
  • 4篇陈跃琼
  • 1篇曾秋耀
  • 1篇赖长春
  • 1篇吴兴平
  • 1篇林航
  • 1篇罗陆侨

传媒

  • 3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当代临床医刊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和横纹肌肉瘤骨髓转移的细胞形态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神经母细胞瘤和横纹肌肉瘤的骨髓涂片,归纳总结2种肿瘤侵犯骨髓的细胞形态特点。方法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13年1月至2020年7月门诊及住院患儿,经病理组织或淋巴结活检确诊为神经母细胞、横纹肌肉瘤的骨髓标本共908份,其中肿瘤骨髓转移检出231份,对其骨髓涂片进行观察,根据其肿瘤细胞的形态特点进行分析归类总结。结果2种肿瘤骨髓转移共检出231份,其中神经母细胞瘤检出217份,侵犯率34.23%;横纹肌肉瘤检出14例,侵犯率5.11%。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呈假菊花团状或砌墙样排列、多数中心包裹着神经纤维丝,根据细胞大小可分成大细胞型和小细胞型。横纹肌肉瘤细胞以中等大小为主,细胞核可有空泡,可见双核、三核及多核;细胞质呈薄纱状、边缘可见串珠样空泡。依据两者的细胞形态特点可与急性白血病相鉴别。结论2种儿童恶性实体瘤中神经母细胞瘤骨髓侵犯率高,横纹肌肉瘤骨髓侵犯率较低。横纹肌肉瘤根据瘤细胞是否融合可初步区分胚胎型和腺泡型。
张淑萍黄乾倩沈乐园彭雄文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骨髓转移骨髓细胞学检查
ECT骨显像和骨髓涂片在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ECT骨显像和骨髓涂片在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216例经病理组织、淋巴结或骨髓活检确诊为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同一时段内的ECT骨显像和骨髓涂片结果,分析两种方法在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ECT骨显像阳性106例,ECT骨显像阴性110例,阳性率49.07%;骨髓涂片阳性84例,骨髓涂片阴性132例,阳性率38.89%。ECT骨显像阳性而骨髓涂片阴性组46例,占21.30%;ECT骨显像阴性而骨髓涂片阳性组24例,占11.11%;ECT骨显像及骨髓涂片均阳性组60例,ECT骨显像及骨髓涂片均阴性组86例,两种方法在诊断神经母细胞瘤患者有无骨转移的符合率为67.59%。在106例ECT骨显像阳性中骨髓涂片阳性有60例,骨髓转移阳性率为56.60%,说明ECT骨显像提示骨转移时已有56.60%患者发生骨髓转移。结论:ECT骨显像和骨髓涂片检查在神经母细胞瘤患者骨转移的临床分期、疗效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建议临床应同时行ECT骨显像和骨髓涂片检查,以提高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的检出率及准确率。
张淑萍沈乐园宋一玲彭雄文陈跃琼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骨髓涂片骨转移
60例滤泡淋巴瘤骨髓肿瘤细胞的形态学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对滤泡淋巴瘤骨髓的淋巴瘤细胞进行形态学分析总结形态特点,为骨髓病理医生对滤泡淋巴瘤骨髓累及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至2018年共565例经淋巴结活检病理确诊滤泡淋巴瘤患者,并挑选其中60例有骨髓侵犯的患者,对其骨髓涂片进行观察,根据其肿瘤细胞的形态特点进行分析归类总结,找出共同特点。结果:对本组60例滤泡淋巴瘤骨髓涂片根据肿瘤细胞形态特点共分为五种类型,包括小无裂细胞型(38. 3%)、小裂细胞型(31. 7%)、幼淋巴细胞型(5. 0%)、母细胞化型(5. 0%)以及滤泡转大B细胞型(20. 0%)。结论:滤泡淋巴瘤累及骨髓病例可通过观察肿瘤细胞的细胞形态分为五种类型,其中以小无裂细胞和小裂细胞最为常见(70. 0%),每种类型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特点,具有重要的病理和临床指导意义。
彭雄文沈乐园林航邱晓慧张淑萍
关键词:骨髓侵犯形态学分型免疫表型分型
健康体检门诊护理不良事件和护理对策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分析健康体检门诊护理不良事件,并提出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104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比分析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接受护理干预措施后,不良事件发生和护理质量评分和对照组情况相比较优,数据对比意义显著(P<0.05)。结论针对健康体检门诊特征采取科学合理护理对策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整体护理质量,促使体检者在良好氛围中完成体检。
沈乐园彭雄文靳彬彬吴和平
关键词:护理护理对策
胃癌患者外周血CEA和TSGF及糖类抗原联合检测诊断价值的探讨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评价外周血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和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CA72-4、CA19-9和CEA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TSGF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484例胃癌患者、62例良性胃部疾病患者和56名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胃癌组CA72-4、CA19-9、CEA和TSGF的水平及阳性率〔(36.3±32.6)U/mL与43.2%、(216.2±184.6)U/mL与32.6%、(47.2±43.4)ng/mL与23.1%及(72.4±9.3)U/mL与86.4%〕明显高于良性胃部疾病组〔(3.8±1.8)U/mL与6.5%、(21.6±14.8)U/mL与3.2%、(3.3±1.8)ng/mL与4.8%和(53.6±10.6)U/mL与3.2%〕和健康对照组〔(3.6±1.9)U/mL与1.8%、(18.2±12.4)U/mL与0、(3.1±2.0)ng/mL与3.6%和(50.4±13.7)U/mL与1.8%〕,P<0.01。随着临床分期递增,血清CA72-4、CA19-9、CEA和TS-GF的水平和阳性率也呈正相关。4项肿瘤标志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可达到96.1%(465/484),诊断符合率可达到94.7%(458/484),阳性预测值为0.961,阴性预测值为0.881。结论:外周血CA72-4、CA19-9、CEA和TSGF联合检测可提高胃癌的检出率。
吴兴平陈跃琼赖长春曾秋耀彭雄文
关键词:胃肿瘤癌胚抗原
通过血象变化判断神经母细胞瘤患者骨髓累及情况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神经母细胞瘤患者多为10岁以下儿童,而且骨髓累及率非常高。目前骨髓穿刺或者活检为确诊神经母细胞瘤累及比较有效的方法。但是这两种方法创伤、疼痛偏大,患儿多不配合检查,临床常出现患儿不配合造成骨髓稀释,降低检出率等情况,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简单的费用较低的创伤偏低的方法评估或者预测骨髓的肿瘤情况。本研究通过观察神经母细胞瘤骨髓侵犯对外周血象的变化情况,从而指导临床上通过血象变化预测神经母细胞瘤患者骨髓侵犯情况。方法检测神经母细胞瘤患者未侵犯组、早期侵犯组、中期侵犯组和晚期侵犯组的血象,并相互对比研究及绘制ROC曲线以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与神经母细胞瘤骨髓未侵犯组比较,早期侵犯组三系均无明显改变(P> 0. 05),中期侵犯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降低,晚期侵犯组三系均降低(P <0. 05)。早期侵犯组白细胞计数和红细胞计数减少、贫血及血小板计数升高发生率与未侵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中晚期各系变化与未侵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发生率有所增加。红细胞计数对神经母细胞瘤中晚期骨髓侵犯的诊断敏感度为90%,特异性为70%,ROC曲线下面积为0. 855。结论神经母细胞瘤早期骨髓侵犯对骨髓无明显抑制作用,中晚期侵犯造成骨髓抑制作用。中期侵犯主要抑制红系和血小板两系,晚期侵犯对骨髓抑制作用使三系均受到抑制。未侵犯组及早期侵犯组的血象特点主要是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计数升高及轻中度贫血。中晚期白细胞计数和红细胞计数减少,多见中重度贫血,血小板计数多在正常范围。红细胞计数对神经母细胞瘤中晚期骨髓侵犯具有诊断价值。
彭雄文沈乐园王维达陈跃琼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血象骨髓侵犯
骨髓涂片和流式细胞术在神经母细胞瘤骨髓转移微小病灶检测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骨髓涂片和流式细胞术在神经母细胞瘤骨髓转移微小病灶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01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神经母细胞瘤患者126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特别是在治疗期间同时同部位进行骨髓穿刺行骨髓涂片和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分析两种方法在神经母细胞瘤骨髓转移检测微小病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26例患者在此期间内共收集骨髓涂片及FCM样本各339份(同一患者多次送检)。骨髓涂片结果提示见恶性肿瘤细胞62份,未见恶性肿瘤细胞277份,阳性率18.29%;FCM提示为非造血系统来源细胞有86份,阳性率25.37%。两种方法在神经母细胞瘤骨髓转移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CM阳性而骨髓涂片阴性组34份,占10.03%;FCM阴性而骨髓涂片阳性组10份,占2.95%。骨髓涂片和FCM均阳性组52份,骨髓涂片和FCM均阴性组243份,骨髓和(或)FCM阳性样本96份,总阳性率为28.32%;两种方法在诊断神经母细胞瘤患者有无骨髓转移的符合率为87.02%。两种方法联合检测较骨髓涂片形态学单一种方法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联合检测较FCM单一种方法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骨髓涂片和FCM检查在神经母细胞瘤患者有无骨髓转移的符合率高达为87.02%,骨髓和(或) FCM阳性样本96份,总阳性率为28.32%,FCM和骨髓涂片联合检测可提高神经母细胞瘤骨髓转移的检出率及准确率,建议临床同时行骨髓涂片和FCM微小病灶检测。
黄乾倩张淑萍沈乐园陈跃琼彭雄文
关键词:骨髓涂片流式细胞术神经母细胞瘤
血清肿瘤标志物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在小细胞肺癌辅助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意义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 GRP)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小细胞肺癌(SCLC)辅助诊断以及疗效评价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初次经病理诊断为SCLC患者127例作为SCLC组,同期正常体检者127例作为正常体检组,同期初次经病理诊断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127例作为NSCLC组,观察3组血清Pro GRP、NSE水平及二者诊断SCLC的价值与预后的关系。结果NSCLC组Pro GRP和NSE水平均高于正常体检组(P<0.05),SCLC组Pro GRP和NSE水平均高于正常体检组和NSCLC组(P<0.05)。广泛期SCLC患者Pro GRP和NSE水平与局限期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Pro GRP和NSE均阳性(阳性指≥最佳截断值)诊断SCLC的特异性高于单纯Pro GRP和NSE(P<0.05),Pro GRP和NSE之一阳性诊断SCLC的灵敏度高于Pro GRP和NSE(P<0.05)。治疗无效者Pro GRP和NSE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有效者(P<0.05)。结论检测血清Pro GRP和NSE有助于SCLC诊断,对SCLC化疗疗效具有预测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彭雄文沈乐园宋仕聪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胃泌素释放肽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对各型淋巴瘤骨髓浸润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17年
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有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之分。淋巴瘤发病较隐蔽,误诊漏诊率高。及时、正确诊断淋巴瘤累及骨髓的情况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淋巴瘤累及骨髓的确诊仍主要依据组织病理学和细胞学。
罗陆侨彭雄文
关键词:骨髓涂片骨髓活检淋巴瘤骨髓浸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