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辉
-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双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总结双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双钢板治疗28例肱骨干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价肩肘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57~94 min,术中出血量55~220 ml。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3~5个月。术后12个月,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为85~95分,肩关节功能UCLA评分优良率为26/28。2例发生并发症,经治疗后愈合。结论双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固定牢靠,有利于骨折快速愈合,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 项辉曹溢
- 关键词:肱骨干骨折双钢板固定
- 两种切口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比较跗骨窦切口与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切口不同分为两组:32例采用跗骨窦切口复位内固定(A组),36例采用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并发症、Böhler角和Gissane角,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VAS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A组均少(短)于B组(P<0.05)。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两组Böhler角、Gissane角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和AOFAS踝-后足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跗骨窦切口与L形切口均为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有效入路,但跗骨窦入路患者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
- 叶猛张保曹溢董俊项辉贾其余
- 关键词:跟骨骨折L形切口
- 伴三角韧带损伤的外踝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手术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对16例伴三角韧带损伤的外踝骨折全部采用切开复位和坚强内固定,并修复重建三角韧带,恢复踝关节内外侧结构的稳定性。结果全部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3年,按疗效评定标准,本组优11例,良5例。其中有2例外踝伤口有轻度感染,经换药等对症治疗后愈合良好。结论治疗伴三角韧带损伤的外踝骨折时,除使骨折解剖复位外,对损伤的三角韧带进行重建是必要的。
- 项辉郑曙翘贾其余俞宇曹溢
-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三角韧带
- 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38例股骨干骨折患者。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膝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47~84 min,术中出血量60~240 ml,住院时间6~14 d。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9个月。术后12个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2.1%;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4.7%。并发症发生率为5.3%。结论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创伤小,能促进骨折愈合,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 项辉
-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闭合复位
- 股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原因分析
- 2021年
- 探究股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原因。方法:分析研究股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患者基本资料,挑选56例,患者均有延迟愈合、不愈合的现象,分析病例的受伤机制、影像学资料,重新进行手术。结果:比较患者治疗的效果以及并发症,分析患者股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原因。结论:探究股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原因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解剖复位能够保证骨折断端的接触与稳定,术后回访以及定期的影像学检查,对骨折愈合进行相应的监测,制定合理的、有效的治疗康复方案,能够及时消除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从而提升治疗的效果,对恢复肢体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 黄伟胡联英项辉张保
-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术后延迟愈合不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