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卫卫
-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连续玄武岩纤维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 随着现代高技术领域对于材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全球常规能源的日益枯竭,纤维增强聚合物材料(fiber-reinforced polymers,FRPs)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如何通过结构设计以及材料选型来发展具有低...
- 刘金刚任卫卫王新珂褚博华李欢张以河
- 文献传递
- 一种管状二氧化锰/聚苯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状二氧化锰/聚苯胺/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解决了如何既能发挥各种材料的优势,又能减弱各种材料带来的缺陷,制备具有功率密度高、循环稳定性能良好的复合电极材料的技术难题。该...
- 张以河任卫卫张德扬吕凯凯孙黎
- 文献传递
- BMP活性多肽复合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在大鼠体内异位成骨的实验研究
- 2015年
-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浓度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BMPIII与BMPIV活性多肽在大鼠体内异位成骨情况,来评价两种多肽在动物体内骨诱导能力;并与已检测BMPI0.4 g/L浓度进行对比,以选出最优多肽组及浓度。方法应用随机抽签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8组(A、B、C、D、E、F、G、H组),每组6只。将2种多肽的三种不同浓度(0.2 g/L、0.4 g/L、0.8 g/L的BMPIII和0.2 g/L、0.4 g/L、0.8 g/L的BMPIV)分别与羟基磷灰石聚乳酸(hydroxyapatite and poly lactic acid,HA/PLA)组成复合材料植入大鼠臀部肌肉浅层,A、B、C、D、E、F组;将0.4 g/L浓度BMPI多肽与HA/PLA组成的复合材料植入的实验对照为G组,仅植入HA/PLA框架材料空白对照为H组。术后3周摄背部正位X线片;术后5周时进行X线、CT照射。并于术后3周、5周分别取出标本,采用HE、Masson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应用Masson染色评分并进行非参数统计分析大鼠术后5周的成骨特性。结果所有动物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观察期间,动物饮食、活动良好,伤口愈合良好,全部存活。植入材料各组硬度均增加。(1)X线检查:术后3周,手术植入多肽材料部位均有轻度模糊显影区,其中C、F组显影明显;术后5周,A、D组植入区内有较浅显影,B、E、G组有较浅较大显影,C、F组显影较明显;H组未见明显显影。(2)CT显示:除A、D组可见较模糊低密度显影外,B、C、E、F、G组均显影明显,H组未见显影。(3)HE染色:植入多肽材料的各组术后3周可见少量成骨细胞长入多孔材料,贴附于孔壁;术后5周材料部分降解,其中B、C、E、F、G组有较多软骨基质和软骨细胞形成,H组框架材料分解极少。(4)Masson染色:术后3周,A、D组在降解材料周围仅有少量软骨胶原形成,且B、C组和E、F组软骨胶原量分别明显多于A组和D组,G组蓝色面积较小,H组降解材料周围软骨胶原极少;术后5周,植入多肽材料的各组蓝色面积明显多于
- 王硕谢惠敏甘少磊任卫卫陈秉耀张增亮韦兴
- 关键词:BMPS活性多肽骨修复材料异位成骨
- 一种管状二氧化锰/聚苯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状二氧化锰/聚苯胺/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解决了如何既能发挥各种材料的优势,又能减弱各种材料带来的缺陷,制备具有功率密度高、循环稳定性能良好的复合电极材料的技术难题。该...
- 张以河任卫卫张德扬吕凯凯孙黎
- 文献传递
- 微机电系统传感器封装用环氧绝缘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被引量:7
- 2017年
- 通过选用低熔体黏度环氧树脂与酚醛树脂固化剂、潜伏性固化促进剂、高球形度SiO_2微粉以及复合型偶联剂等,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SiO_2负载量达到90%的EMC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EMC材料在175℃工艺温度下具有优良的熔体流动性与良好的固化性,螺旋流动长度为105cm,凝胶化时间为30 s。环氧固化物具有优良的热性能、力学性能与绝缘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T_g)为123℃,弯曲强度为160 MPa,弯曲模量为24.4 GPa,体积电阻率为3.2×10^(15)Ω·cm。采用制备的EMC材料封装的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芯片整体未出现翘曲、分层等现象。
- 毕洁琼刘金刚王松松周佃香任卫卫张以河
- 关键词:环氧模塑料MEMS传感器无卤阻燃硅微粉
- 两种人工合成骨形态发生蛋白活性多肽的骨诱导能力被引量:1
- 2015年
- 背景:根据骨形态发生蛋白氨基酸序列中诱导成骨的核心功能区,课题组采用人工固态合成法合成了骨形态发生蛋白活性多肽Ⅰ与骨形态发生蛋白活性多肽Ⅱ。目的:初步评价骨形态发生蛋白多肽Ⅰ和骨形态发生蛋白活性多肽Ⅱ在动物体内的骨诱导能力。方法:将42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7组,分别在臀部肌肉内植入载0.2,0.4,0.8 g/L骨形态发生蛋白多肽Ⅰ的羟基磷灰石/聚乳酸材料、载0.2,0.4,0.8 g/L骨形态发生蛋白多肽Ⅱ的羟基磷灰石/聚乳酸材料及羟基磷灰石/聚乳酸材料。植入后3,5周进行X射线、CT及组织学检测,观察7组成骨情况。结果与结论:载骨形态发生蛋白多肽羟基磷灰石/聚乳酸材料植入后3,5周的局部成骨均高于羟基磷灰石/聚乳酸材料组,说明两种多肽均具有一定的诱导成骨能力,且随着时间的增长效果更强;植入5周后,载0.4,0.8 g/L骨形态发生蛋白多肽Ⅰ组成骨效果高于载0.2 g/L骨形态发生蛋白多肽Ⅰ组、载0.2,0.4,0.8 g/L骨形态发生蛋白多肽Ⅱ组(P<0.05);载0.4 g/L骨形态发生蛋白多肽Ⅰ组与载0.8 g/L骨形态发生蛋白多肽Ⅰ组成骨效果无差异,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多肽Ⅰ的诱导成骨能力强于骨形态发生蛋白多肽Ⅱ。
- 王硕甘少磊谢惠敏任卫卫李南宋光泽韦兴
-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活性多肽骨诱导骨修复材料羟基磷灰石
- 玄武岩纤维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及其在电工绝缘领域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4
- 2016年
- 本文从玄武岩纤维、耐高温聚合物电工绝缘材料的发展概况以及玄武岩纤维增强聚酰亚胺高温绝缘材料的研究进展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在玄武岩纤维增强聚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其在电工绝缘领域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连续玄武岩纤维的性能特点、制造与表面改性技术以及玄武岩纤维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发展状况。
- 刘金刚张秀敏任卫卫李欢佟望舒张以河
- 关键词:聚酰亚胺玄武岩纤维绝缘材料复合材料
- 论我国保水剂的发展现状及展望被引量:4
- 2009年
- 保水剂是一类功能高分子化合物,具有保水改土、抗旱节水和无毒害、无污染的特性,是新型的现代抗旱节水材料。保水剂应用范围广,适合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花卉蔬菜、经济林果和林草种植的发展需要,还具有节约肥料、改良土壤等多方面优点。主要介绍了保水剂的性质及分类、生产概况、合成方法和应用现状。
- 任卫卫
- 关键词:保水剂抗旱节水缓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