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弹性成像
  • 1篇弹性模量
  • 1篇腰背
  • 1篇腰背部
  • 1篇疼痛
  • 1篇疼痛综合征
  • 1篇筋膜
  • 1篇肌筋膜
  • 1篇肌筋膜疼痛
  • 1篇肌筋膜疼痛综...
  • 1篇激痛点
  • 1篇剪切波
  • 1篇背部
  • 1篇成像

机构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藏医院

作者

  • 1篇郭瑞君
  • 1篇李迎新
  • 1篇李硕
  • 1篇吴金鹏
  • 1篇吕恒勇
  • 1篇李真
  • 1篇牛雅莉
  • 1篇贾晓霞
  • 1篇梁晓宁

传媒

  • 1篇国际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激痛点的剪切波弹性模量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 通过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研究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激痛点的弹性特征,探索弹性超声技术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例女性健康志愿者的8个正常点和15例女性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腰背部30个激痛点行弹性超声检查,分别获得正常点、激痛点病灶区及邻近区定量分析取样框(Q-box)内弹性模量的均值(Mean)、最小值(Min)、最大值(Max)及标准差(SD);比较正常点、激痛点病灶区及临近区的弹性模量差异,探索激痛点弹性模量与患者年龄、所在部位的关系.结果 激痛点病灶区弹性模量的均值、最小值、最大值、标准差显著高于邻近区及正常点,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邻近区与正常点的弹性模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年龄组和3个不同部位激痛点的弹性模量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剪切波弹性模量值可用于激痛点病灶区与临近区及正常组织的鉴别,为激痛点的定位提供了新方法,也为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触诊提供了新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研究前景.
李真吕恒勇任泽阳梁晓宁贾晓霞李硕牛雅莉李迎新郭瑞君吴金鹏
关键词:弹性模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