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剑达

作品数:18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昆明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肛周
  • 3篇手术
  • 3篇脓肿
  • 2篇内痔
  • 2篇疗效
  • 2篇临床疗效
  • 2篇筋膜
  • 2篇筋膜炎
  • 2篇镜筒
  • 2篇坏死
  • 2篇坏死性
  • 2篇坏死性筋膜炎
  • 2篇混合痔
  • 2篇肛周脓肿
  • 2篇出血
  • 1篇低位肛周脓肿
  • 1篇多间隙
  • 1篇心理
  • 1篇心理负担
  • 1篇雄激素

机构

  • 15篇昆明市中医医...
  • 2篇云南中医药大...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作者

  • 17篇王剑达
  • 12篇杨文治
  • 11篇张志云
  • 11篇华校琨
  • 9篇王晓岚
  • 6篇朱云婴
  • 4篇李玲华
  • 3篇万伟萍
  • 2篇何镇文
  • 2篇杨恩品
  • 2篇高爽
  • 1篇张敏
  • 1篇刘庆圣
  • 1篇张衡
  • 1篇陈艾丽

传媒

  • 4篇云南中医中药...
  • 3篇中医外治杂志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0
  • 1篇200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雷白灌肠液治疗放射性直肠炎30例疗效观察
2016年
目的观察雷白灌肠液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30例出血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并通过日本Olympus CV-70电子肠镜检查确诊为放射性直肠炎。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与对照组15例。治疗组给予雷白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美沙拉嗪保留灌肠治疗,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3.3%。2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雷白灌肠液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具有显著疗效。
王剑达杨文治王晓岚朱云婴华校琨张志云
关键词:放射性直肠炎腹痛便血中药灌肠疗法
混合痔术后感染的防治体会被引量:3
2016年
痔是临床最常见的直肠肛管良性疾病,在我国肛门直肠疾病中,痔的发病率约占80.6%。目前,手术仍是治疗痔病的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肛门肛管直肠的手术创口是一种易于污染的伤口,由于其处于一种特定的环境故而易于感染,据国内相关报道其感染率高达10%~40%,因此临床应予高度重视。笔者就近年来诊治的20例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继发局部感染的患者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杨文治张志云王晓岚朱云婴王剑达华校琨
关键词:混合痔术后感染
中医药治疗斑秃的进展被引量:3
2010年
斑秃俗称“鬼剃头”,属祖国医学“油风”的范畴,是皮肤科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头发突然发生斑块状的脱落,严重者可迅速脱光形成“全秃”,更甚者全身毛发脱落,形成“普秃”。本病起病急,病程长,影响美观,常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故他们求治心切。中医药治疗本病有丰富的治疗手段及良好的疗效,本文就近年来相关文献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张敏王剑达杨恩品
关键词:斑秃祖国医学常见疾病毛发脱落心理负担
套扎技术治疗Ⅰ~Ⅳ期内痔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套扎技术治疗Ⅰ~Ⅳ期内痔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Ⅰ~Ⅳ期内痔提供借鉴。方法:在云南省昆明市中医医院2019年7月-2020年1月诊治的Ⅰ~Ⅳ期内痔患者中选取306例做研究对象,并按摸球法随机分组。对照组(153例)应用传统外剥内扎术式,研究组(153例)应用套扎技术,就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疼痛程度、手术费用以及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少于对照组(t=15.699、72.901,P=0.000、0.000),且研究组患者的术后6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均有显著性(t=17.376,P=0.000);研究组瘢痕质地较硬,而对照组较软,且研究组患者的平均瘢痕脱落时间短于对照组(t=37.497,P=0.000);研究组术后出血率(11.11%,17/153)高于对照组(3.27%,5/15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52,P=0.008)。结论:套扎技术治疗Ⅰ~Ⅳ期内痔的临床价值显著,虽容易并发术后出血,但术中出血量较少、疼痛感轻微,瘢痕质地较硬、更容易脱落,且价格低廉,可作为治疗Ⅰ~Ⅳ期内痔的首选治疗技术,应用前景良好,建议推广。
张志云王晓岚万伟萍高爽王剑达张凤琼谭玟张雪琴
关键词:内痔疼痛预后
肛周脓肿继发大面积坏死性筋膜炎治疗体会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肛周脓肿继发大面积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从2015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肛周脓肿继发大面积坏死性筋膜炎患者7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 7例患者的会阴部、腹部、股部以及下肢部位的切口平均愈合时间是(20. 8±1. 4)d,5例患者一次性根治,2例患者在4~6个月后恢复,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肛周脓肿继发大面积坏死性筋膜炎患者必须给予及时诊断以及手术治疗,同时还应重视患者的围手术期中医药及护理的干预,对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张志云王晓岚杨文治朱云婴王剑达
关键词:肛周脓肿坏死性筋膜炎
针刺结合中药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其改善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UC患者7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缓释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与中药保留灌肠疗法,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免疫功能指标CD3^(+)、CD4^(+)与CD8^(+)含量、炎症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IL)-1β、IL-23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TGF-β1、CD3^(+)、CD4^(+)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IL-1β、IL-23、CD8^(+)含量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TGF-β1、CD3^(+)和CD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IL-1β、IL-23、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能显著改善UC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其炎症因子水平。
韩旭华校琨王剑达何镇文郭路明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免疫功能中药保留灌肠针刺疗法
新型肛门镜
新型肛门镜,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观察方便,使用便捷的新型肛门镜,该肛门镜包括镜筒和助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筒为中空圆柱形,助推器设置在镜筒内,镜筒一侧壁上设置数个圆孔,镜筒末端设有漏斗型管口,圆孔对面的漏斗形...
张志云王晓岚杨文治王剑达华校琨万伟萍张雪琴李玲华邓婷婷彭栎帆
文献传递
槐榆止血汤联合复方宁唑栓治疗湿热下注型内痔出血34例临床观察
2021年
目的:观察槐榆止血汤联合宁唑栓治疗湿热下注型Ⅰ、Ⅱ度内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对照组与治疗组各纳入观察对象36例,对照组口服痔康片同时外用宁唑栓塞肛治疗;治疗组则采用槐榆止血汤内服同时外用宁唑栓塞肛治疗,两组均用药物治疗7 d,并在7 d后观察两组的便血症状是否改善、中医证候及舌脉象评分等治疗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便血疗效,对照组的显愈率为75%,使用槐榆止血汤联合宁唑栓的治疗组的显愈率为94.12%,治疗组的便血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槐榆止血汤配合宁唑栓治疗内痔出血湿热下注证疗效较佳。
李爽陈秀熔杨文治王剑达
关键词:湿热下注证
改良式分期二次手术与一次性根治术治疗低位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改良式分期二次手术与一次性根治术两种术式治疗低位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探讨相对较好的手术方式。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低位肛周脓肿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抽取法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改良式分期二次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一次性根治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术后肛门疼痛、肛门功能、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疼痛情况、肛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式分期二次手术治疗低位肛周脓肿具有显著的疗效,与一次性根治术治疗相比较,具有术后肛周疼痛轻、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短等显著优点。
杨文治张志云王晓岚王剑达华校琨邓婷婷
关键词:低位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
芪术养胃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化疗相关性便秘脾肾亏虚证40例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芪术养胃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化疗相关性便秘脾肾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化疗相关性便秘脾肾亏虚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研究组42例。对照组中脱落3例,剩余40例,口服聚乙二醇4000散治疗。治疗组中脱落2例,剩余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芪术养胃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4天的总有效率。对比两组便秘体征的变化。运用Bristol粪便性状量表(bristol stool form scale,BSFS)评估大便的性状。运用便秘症状自评量表(patient assessment of constipation symptom,PAC-SYM)评估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的水平。结果治疗14天后,治疗组疗效(97.50%)高于对照组(82.50%),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自发排便频次、每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排便困难程度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自发排便频次、每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排便困难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BSFS评分较治疗前高、PAC-SYM评分较治疗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BSFS评分高于对照组,PAC-SYM评分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SS、VIP、NPY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的SS、VIP、NPY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术养胃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化疗相关性便秘脾肾亏虚证的疗效确切,可提高疗效,进一步降低便秘症状,控制病情,与调节神经递质分泌有关。
华校琨张衡韩旭王剑达何镇文
关键词:便秘症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