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欣
- 作品数:35 被引量:61H指数:5
- 供职机构:天津市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童特应性皮炎的皮肤微生态环境被引量:5
- 2023年
- 特应性皮炎是儿童最常见的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严重影响患儿及家庭的生活质量。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包括环境因素、遗传易感性因素、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近年研究证实,皮肤微生物群失调是特应性皮炎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细菌多样性的下降和葡萄球菌科相对丰度的急剧增加是其微生物群失调的主要特征;恢复微生物群的稳态有助于管理和防治特应性皮炎。
- 管志伟刘欣欣李钦峰
-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儿童
- 姐妹同患结缔组织痣
- 2024年
- 例1女,7岁。因发现左臀部丘疹斑块6年余就诊。患儿6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左臀部出现豆粒大小肤色丘疹,渐增至10余个,无疼痛及瘙痒。既往体健,无视物模糊、关节肿胀畸形或疼痛,无黑便或抽搐史。
- 毕田田廉佳刘欣欣苏海辉
- 关键词:左臀部视物模糊结缔组织痣关节肿胀疼痛
- 儿童线状汗孔角化病1例
- 2024年
- 患儿男,4岁,因左上肢、手部线状斑疹6个月就诊。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检查示界限清楚的低折光隆起,内可见角化不全细胞,基底层色素环完整;真皮乳头内可见灶性的噬色素细胞及炎性细胞浸润。皮肤镜下见多发褐色皮损,边缘堤状隆起,可见双轨征,中央可见角栓。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伴柱状角化不全,真皮浅层少许噬色素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可见角化不全柱,下方棘层变薄。根据RCM、皮肤镜及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诊断为儿童线状汗孔角化病。
- 刘欣欣毕田田任敏李钦峰宫泽琨
- 关键词:汗孔角化病儿童皮肤镜
- 先天性平滑肌瘤1例
- 2023年
- 新生儿男,出生23 d,因出生即发现右肘部肿物于2021年2月就诊。患儿系第1胎,第1产,足月剖宫产。否认局部外伤史。
- 毕田田廉佳杨艳刘欣欣李钦峰
- 关键词:平滑肌瘤剖宫产先天性足月肿物
- 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儿童外阴硬化性苔藓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儿童外阴硬化性苔藓(lichen sclerosus,LS)的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eflectance confocal microscopy,RCM)下影像特征及其在儿童外阴LS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RCM对11例外阴LS患儿的皮损进行扫描,并进行常规组织病理检查,比较RCM影像学特征与组织病理学特征。所有患儿均经临床表现和或组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结果:11例LS患儿的典型RCM图像示表皮角化过度,表皮萎缩,见圆形暗区,内含明亮的,中、高度折光的无定形物质,对应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为毛囊内的角栓结构;正常环状的真皮乳头结构消失,真表皮交界不清,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真皮浅中层见明亮的、高折光的炎细胞浸润,包括单一核细胞和噬黑素细胞,散在分布于胶原纤维束间,对应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为基底细胞液化变性;束状或波状分布的粗糙的的胶原纤维结构,对应病理学改变的胶原水肿、透明变性、均质化;水肿的胶原纤维间见横向分布的、迂曲扩张的血管;真皮中下层见大量的中度折光的单一核细胞浸润,对应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为真皮中下层炎性细胞的带状浸润。对比RCM图像与组织病理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RCM实时、无创扫描技术可以做为儿童外阴LS早期诊断的辅助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 苏海辉苑世萍段志华王晓艳陈立新毕田田刘欣欣高希波
- 关键词:硬化性苔藓显微镜共焦组织病理
- 白细胞介素22对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CC趋化因子配体27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22(IL-22)对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CC趋化因子配体27(CCL27)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银屑病患者皮损及5例健康对照组皮肤中CCL27的表达。培养HaCaT细胞,分为8组:对照组用PBS处理,IL-22处理组分别用12.5、25、50、100、200 μg/L IL-22处理,信号通路阻断组先分别加入50 μmol/L AG490(JAK2/STAT3通路抑制剂)或PD98059(MAPK-ERK1/2通路抑制剂)阻断处理,2 h后各加入50 μg/L IL-22,继续于37 ℃、5% CO2孵箱中培养。孵育24 h 后,分别提取 HaCaT 细胞总蛋白并收集上清液,Western印迹、ELISA法分别检测CCL27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检测示,银屑病患者皮损中CCL27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皮肤。Western 印迹显示,HaCaT细胞分别用12.5、25、50、100、200 μg/L IL-22处理后,CCL27相对表达量逐渐升高至0.491 ± 0.013、0.620 ± 0.019、0.623 ± 0.014、0.802 ± 0.052、1.138 ± 0.013,均较对照组(0.413 ± 0.013)升高(P<0.01);IL-22 + AG490组及IL-22 + PD98059组CCL27表达量分别为0.411 ± 0.019和0.280 ± 0.012,均低于50 μg/L IL-22组(均P<0.01)。ELISA法检测显示,各组HaCaT细胞CCL27分泌水平变化趋势与Western印迹法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IL-22可促进HaCaT 细胞CCL27表达,其机制可能与MAPK-ERK1/2和JAK2/STAT3通路有关。
- 周文娇任杰韩珑刘欣欣汤坤龙罗素菊
- 关键词:角蛋白细胞JANUS激酶2白细胞介素22
- 幼年性黄色肉芽肿1例
- 2024年
- 幼年性黄色肉芽肿表现复杂,易误诊。本文报道了1例男性患儿,周身多发黄色丘疹半年,逐渐增多,皮肤CT提示皮损区可见棘层变薄,基底层大致正常,表皮突增宽,真皮浅层可见大量高折光细胞浸润;组织病理示:真皮内组织细胞片状增生,其间散在多核巨细胞、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最终诊断为幼年性黄色肉芽肿。暂不予治疗,随访1年,肿物逐渐消退。
- 吴颖烨刘欣欣李钦峰
- 关键词:幼年性黄色肉芽肿儿童
- 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辅助诊断疥疮
- 2022年
- 患儿男,8岁。双手及腋下红色丘疹,阴囊结节伴瘙痒3个月。皮肤科检查:双手背、指间、掌纹间隙及腕部屈侧可见粟粒大暗红色丘疹,双侧腋下及股部可见豆粒大红色丘疹,阴囊和阴茎可见多发绿豆至黄豆大暗红色结节。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隧道、疥螨虫体、虫卵及粪便。诊断:疥疮。
- 毕田田刘欣欣廉佳李钦峰
- 关键词:疥疮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 幼儿先天性多发性纤维毛囊瘤1例
- 2022年
- 患儿男,1岁,因右腹股沟多发丘疹于2020年9月20日就诊。患儿出生后右腹股沟见多发近肤色丘疹,绿豆至黄豆大小,隆起,表面光滑无鳞屑,皮损进行性增大、增多,呈线状排列。患儿既往体健,足月顺产,按序接种疫苗。父母体健,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 宫泽琨陈立新刘欣欣秦蓓宋元涛
- 关键词:右腹股沟足月顺产家族遗传病史多发性先天性丘疹
- 幼儿透明细胞丘疹病1例
- 2024年
- 报告1例透明细胞丘疹病(CCP)的病例,患儿女性,2岁,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腹部出现圆形白色斑点,无明显自觉症状,此后逐渐增多,蔓延至前胸及背部,织病理学检查示表皮基底层及上方散在分布胞质丰富、淡染和体积稍大的细胞,提示为CCP。未予特殊处理,建议随诊观察。
- 林杨杨宋元涛刘欣欣赵丽李钦峰
- 关键词:幼儿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