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冀

作品数:118 被引量:393H指数:10
供职机构:唐山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7篇期刊文章
  • 7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7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4篇骨折
  • 17篇股骨
  • 15篇蓝氏贾第鞭毛...
  • 15篇鞭毛
  • 15篇鞭毛虫
  • 14篇内固定
  • 13篇关节
  • 10篇术后
  • 9篇胫骨
  • 9篇微创
  • 9篇细胞
  • 9篇固定术
  • 8篇异体
  • 8篇手术
  • 7篇异体骨
  • 7篇远端
  • 7篇颈骨
  • 7篇颈骨折
  • 5篇滋养体
  • 5篇外固定

机构

  • 68篇唐山市第二医...
  • 3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9篇华北煤炭医学...
  • 9篇南方医科大学
  • 8篇华北理工大学
  • 6篇河北联合大学...
  • 4篇唐山市人民医...
  • 3篇唐山职业技术...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华北煤炭医学...
  • 2篇中国辐射防护...
  • 2篇唐山市妇幼保...
  • 2篇首钢矿山医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承德医学院附...
  • 1篇河北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河北省畜牧良...

作者

  • 117篇李冀
  • 19篇王志强
  • 18篇田喜凤
  • 16篇关鹏飞
  • 13篇陈长河
  • 13篇孙博
  • 13篇沈海娥
  • 11篇李彬
  • 10篇张立峰
  • 10篇陈长河
  • 9篇原林
  • 8篇焦翔
  • 8篇何丽娜
  • 8篇苏立新
  • 7篇刘丹
  • 7篇张育敏
  • 7篇张岸平
  • 7篇葛欣昌
  • 6篇张宏斌
  • 6篇梁伟

传媒

  • 12篇中国骨与关节...
  • 8篇中国煤炭工业...
  • 6篇中华创伤骨科...
  • 6篇中国人兽共患...
  • 6篇中国病原生物...
  • 5篇华北煤炭医学...
  • 4篇临床骨科杂志
  • 4篇中国综合临床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山东医药
  • 3篇中国医师杂志
  • 3篇中国修复重建...
  • 3篇河北渔业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2篇中国疗养医学
  • 2篇实用手外科杂...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河北联合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9篇2015
  • 6篇2014
  • 10篇2013
  • 10篇2012
  • 13篇2011
  • 8篇2010
  • 11篇2009
  • 5篇2008
  • 7篇2007
  • 8篇2006
  • 4篇2005
1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胫骨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被引量:15
2011年
胫腓骨是长管状骨中最常发生骨折的部位,约占全身骨折的13.7%。因胫骨前内侧紧贴皮肤,所以开放性骨折较多见。保守治疗骨折愈合时间长,常可影响膝、踝关节活动功能,且容易造成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因此,对不稳定性骨折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者日渐增多,并可根据不同类型的骨折采用不同的方式和内固定方法。
姚国仕李冀张丽
关键词:胫骨骨折手术
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染色体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电镜观察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的染色体数目及形态。方法用改良TYI-S-33培养基培养贾第虫滋养体。制备分散度较好的染色体玻片标本,对玻片标本进行扫描电镜常规处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到了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的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10条,1号染色体为亚中央着丝粒染色体,2号、3号、4号、5号为端着丝粒染色体。结论通过电镜观察认为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的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0=2sm+8t。
沈海娥李冀路瑶张文丽任兴波布仁满都呼田喜凤
关键词: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染色体扫描电镜
钢缆张力带与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Mayo Ⅱa型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比较钢缆张力带和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Mayo Ⅱa型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04—2015-05诊治的62例Mayo Ⅱa型尺骨鹰嘴骨折,32例采用钢缆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钢缆组),30例采用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钢丝组)。结果钢缆组获得平均13.5(9~24)个月随访,钢丝组获得平均12.6(10~22)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钢缆组VAS评分低于钢丝组,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明显高于钢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钢缆组优20例,良9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6%;钢丝组优17例,良6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76.7%。结论钢缆张力带内固定治疗Mayo Ⅱa型尺骨鹰嘴骨折的效果较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更好,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有效恢复肘关节功能及促进骨折愈合,同时并发症减少。
李彬姜海英李冀刘丹孙博
关键词:肘关节尺骨鹰嘴骨折钢丝张力带内固定
胃腺癌细胞中miR-23a靶基因PPP2R5E的鉴定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利用双荧光蛋白报告基因分析系统验证mi R-23a的靶基因PPP2R5E。方法选取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质粒pc DNA3/EGFP,将PPP2R5E-3’UTR的特异性序列插入其中,并与红色荧光蛋白表达质粒p Ds Red2-N1及表达mi R-23a的质粒共同稳定转染胃腺癌细胞MGC803,稳定转染后提取细胞蛋白,荧光分光光度计进行定量检测。并通过半定量RT-PCR、实时定量PCR检测mi R-23a功能受抑制或过表达mi R-23a的MGC803细胞或胃腺癌组织中PPP2R5E基因m RNA的表达情况,验证mi R-23a对其调控作用。表达si RNA抑制MGC803中PPP2R5E m RNA的表达后,通过MTT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其对胃腺癌细胞系MGC803细胞活性和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量,稳定转染pc DNA3/EGFPPPP2R5E-3’UTR质粒和mi R-23a质粒组明显低于pc DNA3/EGFP-PPP2R5E-3’UTR和pc DNA3共同稳定转染组。mi R-23a功能受抑制的胃腺癌细胞MGC803中靶基因PPP2R5E的m RNA表达水平升高;相反,过表达mi R-23a的胃腺癌细胞MGC803及胃腺癌组织中靶基因PPP2R5E的m RNA表达水平下降。沉默MGC803细胞中的PPP2R5E后,细胞活性和克隆形成能力均加强。结论 PPP2R5E可能是mi R-23a的直接靶基因。
朱丽华李盖刘爱华张科李冀章广玲
关键词:胃腺癌MGC803MI靶基因
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发生脑梗死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背景:目前,高龄患者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发生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尚不明确。目的:分析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8年12月至2018年2月在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医院接受髋关节置换的围手术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1:2比例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临床资料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收集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组68例,对照组136例。病例组:男36例,女32例,年龄61~83岁,平均(70.4±11.0)岁;对照组:男76例,女60例,年龄60~85岁,平均(72.3±10.6)岁。单因素分析:两组在高血压病、房颤、既往卒中史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术中低血压、术后感染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性别、糖尿病、白细胞计数、全身麻醉、手术持续时间、术后血容量不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调整了年龄、性别因素后,术中低血压(OR=3.303,95%CI:1.548~7.047,P=0.002)、高血压病(OR=2.409,95%CI:1.143~5.079, P=0.021)与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脑梗死的发生有关。结论:高血压病史和术中低血压是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术中发生低血压与围手术期脑梗死的发生关系最为密切。
孙博王静悦李冀蒋雨宸李彬
关键词:高龄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脑梗死
小腿严重开放伤的早期治疗
2009年
目的探讨严重小腿开放伤后软组织损伤的早期重建。方法近三年来对于44例小腿软组织缺损病人根据不同损伤部位、损伤情况、损伤时间,早期行腓肠肌内侧头转移皮瓣、比目鱼肌皮瓣、背阔肌游离皮瓣覆盖创面。结果全部随访6—36(15.5±3.6)个月,失败3例,成功率93.4%。结论强调早期,强调技术和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肌皮瓣对该损伤的治疗.
何丽娜李冀王斌赵小明于志亮赵少平
关键词:腿损伤外科学外科皮瓣
超临界流体技术复合人工骨生物替代材料修复腔隙性骨缺损被引量:1
2008年
背景:复合材料是目前骨组织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两类材料的复合,取长补短,使之具有更好的骨传导功能。目的:通过超临界流体技术将聚乳酸和同种异体骨粉合成复合型骨替代生物材料置入骨缺损模型,检测其成骨能力。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实验,于2005-12/2006-06在南方医科大学组织工程实验室和山西省医用组织库完成。材料:20只家兔由南方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新鲜健康成人尸体股骨干标本由山西省医用组织库提供。聚乳酸粉末由山东医疗器械研究所提供。方法:首先将同种异体皮质骨粉与聚乳酸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作用下复合成多孔骨生物替代材料。将家兔左侧股骨远端造成1.5cm×1.0cm×0.6cm大小的骨缺损,植入复合材料。主要观察指标:于植入后2,4,8,12周取股骨远端植入材料区,进行大体观察、X射线检查、组织学检查和扫描电镜检查。结果:实验第2周取材时大体观察已经接近皮质骨强度,第4周电镜观察见材料内部出现成骨细胞,第8周时X射线检查骨缺损基本已经被完全修复,第12周组织学观察材料内部软骨基质钙化,已经形成编织骨,且部分成骨小梁样结构。结论:采用聚乳酸和同种异体骨粉制备出的复合材料生物相容性良好,修复骨缺损能力良好,可以做为骨组织替代材料。
李冀何丽娜张育敏彭晨原林王志强
关键词:生物材料同种异体骨超临界流体技术复合材料
脉诊与心电图QRS波的相关性探讨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脉诊与心电图QRS波的相关性。方法:参阅相关资料,从理论上对脉诊与心电图QRS波的相关性进行论证,结合临床对实际操作进行可行性分析。结论:心电图QRS波与脉象的联系有密切相关。参考心电图的变化,尤其是其QRS波的变化,结合临床辨证施治,有助于脉诊学的研究与发展。
卢贺翔李冀
关键词:脉诊
自体游离腓骨段结合髂骨移植治疗感染性胫骨骨缺损15例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自体游离腓骨段结合自体髂骨移植治疗感染性胫骨骨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胫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GustiloC3型)经过平均3.6次手术后,形成骨缺损型感染性骨不连15例,平均骨缺损6.5cm,采用健侧游离的腓骨段结合自体髂骨移植治疗。结果15例均获得平均12.4(9~18)个月随访。术后7个月所有骨折获得骨性愈合。疗效按Wohner-Wruhs评分标准评定:优9例,良6例。结论自体游离腓骨段结合髂骨移植是治疗感染性胫骨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关鹏飞李庭张宏斌焦翔刘丹曹海涛李冀
关键词:胫骨骨缺损感染性髂骨骨移植
长骨干骨折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内固定植入物及其方式的选择:26例随访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通过长骨干骨折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内固定植入物及其方式的合理选择,以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创伤及减少对骨折端的刺激,有效避免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复发。方法:①对象:选择1998-02/2006-03唐山市第二医院创伤科收治长骨干骨折行内固定植入的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26例。②方法:采用非扩髓髓内钉固定股骨干、胫骨干中段骨折及多段骨折、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股骨干远端骨折及胫骨干远近端骨折、钢板固定肱骨干、桡骨骨折;术后早期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并接受随访。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并观察材料及宿主反应。结果:①术后随访:16例患者术后随访12~24个月,10例患者随访25~108个月。②X线摄片评定骨折愈合结果:长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于术后10~17周临床愈合;微创经皮钢板固定,于术后9~19周临床愈合;钢板固定,于术后13~20周临床愈合。无髓内钉松动及断钉、断板等并发症,肌力5级,未发现脂肪栓塞综合征后遗症。③植入物与组织的生物相容性能评估:术后无切口感染、局部炎症反应、排异反应。结论:对于长骨干骨折的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非扩髓髓内钉、微创经皮钢板及钢板3种内固定植入物及植入方式均可满足不同部位及类型长骨干骨折的需要,植入物与人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增加脂肪栓塞综合征复发率及后遗症。
王宏伟王晓敏苏立新李冀贾庆灵王志强
关键词:脂肪栓塞综合征长骨干微创经皮钢板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