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丹

作品数:25 被引量:9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细胞
  • 5篇棕榈
  • 5篇棕榈酸
  • 4篇代谢
  • 4篇凋亡
  • 4篇胰岛
  • 4篇细胞凋亡
  • 3篇蛋白
  • 3篇糖代谢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疗效
  • 3篇内皮
  • 3篇高脂
  • 3篇GHRELI...
  • 3篇成肌细胞
  • 3篇大鼠成肌细胞
  • 2篇蛋白激酶
  • 2篇胸腔积液
  • 2篇血管

机构

  • 20篇中国医科大学...
  • 10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鞍山市中心医...

作者

  • 24篇张丹
  • 10篇刘国良
  • 10篇王威
  • 9篇韩玲玲
  • 7篇陈颖
  • 3篇康健
  • 3篇曹翠平
  • 3篇杨光
  • 2篇单忠艳
  • 2篇张月
  • 2篇张曙光
  • 2篇马江伟
  • 2篇曹翠萍
  • 2篇李佳
  • 2篇索琳娜
  • 2篇滕晓春
  • 2篇王冉冉
  • 2篇王露
  • 2篇梁越
  • 1篇邓娓娓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光明中医
  • 1篇中国冶金工业...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吉非替尼对晚期肺鳞癌患者四种外周血血清肿瘤标志物浓度及近期疗效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对晚期肺鳞癌患者4种外周血血清肿瘤标志物浓度及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诊断为晚期肺鳞癌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予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予吉非替尼250 mg/d口服。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神经元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的浓度,近期疗效及毒性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外周血血清CEA、CA125、NSE、SCC浓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部分患者出现恶心、恶心伴呕吐、骨髓抑制等毒性反应,两组毒性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口服吉非替尼能降低晚期肺鳞癌患者外周血血清肿瘤标志物浓度,提高近期疗效,且无严重毒性反应。
杨光张丹张曙光
关键词:肿瘤鳞状细胞吉非替尼
高脂环境对大鼠成肌细胞糖脂代谢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棕榈酸(PA)形成的高脂环境对大鼠成肌细胞糖代谢的影响,为深入研究2型糖尿病的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0.1、0.3、0.5 mmol/L棕榈酸处理原代培养大鼠成肌细胞6、12、24 h后,用MTT法检测成肌细胞活力;用油红O染色法检测成肌细胞脂肪变性后甘油三酯沉积;用甘油磷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GPO-POD)法测定成肌细胞脂肪变性后甘油三酯含量;用同位素示踪法检测葡萄糖摄取。结果:随着PA处理浓度(0.1-0.5 mmol/L)的增加,及暴露时间(6~24 h)的增加,成肌细胞活力逐渐降低、甘油三酯沉积及含量不断增高、葡萄糖摄取不断降低,并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的效应关系。与对照组比较,0.3 mmol/L PA(24 h)和0.5 mmol/L PA(12、24 h)造成细胞活力、甘油三酯沉积及含量、葡萄糖摄取的改变最为明显。结论:PA可以作用于大鼠成肌细胞,使其脂肪沉积,甘油三酯含量增加,糖摄取减少,并呈剂量依赖关系。
韩玲玲李佳陈颖王威张丹刘国良
关键词:棕榈酸成肌细胞甘油三酯类
Ghrelin对高脂环境下大鼠成肌细胞糖脂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Ghrelin对高脂环境下大鼠成肌细胞糖脂代谢的影响,为深入研究2型糖尿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照组用含0.5%BSA的DMEM培养12 h;高脂组用0.3 mmol/L棕榈酸(PA,含0.5%BSA)培养12 h;干预组分为3组,分别在高脂干预同时加入10-11 mol/L、10-9 mol/L、10-7 mol/L Ghrelin作用12 h。用油红O染色法检测成肌细胞脂肪变性后甘油三酯沉积;用GPO-POD酶法测定成肌细胞脂肪变性后甘油三酯含量;用同位素示踪法检测葡萄糖摄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在0.3mmol/L PA组中,甘油三酯沉积和含量明显增加,葡萄糖摄取明显下降。与0.3 mmol/L PA组对比,随着给予Ghrelin的浓度逐渐增加,甘油三酯沉积和含量逐渐下降,葡萄糖摄取逐渐增加,并呈剂量依赖关系,其中10-7 mol/L Ghrelin对损伤的修复作用最为明显。结论 Ghrelin可减少大鼠成肌细胞的甘油三酯沉积,增加高脂环境下大鼠成肌细胞的糖摄取,并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
韩玲玲张晓蕾陈颖王威张丹刘国良
关键词:生长激素释放肽成肌细胞葡萄糖代谢
Ghrelin抑制棕榈酸诱导的大鼠内皮细胞凋亡及机制
2012年
目的探讨ghrelin对棕榈酸诱导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与PI3K/Akt通路的关系。方法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在含0.3 mmol/L棕榈酸的DMEM培养基中孵育,培养基中加ghrelin及PI3K/Akt的阻断剂LY294002,流式细胞仪AnnexinⅤ/PI法检测凋亡,分光光度计检测caspase-3活性,Western blot检测总Akt及磷酸化Akt。结果棕榈酸作用下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凋亡率为30.30%±1.98%,显著高于对照组(5.01%±0.52%)(P<0.01);Ghrelin及棕榈酸共同作用下内皮细胞凋亡率为10.03%±0.90%,显著低于棕榈酸组(P<0.01)。Gh-relin引起Akt活化,PI3K/Akt阻断剂LY294002能阻断Akt活化并减轻ghrelin对内皮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结论Ghrelin能够抑制棕榈酸诱导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凋亡,可能部分是通过PI3K/Akt通路起作用。
张丹王威韩玲玲陈颖刘国良
关键词:GHRELIN棕榈酸凋亡内皮细胞PI3K/AKT
肥胖与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CRP、TNF-α、IL-1β水平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肥胖与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在慢性炎症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受试者分为4组,2型糖尿病肥胖组40例,BMI≥25 kg/m2;2型糖尿病非肥胖组40例,BMI<23 kg/m2;正常肥胖组30例;正常非肥胖组30例.各组年龄、性别、种族等均有可比性.禁食12~14 h,空腹静脉取血,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结果:血清CRP、TNF-α水平在2型糖尿病肥胖组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非肥胖组,差异有显著性;IL-1β水平在4组中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比2型糖尿病非肥胖患者的炎症因子表达更显著.
王露张丹刘国良
棕榈酸诱导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凋亡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棕榈酸对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0.5%BSA或0.5%BSA及不同浓度的棕榈酸(0.1、0.2和0.3 m m)作用于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24 h,M TT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AnnexinⅤ/PI法检测细胞凋亡,分光光度计检测C aspase-3活性。结果 M TT检测结果提示棕榈酸组较对照组细胞活性下降;AnnexinⅤ/PI法检测结果提示棕榈酸组较对照组细胞凋亡增加(P<0.05或P<0.01)。棕榈酸组较对照组C aspase-3活性增加(P<0.05或P<0.01)。结论棕榈酸能够诱导内皮细胞凋亡,说明高水平的游离脂肪酸对内皮细胞有直接的伤害作用。
张丹曹翠平王威韩玲玲王玉霞刘国良
关键词:棕榈酸凋亡内皮细胞
棕榈酸对体外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活性氧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棕榈酸对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活性氧的影响。【方法】O.5%牛血清白蛋白(BSA)(对照组)或0.5%BSA及不同浓度的棕榈酸(棕榈酸组)(0.1mM、0.2mM、0.3mM)作用于人血管内皮细胞24h,流式细胞仪AnnexinV/PI法检测内皮细胞凋亡,分光光度计检测其caspase-3活性,应用DCFH-DA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应用SPSSl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AnnexinV/PI法检测结果提示棕榈酸组较对照组细胞凋亡及Caspase一3活性均增加(P〈0.05或P〈0.01);棕榈酸组较对照组活性氧生成增加(P〈O.05或P〈0.01)。且随棕榈酸的浓度增加而增加。【结论】棕榈酸能够诱导内皮细胞凋亡并增加活性氧生成,说明高水平的游离脂肪酸对内皮细胞有直接伤害作用。
张丹韩玲玲纪红梅
关键词:内皮血管脱噬作用
吉非替尼对肺鳞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近期临床疗效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吉非替尼对肺鳞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诊断为肺鳞癌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吉非替尼,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情况及其近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D3、CD4、Ig G、Ig M、Ig A浓度与CD4/CD8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CD8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CD3、CD4、CD4/CD8、Ig G、Ig M、Ig A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8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均出现恶心、恶心伴呕吐、骨髓抑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吉非替尼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张丹杨光张曙光
关键词:食管癌吉非替尼免疫功能临床疗效
红景天苷对香烟烟雾诱导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骨骼肌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模型大鼠骨骼肌的影响。方法取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对照+红景天苷高剂量组,模型组,模型+红景天苷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采用单纯熏烟法复制大鼠COPD模型。红景天连续治疗16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肺功能、肺组织结构,比较肌肉力量、体重及肌肉重量,观察腓肠肌超微结构,测定腓肠肌线粒体复合体Ⅳ(又称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及线粒体复合体Ⅴ(又称F1F0-ATP合酶)活性。结果模型组肺功能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应用红景天苷后,FEV0.2/FVC及PEF较模型组改善,以高剂量组改善最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模型组肺泡腔增大、肺泡壁断裂、肺泡间隔增宽、平均肺泡数较对照组减少,应用红景天苷后,较模型组病理形态明显改善,以高剂量组改善明显。应用红景天苷后,大鼠体重、肌肉重量及肌力较模型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P<0.001)。模型组大鼠腓肠肌细胞线粒体较对照组明显肿胀变性,膜模糊不清,部分破裂,嵴破坏甚至消失,线粒体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形成空泡化,应用红景天苷后由低至高剂量组上述表现逐渐减轻。应用红景天苷后,大鼠腓肠肌组织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ATP合酶活性较模型组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红景天苷可明显改善COPD模型大鼠肺功能、肌力、体重及肌肉重量,改善腓肠肌线粒体结构,剂量依赖性地升高腓肠肌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ATP合酶活性,从而改善COPD的预后。
张丹张丹曹丽华王镇山李孟露冯浩珅才旭于娜于娜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红景天苷腓肠肌线粒体酶活性
胸腔积液中血管生成素-2对恶性肿瘤和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2009年
胸腔积液最常见的病因是恶性肿瘤侵犯胸膜和结核性胸膜炎,但二者的鉴别相当困难。我们检测了恶性和结核性胸腔积液以及心力衰竭患者胸腔积液中血管生成素-2(Ang-2)的含量,以探讨其在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张丹马江伟张月康健
关键词:结核性胸腔积液血管生成素-2结核性胸膜炎恶性肿瘤心力衰竭患者肿瘤侵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