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玉红
- 作品数:49 被引量:123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血清骨桥素、TNF-a水平与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骨质疏松血清骨桥素、TNF-a水平与病情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RA95例,分为3组,RA合并OP患者35例,合并骨量减少30例,无OP患者30例,收集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和疾病情况,对照组20例正常人,ELISA法检测血清骨桥素(SPP1),TNF-α水平,分析与疾病相关性分析。结果血清SPP1、TNF-a水平明显增高,与骨密度T值和发生骨折呈正相关。结论 RA合并OP中,SPP1、TNF-a作为骨代谢指标和炎症指标,可能参与了RA并发OP的发生,临床中指标升高提示了疾病的严重程度。
- 张斌刘丹杨浩杰王治伦曾玉红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骨桥素血清疾病情况
- 西安地区50岁以上人群髋部骨折危险因素调查被引量:13
- 2009年
-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50岁以上人群髋部骨折发病的危险因素,为防治髋部骨折提供依据。方法在西安地区住院的髋部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300名,在患者邻居或住在相近社区的人群中选取性别、年龄相匹配的300人作为对照人群,填写调查表。由专家统一质量控制和回收表格,对影响骨折发生的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得出髋部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相关分析显示髋部骨折发生的首要原因是跌倒扭伤,有既往骨折史、亲属有骨折史、吸烟、饮酒、服用糖皮质激素、患骨质疏松症和髋部骨折的发生呈正相关(P<0.01),而肌力、视力、经常喝牛奶、经常吃豆制品、经常锻炼和髋部骨折的发生呈负相关(P<0.01)。结论跌倒扭伤、有既往骨折史、亲属有骨折史、患骨质疏松症、肌力、视力、喝牛奶、吃豆制品、锻炼、吸烟、饮酒、服用糖皮质激素与西安地区髋部骨折的发生与有明显的相关性。
- 刘祥舟刘建袁志孟国林夏结来曾玉红史丽萍
- 关键词:髋部骨折流行病学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密度和骨转换指标的研究
- 目的 观察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骨密度(BMD)和骨转换指标的情况.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7年6月门诊就诊的AS患者50例,男性41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31.54±11.68)岁.健康对照组50例,男性...
- 潘明明冯燕李青梅车茂红曾玉红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骨转换指标
- 金天格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被引量:17
- 2022年
- 目的 评价金天格胶囊联合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6年11月至2019年5月,前瞻性纳入来自全国16个中心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量减少患者,采用分层区组随机方法,随机分配患者至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阿法骨化醇软胶囊,其中试验组口服金天格胶囊和碳酸钙片模拟剂,对照组口服碳酸钙片和金天格胶囊模拟剂,疗程均为52周。以干预52周时的腰椎1-4(L1-4)、股骨颈及全髋骨密度作为主要疗效指标;骨转换标志物[包括血清1型前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ⅠN-terminal propeptide,P1NP)、血清1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C-terminal 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β-CTX)]、临床主要症状评分、疼痛评分及新发骨折与跌倒发生作为次要结局指标。安全性指标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血钙等血尿生化指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金天格胶囊+阿法骨化醇软胶囊)166例及对照组(碳酸钙片+阿法骨化醇软胶囊)168例完成了52周的治疗及随访。两组治疗24周时即观察到L1-4骨密度较基线明显升高,至52周时金天格组与对照组L1-4骨密度仍显著高于基线,分别较治疗前增加0.99%(-1.52%,3.55%)和1.46%(-0.71%,3.81%),均P<0.025。两组骨转换标志物的变化在用药12周时出现,于24周时下降至最低水平,与基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主要症状评分均较基线显著降低,且52周时试验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00,3.00)vs.3.00(0.00,5.00),P<0.001]。两组疼痛症状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且试验组治疗24、36及52周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新发骨折与跌倒发生无显著性差异。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均未出现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金天格胶囊联合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治疗能够增加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其效果�
- 王鸥夏维波成志峰夏培金王亮沈洁孔西建曾玉红晁爱军闫莉梅林华孙海飚程群朱梅胡侦明章振林唐海尚美霞
- 关键词:金天格胶囊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随机对照试验骨密度
- 退变性胸腰椎侧后凸合并椎管狭窄的手术方式选择探讨
-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的手术方法。方法:2008年1月~2014年12月对Cobb角大于20°的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患者46例实行了椎管内减压减、椎体间植骨和椎板间植骨、后路矫形融合内固定。
- 曾玉红冯燕李青梅潘明明张斌车茂红王静
- 关键词:侧凸椎管
-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标志物的特点及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标志物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发病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骨质疏松组,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非骨质疏松患者作为非骨质疏松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8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受检者骨代谢标志物表达水平,并以双能X线吸收法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骨代谢标志物对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临界值。最后分析发病危险因素。结果:三组受检者碱性磷酸酶(ALP)、血磷(P)、血钙(Ca)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受检者尿1型胶原C端肽(CTX-1)、骨钙素、甲状旁腺激素(PTH)对比差异显著,骨质疏松组CTX-1、PTH明显高于非骨质疏松组及对照组,骨钙素较非骨质疏松组及对照组低(P<0.05);CTX-1对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临界值为525.74μg/mmoL Cr,灵敏度83.35%、特异性67.95%,骨钙素的诊断临界值为14.12 ng/L,灵敏度81.27%、特异性79.46%,PTH的诊断临界值为45.75 pmol/L,灵敏度74.84%、特异性81.36%;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患者性别、糖尿病病程、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周围神经病变、空腹血糖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患者年龄、BMI、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糖化血红蛋白、CTX-1、骨钙素、PTH水平对比差异显著(P<0.05);年龄、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糖化血红蛋白、CTX-1、骨钙素、PTH为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CTX-1、PTH水平升高,骨钙素降低,三者对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诊断可提供重要参考意见,且年龄、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糖化血红蛋白、CTX-1、骨
- 冯燕李萌杨建成唐清华师杰李青梅曾玉红
- 关键词: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骨代谢标志物骨钙素
- 骨科虚拟手术系统辅助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流程的建立
- [目的]建立骨科虚拟手术系统辅助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流程,以期提高重建韧带骨隧道定位的准确性。[方法]利用螺旋CT对1名健康志愿者的双侧膝关节进行扫描,扫描结果以DICOM格式导入自主研发的骨科虚拟手术系统(BioMx...
- 李青梅曾玉红冯燕潘明明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虚拟手术系统三维重建外科手术
- 对加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基层防控和多级转诊的思考
- 2024年
- 我国骨质疏松症的基层防治建设起步较晚,基层规范化防控的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社区居住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观察性、横断面研究结果显示,在社区层面存在筛查率低、知晓率低、诊断率低、治疗率低等问题,提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应从社区层面就给予重视。对如何加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基础管理并推动多级联动,来自全国各地的15名专家展开了热烈讨论。现将讨论内容汇总成文。
- 张浩曾玉红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
- 骨质疏松症全程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展望被引量:6
- 2023年
-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中老年人群高发的慢性进展性骨病,其导致的脆性骨折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因此早期合理的骨质疏松症全程管理势在必行。但目前骨质疏松症的全程管理面临多种挑战,例如疾病知晓率低、诊治率低、患者依从性差等,临床实践也尚无共识性的全程管理路径可遵循。因此本文深入分析骨质疏松症全程管理要点,包括脆性骨折风险识别、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与鉴别、初始治疗药物选择、序贯或联合治疗以及治疗反应评估监测。从骨折联络服务与多学科联合管理模式等现况出发,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骨质疏松全程管理与路径。包括管理思路与实施步骤,建立基于医院、社区和患者的一体化信息平台;突出创新机制,使全科医生根据专科医生制订的个性化方案进行治疗、随访;建立社区联络员工作制度;组织骨健康俱乐部等患教活动,最终形成医院、社区、家庭闭环管理,使患者从中获益。
- 曾玉红郝定均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脆性骨折全程管理
- 237例门诊男性股骨近端骨密度测定结果分析
- 目的:分析门诊男性股骨近端骨密度变化规律及骨质疏松患病率。方法:对我院237例门诊男性患者,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237例股骨颈,Ward氏区,大转子骨密度,年龄在4—85岁之间,按10岁为一年龄组,将其分为8组。结果...
- 丘红曾玉红刘玉峰
-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密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