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传星
-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面上科研课题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基金常州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黄芪甲苷预处理对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Ⅳ)预处理对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C57BL/6小鼠分为4组,15只/组,A组:假手术对照组,B组:假手术黄芪甲苷组,C组:实验对照组,D组:黄芪甲苷实验组。黄芪甲苷组每只腹腔注射黄芪甲苷24mg·kg^-1·d^-1,对照组每天腹腔注射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共1周。建立小鼠肝脏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复流24h后采集标本,测定血清中转氨酶ALT和AST水平,光镜下观察H&E染色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IL-1β,IL-6,TNF-α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结果黄芪甲苷实验组ALT及AST较实验对照组明显降低[AST:C组(4290±292)U/L vs.D组(2373±416)U/L,t=0.844;ALT:C组(4146±500)U/L vs.D组(2318±289)U/L,t=7.08,均P〈0.05],组织学损伤也明显减轻;ELISA结果显示,黄芪甲苷预处理能明显降低外周IL-1β,IL-6,TNF-α的含量(IL-1β:t=10.04;IL-6:t=6.281;TNF-α:t=6.817;均P〈0.05)。黄芪甲苷实验组肝脏组织中NF—κB表达量明显低于实验对照组。结论黄芪甲苷预处理对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武传星陈学敏朱峰江勇
-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NF-ΚB
- 肝正中界面切开在复杂肝胆管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3年
- 当肝脏肿瘤较大,病变与肝门相近、尾叶肿瘤或肝周严重浸润粘连时,切除困难,容易发生大出血。Yamamoto等首先报道了肝正中界面劈开用于尾叶切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段云飞朱峰武传星孙冬林薛卫江勇
- 关键词:肝胆管手术中肝脏肿瘤大出血
- 雷公藤甲素预处理诱导Tregs细胞减轻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 探讨雷公藤甲素(TPT)预处理减轻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15只/组):假手术对照组;假手术雷公藤甲素组;实验对照组;雷公藤甲素实验组.两个雷公藤甲素组小鼠术前1周每天给予雷公藤甲素0.1 mg/kg腹腔注射,术前1h加用一次,而两对照组同期仅给予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肝脏缺血90 min再灌注24 h后分别采集各组小鼠的血液和肝组织,检测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水平.以及肝脏组织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组织中CD4+CD25+Foxp3+T淋巴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肝组织中Foxp3 mRNA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IL-10、IL-6、IL-1β和TNF-α细胞因子含量.结果 雷公藤甲素实验组和实验对照组小鼠血清ALT和AST明显升高,且雷公藤甲素实验组水平低于实验对照组(P<0.05).假手术雷公藤甲素组和雷公藤甲素实验组与相应假手术和实验对照组相比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两假手术组肝组织结构正常,实验对照组可见明显的肝组织片状坏死,雷公藤甲素实验组肝小叶结构基本正常.假手术对照组、假手术雷公藤甲素组、实验对照组和雷公藤甲素实验组CD4+CD25+Foxp3+T淋巴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7.55±1.87)%、(12.59±3.87)%、(7.85±1.07)%和(12.02±3.16)%.假手术雷公藤甲素组和雷公藤甲素实验组Foxp3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5).雷公藤甲素实验组较实验对照组相比有升高血清IL-10,降低IL-6、IL-1β和TNF-α细胞因子的含量的作用.结论 雷公藤甲素可减轻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雷公藤甲素诱导上调体内CD4+CD25+Foxp3+调节性T�
- 武传星张传永王学浩张峰
- 关键词:雷公藤甲素缺血再灌注肝脏损伤
- 低剂量雷公藤甲素预处理减轻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探讨雷公藤甲素(TPT)预处理减轻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雄性C57BL/6小鼠分成4组,每组15只.(1)TPT手术组:手术方法参照Kobayashi法,术中夹闭肝门静脉左支、肝动脉左支及左肝管,90min后开放血管,建立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2)TPT假手术组:手术方式同TPT手术组,但术中不阻断血流,仅用生理盐水(NS)纱布覆盖切口90 min;(3)NS手术组:手术方式同TPT手术组;(4)NS假手术组:手术方式同TPT假手术组.两TPT组小鼠于术前1周开始腹腔注射TPT0.1 mg·kg-1·d-1,术前1 h加用1次,而两NS组同期仅腹腔注射等体积无菌NS.再灌注后24 h,检测各组小鼠肝功能和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TH17细胞占单个核细胞的比例,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各组肝组织中IL-17和ROR-γt mRNA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IL-6、IL-17和TGF-β的含量.结果 TPT手术组肝功能的损伤较NS手术组明显减轻(P<0.05);NS假手术组、TPT假手术组、NS手术组和TPT手术组TH17细胞占单个核细胞的比例分别为(0.72±00.23)%、(0.41±0.18)%、(4.26±0.82)%和(1.77±0.53)%;两TPT组IL-17和ROR-γt mRNA的表达量以及外周血中IL-6、IL-17和TGF-β的含量,均明显低于相应的NS组(P<0.05).结论 低剂量TPT预处理能够减轻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这可能与TPT预处理抑制小鼠体内Th17细胞分化、发育及其功能有关.
- 武传星王平张传永王学浩吕凌张峰
- 关键词:雷公藤甲素TH17细胞再灌注损伤肝脏损伤
- 甲状腺全切术中医源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防治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总结甲状腺全切术中医源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胆外科甲状腺专业组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377例甲状腺全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为13.79%(52/377),暂时性低钙血症的发生率为10.61%(40/377)。结论术中采用精细被膜解剖原位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术后改善微循环及适量预防性补钙可有效预防医源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 薛卫段云飞朱峰武传星江勇孙冬林
- 关键词:甲状腺甲状腺全切术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 IL-8及其受体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IL-8及受体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ELISA检测血清中IL-8表达水平,RT-PCR检测IL-8mRNA及受体CXCR1、CXCR2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IL-8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肝癌患者血清IL-8表达明显高于良性肿瘤患者(P<0.05)。RT-PCR肝癌组织中IL-8mRNA及其受体CXCR1、CXCR2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和正常肝组织(P<0.05)。免疫组化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IL-8表达均高于正常肝脏组织,且肝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论 IL-8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其受体CXCR1、CXCR2 mRNA的表达也相应升高,可作为临床诊断的新指标及其治疗的新靶点。
- 王吉荣武传星
- 关键词:肝肿瘤白细胞介素8免疫组织化学
- 西罗莫司对T淋巴细胞分化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西罗莫司(SRI。)最初作为低毒性的抗真菌药物,于1977年被发现具有免疫抑制作用,1989年开始将SRL用于预防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由于SRL在预防排斥反应中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器官移植。SRL不仅能抑制T淋巴细胞的分化发育,而且能够诱导效应性T淋巴细胞转化为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细胞),在体内外能明显扩增CD46+CD25^+Treg细胞。由于体内CD4^+CD25^+Treg细胞含量较少,体外扩增困难,限制了对其特征与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因此,如何在体内外有效扩增CD4^+CD25^+Treg细胞,并保持其表型与抑制功能,
- 武传星吕凌张峰
- 关键词:调节性T淋巴细胞CD4^+CD25^+TREG细胞西罗莫司T淋巴细胞转化免疫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