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宏
- 作品数:8 被引量:181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0年
- 陈剑明唐利龙岳宏赵丹杨璐王天芳
- 关键词:结肠炎溃疡性中医药研究中西医结合研究
-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临床信息采集表的制订及评价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制订用于证候研究的溃疡性结肠炎中医临床信息采集表,并对其评分者信度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由两名经过培训的医师分别对同一名患者进行信息采集的评分者信度分析法,对全国8个中心连续就诊的门诊或住院患者进行信息采集并填表,应用Spearman相关系数(r值)评价两名医师对每个症状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在评定的54个症状中,r值大于0.8(包括0.8)者51个,占94.4%,小于0.8者3个,占5.6%;以上结果在双侧检验水准下,相关系数均P<0.05。结论:证候研究用溃疡性结肠炎中医临床信息采集表具有较好的信度;通过对该方法的评价可为该表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
- 岳宏王天芳杨璐赵丹陈剑明赵燕吴秀艳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证候研究
- 基于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常见中医证候要素的研究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运用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的方法提取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中医证候要素。方法:在前期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制订专家咨询问卷,对全国8个中心15家医院中长期从事肾病临床工作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专家进行调查。在分析专家对该疾病证候要素常见程度评价的均数、累积百分比、变异系数基础上,获取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证候要素。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14份,收回114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为113份。按照专家给予的证候要素的常见程度评价情况,将同时满足变异系数≤0.35、累积百分比≥60%的结果作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证候要素,病位类证候要素有肾、脾、胃、心、肺;病性类证候要素中属实者为湿、浊毒、血瘀、水、痰;属虚者为气虚、阴虚、血虚、阳虚、精亏。结论:通过专家问卷的咨询调查,进一步确定了代表专家共识意见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常见中医证候要素,与以往文献研究比较,临床专家在疾病认识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该结果为后期建立该病基于证候要素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提供了依据。
- 屈凯王天芳赵燕薛晓琳吴秀艳邓华亮杨璐于丽丽岳宏王庆国
- 关键词:证候中医诊断问卷调查
- 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和缓解期中医症状分布特点的临床调查被引量:21
- 2012年
- 目的:通过全国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调查,探讨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症状分布特点。方法:采用课题组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信息采集表对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患者进行调查,建立Epidata 2.0临床调查资料数据库,运用SPSS 15.0软件对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症状的频次、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调查共收集溃疡性结肠炎951例,其中活动期829例,缓解期122例。症状分布特点:出现频率≥35%的症状在活动期有35个,缓解期有21个。活动期消化系统常见症状为泄泻、脓血便(血多于脓)、腹痛、腹胀、里急后重、肠鸣增多、矢气增多、肛门气坠、排便不爽、肛门灼热、泻下急迫;肠外症状为:乏力、神疲、畏寒、少气懒言、腰部酸软、下肢酸软、口苦、口咽干燥、纳呆、失眠、多梦、急躁易怒、烦躁、精神抑郁、胖大舌、齿痕舌、黄苔、腻苔、厚苔、燥苔、脉细、脉弦、脉滑。缓解期消化系统常见症状为腹痛、泄泻、里急后重、腹胀、排便不爽、肠鸣增多;肠外症状:齿痕舌、脉细、乏力、腻苔、胖大舌、口咽干燥、急躁易怒、白苔、淡白舌、畏寒、腰部酸软、神疲、脉沉、精神抑郁、少气懒言。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和缓解期均以泄泻、腹痛、腹胀等为最常见,但全身症状的出现频率以活动期为多;本病的病机特点是虚实夹杂,但活动期以湿热蕴结大肠为主,兼有阳气不足之象,缓解期以脾肾阳气不足为主,兼有湿邪内阻之象。
- 陈剑明王天芳吴秀艳岳宏杨璐赵丹薛晓琳赵燕王庆国张声生王新月李军祥赵洪川苏娟萍邹小娟孙立亭刘冬梅赵文霞韩捷刘亚军邓鑫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症状
- 证候规范化病证结合研究的思路探讨被引量:6
- 2009年
- 针对中医证候标准研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以证候要素为核心,通过病证结合以建立证候标准的角度进行了论述,并探讨了相应的研究方法。
- 邓华亮王天芳赵燕吴秀艳岳宏王庆国
- 关键词:病证结合证候要素
-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症状分布特点的现代文献分析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通过对近30年有关溃疡性结肠炎(UC)现代文献的研究分析,总结该病的症状分布特点。[方法]利用Epidata2.0软件建立UC的文献数据库,SPSS15.0软件对文献采用的症状进行频次、频率的统计分析。[结果]文献报道中有关UC的症状有471个,经规范合并后为135个;其中出现频率≥1的症状为乏力、畏寒、神疲、腹痛、腹胀、肠鸣增多、腰部酸软、下肢酸软、纳呆、脓血便、泄泻、里急后重、肛门灼热、淡白舌、红舌、腻苔、薄苔、白苔、黄苔、脉细、脉数、脉沉、脉滑、脉弦、脉弱。[结论]中医诊断标准应用不普及,症状名称及程度描述不规范,这都迫切需要在临床过程中按标准进行规范;根据文献症状分布特点,该病在肠外症状以全身、脘腹部、腰背及四肢症状为多见;肠道症状以大便改变较为常见。结合该病特点,脓血便、泄泻、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为UC常见的特征性症状。
- 陈剑明王天芳岳宏唐利龙吴秀艳赵丹杨璐王庆国
- 关键词:中医症状
- 溃疡性结肠炎常见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现代文献研究被引量:67
- 2010年
-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常见中医证候和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方法通过检索文献,选取1979年—2007年有关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的文献,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纳入分析的文献中共获取443个证候类型,规范为93个,出现频率大于5%的证候依次为:脾肾阳虚、湿热、肝郁脾虚、脾胃虚弱、气滞血瘀。提取证候要素共计28个,其中病位类11个,频率大于1%的依次为脾、肾、肝、胃、肠;病性类17个,频率大于1%的依次为气虚、湿、热、阳虚、气滞、血瘀、寒、阴虚、血虚。结论目前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辨证分型复杂多样,而证候要素相对简约,从构成证候的要素入手进行该疾病常见证候的研究,可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
- 岳宏王天芳陈剑明杨璐赵丹赵燕吴秀艳屈凯于丽丽赵绂诚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证候证候要素
- 基于证候要素及病证结合建立证候诊断标准的思路被引量:70
- 2009年
-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传统模式,建立科学的证候诊断标准是中医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回顾了现有相关证候诊断标准的基本模式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将西医的疾病与中医的证候相结合,建立基于证候要素的病证结合证候诊断标准具有较大的优势。这种证候诊断标准,既考虑了病的特异性,又解决了辨证的复杂性和灵活性,且便于临床操作使用。同时,本文还阐述了该诊断标准的基本模式、结构组成及建立时应采用的流程和方法。
- 王天芳杜彩凤王庆国吴秀艳王智瑜赵燕薛晓琳邓华亮岳宏于丽丽屈凯于春光徐雯洁
- 关键词:证候辨证西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