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喆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隐孢子虫
  • 1篇树突
  • 1篇树突状
  • 1篇树突状细胞
  • 1篇树突状细胞功...
  • 1篇体外
  • 1篇体外研究
  • 1篇孢子虫
  • 1篇微小隐孢子虫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功能
  • 1篇介导
  • 1篇扩增
  • 1篇环介导等温扩...
  • 1篇弓形虫
  • 1篇刚地弓形虫
  • 1篇TOLL样受...
  • 1篇TOLL样受...
  • 1篇成熟度

机构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2篇徐前明
  • 2篇方芬
  • 2篇刘喆
  • 1篇袁恒青
  • 1篇赵长城
  • 1篇李郁
  • 1篇王桂军
  • 1篇王海洋

传媒

  • 2篇中国寄生虫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刚地弓形虫529 bp重复序列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建立高效检测刚地弓形虫(Toxoplama gondii)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方法,为弓形虫病诊断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方法 采用在线引物设计软件Primer Explorer 4.0设计弓形虫529 bp基因LAMP扩增引物,用已构建的pMD-19T-529 bp重组质粒为模板,建立LAMP扩增反应,通过添加环引物、设置不同浓度的甜菜碱和MgSO4以及不同反应温度对扩增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进行优化。以猪、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猪等孢球虫(Isospora suis)的基因组DNA和超纯水为对照,pMD-19T-529 bp重组质粒为模板,分别进行优化后的LAMP和PCR扩增,评价LAMP方法的特异性。将pMD-19T-529 bp重组质粒梯度稀释为109~100 copies/ml,分别进行优化后的LAMP和PCR扩增,评价LAMP方法的灵敏性。 结果 设计的LAMP扩增引物可扩增出弓形虫529 bp序列保守区域的目的片段。优化结果显示,最佳反应总体系为25 μl,其中,甜菜碱最佳浓度为0.4 mol/L,MgSO4最佳浓度为6 mmol/L;添加环引物反应30 min的扩增效率与未添加环引物反应60 min的扩增效率相当,可使反应时间缩短30 min;最佳反应条件为63 ℃ 30 min,80 ℃ 3 min。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所建立的LAMP方法可特异扩增弓形虫529 bp基因片段, 对照均未扩增出目的片段。灵敏性检测结果显示,LAMP方法的最低检出值达103 copies/ml,效率为PCR扩增(104 copies/ml)的10倍。 结论 建立了弓形虫529 bp重复序列的LAMP检测方法,该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
徐前明袁恒青赵长城方芬刘喆宁红蕊石大丽李郁王海洋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
Toll样受体4诱导感染微小隐孢子虫的小鼠树突状细胞功能的体外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体外分析Toll样受体(TLR)4诱导感染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小鼠的树突状细胞(DC)功能。方法纯化脱囊隐孢子虫经5(6)-羧基二乙酸荧光素琥珀酰亚胺酯标记隐孢子虫子孢子,PCR鉴定隐孢子虫种。制备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培养至第7天,于培养板各孔中分别加入1 ml DC,TLR4抗体组加入1 ml脱囊标记的隐孢子虫子孢子(2×10~5/孔)和0.5 ml TLR4抗体(终浓度为1μg/ml),感染组加入脱囊标记的隐孢子虫子孢子1 ml和0.5 ml RPMI 1640培养基,空白对照组加入1.5 ml RPMI 1640培养基。每组各3孔。培养2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的CD11c^+相对表达水平,Flowjo软件比较各组树突状细胞的成熟情况。感染后24 h,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隐孢子虫子孢子与树突状细胞的黏附情况。各组CD11c^+相对表达水平间的差异采用χ~2检验。结果纯化后的隐孢子虫经PCR扩增,获得长度为830 bp的条带,鉴定为微小隐孢子虫。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TLR4抗体组和感染组的树突状细胞CD11c^+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67.67±1.80和83.37±3.73,与空白对照组(7.06±0.0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LR4抗体组与感染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Flowjo软件分析结果显示,TLR4抗体组的CD11c+相对表达水平的峰值低于感染组,表明TLR4抗体组DC的成熟度低于感染组。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TLR4组和感染组的隐孢子虫子孢子均可与树突状细胞发生黏附现象。结论 TLR4可诱导感染隐孢子虫小鼠的DC成熟。
方芬刘喆王桂军徐前明
关键词:微小隐孢子虫树突状细胞TOLL样受体4成熟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