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金水

作品数:99 被引量:301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全国行政学院科研合作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1篇政治法律
  • 36篇经济管理
  • 6篇哲学宗教
  • 5篇社会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5篇政治
  • 12篇政府
  • 8篇主义
  • 7篇农民
  • 7篇公民
  • 6篇政治参与
  • 6篇农民工
  • 6篇民工
  • 6篇基层政府
  • 5篇邓小平
  • 5篇政治稳定
  • 5篇社会主义
  • 5篇就业
  • 5篇公共服务
  • 4篇意识形态
  • 4篇生态
  • 4篇孙子
  • 4篇文化
  • 4篇公共服务供给
  • 4篇公民参与

机构

  • 41篇中共江苏省委...
  • 41篇中共泉州市委...
  • 18篇江苏省行政学...
  • 8篇南京大学
  • 7篇苏州大学
  • 2篇解放军理工大...
  • 2篇扬州大学
  • 2篇江苏省委
  • 1篇工程兵工程学...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江苏省人民政...

作者

  • 96篇王金水
  • 11篇孙枝俏
  • 5篇孙奔
  • 3篇陶德臣
  • 3篇林育芳
  • 2篇桑学成
  • 2篇徐民华
  • 2篇郭倩倩
  • 2篇李至敏
  • 1篇卜安洵
  • 1篇余栋华
  • 1篇王庆五
  • 1篇许爱梅
  • 1篇吴国玖
  • 1篇胡华杰

传媒

  • 7篇群众
  • 7篇上海市经济管...
  • 6篇当代世界与社...
  • 5篇江海学刊
  • 5篇中国井冈山干...
  • 3篇政治学研究
  • 3篇中国行政管理
  • 3篇前沿
  • 3篇福州党校学报
  • 3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中共中央党校...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桂海论丛
  • 2篇农业考古
  • 2篇科学社会主义
  • 2篇江苏警官学院...
  • 2篇管理观察
  • 2篇牡丹江大学学...
  • 2篇党政干部参考
  • 2篇党政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8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7篇2010
  • 9篇2009
  • 6篇2008
  • 8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部大开发中利用外资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2001年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统揽全局,审时度势,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构想而作出的重大决策.西部对于东部是"后发"地区,在利用外资开放开发过程中应以东部为鉴,参照先发地区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乃至国际惯例办事.东部开发之初已交了不少"学费",换得的经验教训是十分宝贵的,西部完全可以免交或少交同样的"学费".本文拟就西部大开发中利用外资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作粗浅的探析.
王金水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硬环境软环境外资外国资本边境贸易
城乡发展的不和谐性及统筹对策被引量:2
2007年
改革开放以来,横向比较,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水平、教育程度、公共卫生、文化建设等差距明显在扩大。其原因主要有:自然地理、思想文化、人力资本、财政政策、制度、新"剪刀差"等因素。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需构建和谐城乡发展关系,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夯实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平台;从制度环境、金融支撑、要素流动机制等入手,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王金水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统筹
坚持基本经济制度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学习江泽民关于所有制问题的论述
2009年
江泽民关于所有制问题的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丰富、发展和创新。其主要内容是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元化;股份制是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等重要论述,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王金水
关键词:所有制又好又快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被引量:36
2011年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就是公民以网络为途径和手段介入政治生活领域。由于网络具有与传统媒体类似的传播、放大效应,现实中的群体性事件会转化为网络突发群体事件,更进一步则有可能催生现实中的公共危机。所以,网络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息息相关,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安全和政权安全。本文认为,建立网络预警、分级响应和应急联动机制,是网络治理的重要中枢。
王金水
关键词:网络政治参与政治稳定
新制度主义决策优化理论辨析被引量:4
2010年
新制度主义决策优化理论认为,制度决定着行为者的选择范围、行为偏好及其行动能力,它为特定社会化过程中的行为角色提供了某种内在化的行为规范,启示人们从全新的视阈去研究决策、检视决策。新制度主义决策优化理论关于制度功能、有限理性、制度变迁等理论和分析方法虽然存在种种缺陷,但对于决策优化的影响分析还是比较独到的,对于现实中国制度转型的理论研究和政策设计,对于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建设,对于建立现代决策制度、优化决策方式,具有现实适用性。
孙枝俏王金水
关键词:新制度主义理论辨析
网络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机制研究被引量:26
2012年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参与越来越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便捷途径和重要手段,但由于互联网拥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特质,其互为主体性、跨地域性、去中心化和去时间性等特质造就了网络政治参与的独特功能。现实中的群体性事件会转化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网络突发事件有可能催生现实中的公共危机,导致人民内部矛盾可能转化为敌我矛盾,国内问题转化为国际问题。同时,某些国际问题会衍变为国内问题。因此,目前中国的网络参与风险与政治稳定息息相关,只有深入剖析网络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之间的辩证关系,转变治理结构,才能构建有效的政治稳定机制,确保国家的政治安全和政权安全。
王金水
关键词:网络政治参与政治稳定
城乡一体化视域下的金融资源均衡配置被引量:1
2017年
金融资源的配置既是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公正问题。眼下金融要素难以从城市无效需求的领域转向有效需求的农村领域并进行配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须打通金融要素流动和再配置的通道。实现城乡金融资源均衡配置,积极创新抵押担保方式,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培育农村金融市场,创新管理技术,节约交易成本,探索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实现形式,健全金融支农制度,实现城乡金融资源均衡配置。
王金水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金融资源抵押担保
推进省直管县体制 激活海西县域活力——以福建省为例
2010年
目前实行的五级行政管理体制,政府"管理链"过长,公共财政和转移支付难以准确落实,中央惠农政策"途中损耗"。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有条件的地方可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福建省省域面积适中,省内形成以省会为中心的陆路"四小时经济圈",有完善的交通、通讯及其他基础设施的支撑,省直管县是可行的,省直管县的改革应谨慎、有序推进,不可一哄而起,"一刀切",同时要建立有效的县级权力约束机制。
王金水
关键词:省直管县
互联网背景下党内监督的衍化与改进被引量:4
2019年
任何政党只有不断完善对于自身的监督,保持自我净化、自我修复的能力,才能永葆青春活力,才能长期执政。中国共产党自从建立以来在党建工作中历来注重党内监督,党内监督是权力科学有效运行的根本保证,是永葆党的青春活力的有效机制,有利于加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利于确保党章党规党纪的有效运行。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从严治党需要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传统党内监督的方法与技术也将不断遭到颠覆。全面从严治党要向纵深推进,在党建工作中需要转变思路,用互联网思维完善党内监督、优化党内监督制度,探索从严治党的新模式、新路径。互联网思维有助于在党内监督中充分有效共享各种监督资源,构建科学高效、全面覆盖、全天候的监督管理体制机制,从而真正提升党内监督效能,有利于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孙枝俏王金水
关键词:党内监督
政府治理创新促进国家认同的逻辑理路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政府治理创新成为各国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政府治理创新与国家认同之间双向耦合驱动,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进国家的发展进步。分析政府治理创新与国家认同二者之间的逻辑理路可以发现,我国政府治理创新面临着信息透明度、文化多样性、经济发展不均、数字技术变革等多重治理挑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方向。政府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而政府治理创新是衡量其成效的重要维度,新时代的政府治理创新驱动机制多元,涵盖政策和法规激励驱动、经济和财务激励驱动、文化和教育推广驱动等方面,这些机制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促进国家认同的动力系统,有助于国家认同的建设与巩固。通过整合这些创新机制,政府不仅可以有效应对当下的治理挑战,还能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政府治理创新与国家认同之间的互动关系,既反映了我国在应对内外挑战时的战略思考,也为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重要路径,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深化治理创新,将为实现更高水平的国家认同和社会和谐奠定基础。
王金水孟源
关键词:政府治理创新国家认同逻辑理路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