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雅静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多态
  • 5篇多态性
  • 5篇胸苷
  • 5篇胸苷酸合成酶
  • 4篇肿瘤
  • 4篇基因
  • 3篇细胞
  • 3篇基因多态性
  • 3篇TS
  • 2篇食管
  • 2篇食管肿瘤
  • 2篇细胞癌
  • 2篇鳞状
  • 2篇鳞状细胞
  • 2篇鳞状细胞癌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2篇淋巴结转移
  • 1篇易感性
  • 1篇预后

机构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4篇河北省肿瘤研...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崔雅静
  • 4篇张健慧
  • 3篇郭炜
  • 3篇李琰
  • 3篇王娜
  • 2篇洪雷
  • 2篇王瑞
  • 2篇姜达
  • 1篇邝刚
  • 1篇方淑梅
  • 1篇魏丽珍
  • 1篇于凤玲
  • 1篇温登瑰
  • 1篇董稚明

传媒

  • 2篇河北医药
  • 2篇癌症
  • 1篇国外医学(遗...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胸苷酸合成酶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易感性及淋巴结转移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胸苷酸合成酶(TS)5’非编码区(UTR)串联重复序列﹑G/C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3’UTR6bp缺失或插入多态性与中国北方人群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发生及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技术,查看多态性基因型于177例NSCLC患者(NSCLC组)和38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中分布的情况外。结果 TS5’UTR和3’UTR的各基因型、等位基因型、单体型均不单独影响NSCLC的易感性。TS5’UTR和3’UTR多态性联合作用分析:同时携带3C/3C及6bp+/6bp+基因型的个体患NSCLC的危险性显著低于携带其他基因型组合的个体(P<0.05)。另外,采用EH软件分析TS5’UTR和3’UTR基因多态性单体型频率显示,6bp+/2R单体型在NSCLC组出现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6bp-/3G单体型相比6bp+/2R单体型对NSCLC发病起保护作用。未发现TS多态性与NSCLC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结论 TS5’UTR重复序列多态性﹑SNP和3’UTR缺失多态性联合分析可作为预测NSCLC易感性的标志,而TS5’UTR及3’UTR多态性与中国北方人群肺非小细胞癌淋巴结转移无关。
洪雷崔雅静姜达李琰郭炜王娜张健慧
关键词:肺肿瘤胸苷酸合成酶
食管癌与胸苷酸合成酶多态性的关联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胸苷酸合成酶(TS)5′非编码区(UTR)串联重复序列和3′UTR6bp缺失或插入多态性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发生及淋巴结转移的作用。方法从232例ESCC患者和348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中提取白细胞DNA,分别用PCR片段长度和PCRRFLP方法检测TS5′UTR和3′UTR基因型。结果TS5′UTR、3′UTR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分布在ESCC患者与健康对照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它们不单独作用于ESCC的发生和发展。但这两种多态性联合分析显示,同时携带3R/3R及6bp+/6bp+基因型的个体,其患ESCC的危险性显著低于携带其他基因型组合的个体(校正OR=0.32,95%CI=0.08~0.92)。5′UTR2R/3R基因型显著增加ESCC淋巴结转移的危险性(校正OR=3.68,95%CI=1.54~8.93)。结论TS5′UTR重复序列多态性和3′UTR缺失多态性联合分析可作为预测ESCC易感性的标志,而5′UTR2R/3R可作为预测ESCC淋巴结转移的候选分子指标。
崔雅静李琰王瑞郭炜王娜温登瑰魏丽珍张健慧
关键词:食管肿瘤鳞状细胞癌胸苷酸合成酶TS酶多态性食管癌
胸苷酸合成酶(TS)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肿瘤的关系被引量:3
2004年
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ase,TS)是DNA合成的关键酶,也是5-FU为基础化疗的靶向酶。TS基因多态性可能导致酶活性或功能的改变,从而改变个体对肿瘤的易感性以及肿瘤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因此,TS基因多态性的研究为化疗方案制订及预后评估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本文就TS基因多态性的结构、对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肿瘤易感性和预后的关系做一简要综述。
崔雅静张健慧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TS胸苷酸合成酶预后评估关键酶DNA合成
胸苷酸合成酶基因多态性及其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15
2005年
背景与目的: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synthase,TS)是DNA合成的关键酶。TS基因5′非编码区(untranslatedregion,UTR)串联重复序列和G/C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可能导致酶表达或活性的改变,从而改变个体对肿瘤的易感性及预后。本实验的目的是探讨TS5′-UTR多态性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squamouscellcarcinoma,ESCC)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探讨此多态性对T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从232例ESCC患者和348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中提取白细胞DNA,分别用PCR和PCR-RFLP方法检测TS5′UTR28bp串联重复序列和G/CSNP的基因型。51例患者的术后切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S-P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的T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5′UTR的3G/3G,3G/3C,3C/3C,2R/3G,2R/3C,2R/2R和其它基因型频率在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7.5%,17.3%,29.3%,12.9%,17.8%,3.7%,1.5%和在病例组中分别为16.0%,16.0%,29.3%,13.8%,17.6%,4.3%,3.0%;3G,3C,2R和其它等位基因型频率在健康对照组中分别为32.8%,47.0%,19.5%,0.7%和在病例组中分别为31.2%,46.8%,20.5%,1.5%。与3G/3G基因型相比,2R/3G基因型显著增加淋巴结转移的危险性(年龄和性别校正OR=11.53,95%CI=2.67~49.74)。TS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无关,而与TS5'UTR基因型密切相关(P<0.05)。结论:TS5′UTR重复序列及SNP多态性与ESCC淋巴结转移有关,而TS蛋白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无关。
董稚明崔雅静邝刚王瑞于凤玲张健慧
关键词:食管肿瘤鳞状细胞胸苷酸合成酶基因多态性淋巴结转移
p21^(cip1)和p27^(kip1)基因遗传多态与食管癌及贲门癌发病风险的关联被引量:7
2006年
背景与目的:有研究表明p21cip1和p27kip1的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肿瘤易感性有关。本研究分析中国北方高发区人群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和贲门腺癌(GCA)与p21cip1和p27kip1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299例ESCC患者、256例GCA患者及437名健康对照人群p21cip13′非翻译区和p27kip1第109位密码子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结果:ESCC患者组p21cip1T等位基因型频率(42.8%)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6.7%)(P=0.02),ESCC和GCA患者组p27kip1V等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6.8%和96.1%)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92.9%)(P值分别为0.00和0.02)。ESCC患者组p21cip1基因型频率分布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4),与C/C和C/T基因型相比,T/T基因型可显著增加ESCC的发病风险(校正OR=1.93,95%CI=1.12~3.94)。ESCC和GCA患者组p27kip1基因型频率分布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分别为0.00和0.01),与V/G和G/G基因型相比,V/V基因型可显著增加ESCC和GCA的发病风险(校正OR分别为2.44和2.01,95%CI分别为1.21~4.02和1.12~3.68)。当按吸烟和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状况进行分层分析时发现,与V/G和G/G基因型相比,V/V基因型可显著增加吸烟人群患ESCC和GCA(校正OR分别为2.24和2.61,95%CI分别为1.14~4.03和1.25~3.82)以及有家族史人群患ESCC的发病风险(校正OR=2.04,95%CI=1.04~3.43)。两基因联合分析显示,携带p21cip1T/T和p27kip1V/V基因型可显著增加患食管癌和贲门癌的发病风险(校正OR分别为3.78和2.56,95%CI分别为1.46~5.89和1.06~4.78)。结论:在中国北方人群中,p21cip1基因多态性可能与食管癌的易感性有关,p27kip1基因多态性可能与食管癌和贲门癌的易感性有关,而且这两个基因的多态性可能在食管癌和贲门癌发病中起联合作用。
郭炜崔雅静方淑梅李琰王娜张健慧
关键词:P27^KIP1基因
TS基因多态性与肿瘤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9年
洪雷崔雅静张键慧姜达
关键词:胸苷酸合成酶基因多态性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