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娜
- 作品数:41 被引量:140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井渠结合灌区地下水开采方案设计研究——以泾慧渠灌区试验区为例被引量:1
- 2016年
- 首先根据泾惠渠灌区试验区近60a的气象、土壤资料,利用CROPWAT模型计算区域冬小麦、玉米、棉花的灌溉需水量。根据研究区需水、供水之间的关系以及渠井适宜比理论提出3种地下水开采方案。在试验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运用Visual Modflow软件建立了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并从地下水合理埋深、丰枯季地下水量构成等角度,对不同开采方案下的地下水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对未来年地下水位的预测可知,3种开采方案下的地下水埋深都在合理的埋深范围内;对比分析发现第2种方案的地下水开采所引起的降深适中,开采量有可靠的补给保证,并在丰枯两季形成动态调整,为最优方案。该研究为今后试验区地下水的合理开采提供了科学依据。
- 董起广韩霁昌张卫华李娜李娟雷娜
- 关键词:井渠结合灌区MODFLOW
- EGCG修饰巯基对肌原纤维蛋白乳化凝胶特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肉是人类获得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肉类食物主要的营养价值是为人体提供所需的蛋白质,于此同时还提供脂肪、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因此肉类食品在人类的饮食结构中是不可缺少的。肉类蛋白质当中对氧化反应最敏感的是肌球蛋白,其次是肌钙...
- 雷娜
- 关键词:肉类食物肌原纤维蛋白酚类抗氧化剂
- 大数据在土地工程信息研究中的应用
- 2018年
- 信息数据量的激增使得“大数据”被越来越重视,其在农业、经济、气象、交通各个领域都得到了有效应用。土地工程是一个涉及多领域的新学科,它的信息数据涉及面广而杂,虽然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但对其信息的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大数据在土地工程信息研究中的一些应用,对其今后的研究是有一定指导意义的。
- 陈田庆陈田庆雷娜
- 关键词:大数据
- 毛乌素沙地治理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被引量:2
- 2015年
- 为了改善毛乌素沙地的区域生态环境和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人们尝试了多种治理和利用毛乌素沙地的技术措施,但是这些治理和利用的技术措施存在着技术可行政策跟不上、缺乏实践、群众积极性差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逐一分析了各种治理技术措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分区治理等解决对策,为毛乌素沙地的综合治理和合理利用提供了更切合实际的指导建议。
- 童伟韩霁昌王欢元程杰张瑞庆雷娜
- 关键词:毛乌素沙地
- 土地整理中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核算——以榆林市榆阳戈尔巴乔夫孟家弯项目为例被引量:2
- 2016年
- 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对于沙区生态系统格局的形成和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合理、成熟、可操作的森林生态服务评估体系和方法 (LY/T 1721-2008),对孟家湾项目区农田防护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核算。结果表明:2012年孟家湾项目区农田防护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2 722 489.59元,其中农田防护林防护的价值1 007 170.47元,保育土壤的价值1 341 437.45元,固碳释氧的价值3 800元,净化空气的价值2 281.67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价值367 800元。因此,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巨大,该结果有利于加强人们对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的认识,可为生态系统管理、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提供理论依据。
- 雷娜雷娜张卫华韩霁昌张卫华
- 关键词: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服务毛乌素沙地
- 容重对海绵城市绿地建设土壤入渗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入渗速率反映了土壤孔隙对降雨径流再分布特征的响应,直接影响水分进入土壤内部的下渗与储存。本研究依托海绵城市建设目标,选取工程建设项目中主要用于回填的不同土壤类型,对其不同剖面土层饱和导水率(入渗速率)及大、中、小三种不同容重梯度下的土壤累积入渗量做以对比分析,旨在得出最有利于海绵城市目标下公园绿地建设需求的土壤类型。结果表明:入渗速率变化呈现出河滩土>塬面土>土著土的规律;河滩土饱和导水率随土层深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塬面土的变化规律与其相反。对于累积入渗量而言,河滩土>塬面土>土著土,并且与土壤容重均基本呈现出负相关关系。结合海绵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目标,中间容重条件下的塬面土壤类型最符合建设需求。
- 陈田庆陈田庆徐娜
- 关键词:入渗速率累积入渗量饱和导水率
-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治沟造地土壤水分动态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黄土高原特有的黄土极难产生壤中流现象,但在实施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治沟造地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发现了明显的黄土壤中流现象。本文运用TRIME-TDR传感器在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镇进行土壤水分随深度和时间变化的监测,分析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同一深度土壤水分含量随着高程降低而增加,在山坡坡脚处土壤水分含量最高,而耕地中水分含量更高且比较稳定;土壤水分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季节性降水变化;高程越高土壤水分含量越低,反之,土壤水分含量越高;在垂直方向从上至下,土壤水分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有别于现有的增长型和降低型;土壤水分含量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季节性降水和当地作物的种植情况,在40~60cm深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可能存在壤中流现象。本文作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治沟造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初步研究成果,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 何靖董起广董起广
- 关键词:土壤水分黄土高原
- 中国平原地区农田防护林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7年
- 农田防护林在农业生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对于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效益、树种选择、结构配置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同时也将这些理论运用于实践,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全国平原地区已基本建成农田防护林体系,为粮食稳产高产提供了绿色生态屏障。2015年我国农田林网面积已达2065936.17 hm^2,农田林网化率达到78.1%。全国第一产粮大省河南,全省平原地区过去"十里不见树,百里不见林",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到2015年全省标准化农田防护林网面积达到241039.54 hm^2,农田林网化率达到88.46%,粮食产量大幅增加。但河南省农田防护林在树种选择、结构配置、经营管理、运作模式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研究就这些问题提出讨论,为农田防护林发挥更大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 雷娜
- 关键词:农田防护林
- 蓄排水条件下盐碱地土壤盐分运移特征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为检验蓄水和排水处理下盐碱地土壤盐分的变化情况及盐分运移规律,于2009年在陕西富平设置试验模型,分析在两种处理下0—160cm土层土壤中盐分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蓄水处理下0—160cm土层的平均土壤湿度较排水处理高,能有效提高土壤中含水量,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分析了土壤中可溶性固形物(TDS)、阴离子(Cl-,HCO3-,SO42-)、阳离子(Ca2+,Na+,K+)含量的剖面分布及土壤pH值变化,并且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土壤盐分与各离子间关系,得出蓄水处理有效降低土壤表层的盐分,加速土壤耕作层脱盐,土壤质量明显改善,即蓄水处理下盐碱地治理效果显著。
- 李娟韩霁昌张扬李晓明张卫华董起广雷娜
- 关键词:盐碱地土壤盐分盐分离子
- 重构土体土壤呼吸及其水热影响因子日变化特征
- 2020年
- 选取荒石滩地4种重构土体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LI-8100),对重构土体土壤呼吸和水热影响因子进行原位监测,分析了重构土体土壤呼吸的日变化情况。结果表明,4种重构土体土壤呼吸在观测期间的日变化均呈现单峰曲线,最低值出现在6∶00或20∶00,最高值出现在10∶00、12∶00或14∶00。4种重构土体土壤呼吸值在8月份和12月份分别达到试验观测期间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添加蛭石、页岩、沙和砒砂岩重构土体的最大值分别为9.88、10.47、14.94μmol·m^-2·s^-1和12.19μmol·m^-2·s^-1,最小值分别为0.11、0.08、0.10μmol·m^-2·s^-1和0.00μmol·m^-2·s^-1,4种重构土体日变化幅度的排序为添加沙>页岩>砒砂岩>蛭石。4种重构土体土壤温度(指数模型)、土壤体积含水量(二次曲线模型)单因素以及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双因素(幂-指数模型)均能够解释土壤呼吸的日变化,但是解释能力不同,双因素模型解释能力一般高于50.0%,单因素模型中温度的解释能力显著高于水分;3种模型拟合下,添加蛭石重构土体水热影响因子对土壤呼吸日变化的解释能力最低,为77%~97%,指数模型和幂-指数模型下添加蛭石的重构土体土壤水热影响因子对土壤呼吸日变化的解释能力最低,分别为41%~96%和77%~97%,二次曲线模型模拟下添加页岩重构土体土壤体积含水量对土壤呼吸日变化的解释能力最高,为28%~53%。
- 张剑雷娜
- 关键词:土壤呼吸水热因子日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