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卫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威海市立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
  • 1篇胆管
  • 1篇胆管成像
  • 1篇胆管结石
  • 1篇胸痛
  • 1篇胸痛诊断
  • 1篇医学影像
  • 1篇医学影像教学
  • 1篇医院教育
  • 1篇胰胆管
  • 1篇胰胆管成像
  • 1篇影像教学
  • 1篇结核
  • 1篇结石
  • 1篇结石诊断
  • 1篇课堂
  • 1篇急性
  • 1篇急性胸痛
  • 1篇脊柱

机构

  • 4篇威海市立医院

作者

  • 4篇孙卫
  • 2篇刘贵元
  • 1篇王黎明
  • 1篇乔慧洁

传媒

  • 2篇影像研究与医...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科技经济...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9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脊柱结核的MRI表现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分析脊柱结核的各种MRI表现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利用MR对36例不同位置的脊柱结核进行成像,对各种MR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36例脊柱结核患者中,单椎体受累3例,2个椎体受累15例,2个以上椎体受累18例,椎体破坏呈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②34例椎间盘不同程度破坏,呈长T1、长T2信号,椎间隙变窄或消失;③23例出现寒性脓肿,呈长T1、长T2为主的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或环形强化,脓肿壁明显强化并可见不规则间隔;④23例脊髓及硬膜囊受压。结论:利用MRI可对脊柱结核的不同表现进行良好显示,为诊断和指导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王黎明乔慧洁孙卫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双源CT在急性胸痛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2019年
目的:对双源CT在急性胸痛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入治的急性胸痛患者共50例,实施双源CT心胸联合血管造影检查,由专业医师对图像进行处理分析,观察患者的图像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通过检查可见,冠状动脉斑块形成并管腔狭窄患者12例,急性肺动脉栓塞21例,主动脉夹层15例,降主动脉瘤并冠状动脉狭窄2例。10例主动脉夹层、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施以CDFI检查,能作出正确诊断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共有6例,共有冠状动脉且有斑块,同时形成较为窄的管腔的患者中,能够有效查出患者血管病症患者共有4例,其余患者未观察明显破口。结论:通过双源CT联合血管造影检查在急性胸痛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可以有效检查出患者的血管多项病症,发现冠状动脉疾病,是一种较为高效、可靠的检查方式,可以广泛推广。
刘贵元孙卫
关键词:急性胸痛
腹部CT、B超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对腹部CT、B超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入治的手术患者共50例,分别采用腹部CT、B超与磁共振胰胆管方式进行诊断,观察腹部CT、B超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比检出率。结果:对比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内镜检查后中共有检出阳性患者40例,阴性患者8例,可疑患者2例。而B超检查肝外胆管结石阳性患者31(62%)例,阴性患者12(24%)例,可疑患者7(14%)例,检出率为86%,腹部CT检查肝外胆管结石阳性患者35(70%)例,阴性患者10(20%)例,可疑患者5(10%)例,检出率为90%。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出肝外胆管结石阳性患者38(76%)例,阴性患者9(18%)例,可疑患者3(6%)例,检出率为94%,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见磁共振胰胆管检查效果>腹部CT检查效果>B超检查效果,通常情况下B超检查的经济性较高,可以作为初步检查的手段,而将磁胰胆管成像检测作为常规检测方式。
孙卫刘贵元
关键词:腹部CT检查B超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肝外胆管结石
医学影像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策略
2024年
医学影像作为一门偏实践类的课程,可以作为一种医疗辅助手段来帮助日常的诊断治疗或者是生命科学的研究。医学影像学更多的是通过高科技应用,利用图像分析、图表制作、影像记录等方法,确切实际的了解医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这也体现了医学影像的重要性与实践价值。对此,本文将通过医学影像教学中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原则为切入点,探讨医学影像教学中班长课堂的具体应用策略以及其创新实践应用。
孙卫
关键词:医学影像教学医院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