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志伟

作品数:11 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梗死
  • 3篇血清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2型糖尿
  • 3篇2型糖尿病
  • 2篇动脉
  • 2篇他汀
  • 2篇糖尿病合并
  • 2篇腔隙
  • 2篇腔隙性
  • 2篇腔隙性脑梗死
  • 2篇患者血清
  • 2篇激素
  • 2篇甲状腺
  • 2篇甲状腺激素
  • 2篇伐他汀
  • 2篇2型糖尿病合...

机构

  • 1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1篇马志伟
  • 8篇徐南飞
  • 7篇陈晓雷
  • 4篇吴文君
  • 3篇陈萍
  • 2篇马涛
  • 2篇程海燕
  • 1篇郑义通
  • 1篇华茜
  • 1篇徐科君
  • 1篇王晓兰
  • 1篇徐欣
  • 1篇许著一
  • 1篇姚晴宇
  • 1篇叶新和
  • 1篇华烨
  • 1篇杨承建
  • 1篇赵笛
  • 1篇廖瑜
  • 1篇冯涛

传媒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甲状腺功能检测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79例和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分别设为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所有患者均收集病史,测定甲状腺功能、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尿酸。结果 2型糖尿病脑梗死组比非脑梗死组年龄大、糖尿病病程长、高血压患病率高、FT3降低,LDL-C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T3是2型糖尿病发生急性脑梗死的保护因素,高血压病史是危险因素(P〈0.05)。本研究提示FT3在正常值范围内增高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可能有保护作用。
陈晓雷吴文君徐南飞马志伟
关键词:2型糖尿病脑梗死甲状腺激素
rt-PA成功治疗心源性脑栓塞1例
2011年
1995年美国NINDS试验结果首次揭示:发病3h内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0.9mg/kg)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能使患者获益,欧洲ECASS-试验结果还证实:rt.PA治疗时间窗延长到4.5h,患者同样能够获益。
陈萍徐南飞马志伟
关键词: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栓塞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PA治疗时间窗
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研究颈动脉狭窄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患者术后不同时期认知功能的变化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住的急性脑梗死(前循环)患者75例,按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分成无狭窄组,轻度狭窄组(狭窄程度<30%),中度狭窄组(30-69%)和治疗组(70-99%),前三组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搭火柴测验(Stick Test),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比较术前、术后不同时期认知功能的变化,同时利用SPECT/CT对治疗组20例患者术后局部脑血流改善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术前比较MoCA总分、MMSE评分、Stick Test评分,发现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且随着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认知功能受损越明显;治疗组在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评分反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较,评分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SPECT/CT对治疗组术前感兴趣区血流量与同侧小脑平均脑血流量比较,术后再与同侧小脑比较,结果显示术后脑灌注明显改善。结论:颈动脉狭窄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有关,而且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可最终改善认知功能,尤其表现在视空间/执行能力,延迟回忆能力,注意力等方面。
马志伟马涛陈萍华烨华茜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以双侧面瘫为首发表现的结节性多动脉炎1例被引量:1
2009年
赵笛廖瑜马志伟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
以脑干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1例报告
2012年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SSS)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可累及神经系统,常表现为多系统损害。现报告1例以脑干损害为主要表现的SSS如下。1病例男,31岁。因"头昏、行走不稳2个月"于2010年6月入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逐渐出现头昏、行走不稳,渐加重,1个月前出现右上肢麻木。无发热、视物旋转、呕吐、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及肢体无力。有多发龋齿史十余年,口干史3~4年。查体:神清,见多发龋齿,心肺腹(-)。
陈萍徐南飞马志伟陈晓雷
关键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脑干损害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外分泌腺体多系统损害神经系统
胺碘酮联合培哚普利对初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对初发性心房颤动伴快心室反应的转复效果以及口服胺碘酮联合培哚普利对心房颤动转复后远期窦性心律的维持。将89例患者随即分为胺碘酮组(n=48例)和胺碘酮加培哚普利组(n=41例)。观察静注胺碘酮对房颤终止的效果。48小时内转复率70.8%。胺碘酮加培哚普利组对房颤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左房内径缩小均明显优于胺碘酮组(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培哚普利对初发性房颤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优于胺碘酮组,对左房扩大的延缓及心功能改善均有一定作用。
叶新和杨承建王晓兰徐欣郑义通马志伟
关键词:胺碘酮培哚普利心房颤动
2型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变化的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T2DM合并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的变化。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221例,根据头颅CT或MRI结果分为单纯T2DM组(T2DM,n=110)及T2DM合并LI组(DLI,n=111),比较两组血清25(OH)D水平与其他临床指标。根据血清25(OH)D水平三分位数由低至高分为7. 92~27. 34 nmol/L组、27. 34~37. 53 nmol/L组及37. 53~67. 74 nmol/L组,分析各组临床指标变化。结果 DLI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T2DM组[(29. 10±10. 42)vs(36. 76±11. 60)nmol/L],年龄[(67. 42±8. 20)vs(61. 94±9. 81)]岁、血清碱性磷酸酶[(66. 42±19. 17)vs(61. 08±15. 13)IU/L]、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41. 78±21. 04)vs(35. 09±14. 23)pg/ml]、10月至次年3月入院的患者比例(60. 36%vs 46. 36%)及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比例(73. 87%vs 57. 27%)高于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T2DM患者LI患病率随血清25(OH)D水平升高而下降(68. 5%vs 45. 3%vs 37. 0%)。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25(OH)D水平与日照呈正相关(r=0. 141,P=0. 037),与SUA、TC、LDL-C及PTH呈负相关(r=―0. 255、―0. 227、―0. 198、―0. 234,P<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清25(OH)D水平是T2DM患者发生LI的影响因素。结论 T2DM患者常存在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低血清25(OH)D水平可能与T2DM患者发生LI相关。
陈晓雷程海燕徐青田马志伟徐南飞吴文君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2型糖尿病并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binding protein 4,RBP4)水平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的T2DM患者248例,根据头颅CT或MRI结果分为T2DM无LI组(DNLI)和T2DM合并LI组(DLI),比较两组间血清RBP4浓度与其他临床指标,并进行Pearson相关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DLI组的年龄、糖尿病病程及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比例高于DNLI组,血清RBP4浓度在两组间无差异;相关分析显示血清RBP4浓度与体质指数(BMI)、高血压病史、尿酸、肌酐、胱抑素C、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T2DM患者合并LI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RBP4水平升高与肾功能、BMI、高血压及血脂相关,但与T2DM患者LI风险增加无关。
陈晓雷程海燕任烨马志伟徐南飞吴文君
关键词:视黄醇结合蛋白42型糖尿病腔隙性脑梗死预后
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在我院共有96例病患被诊断为冠心病合并脑梗死。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每天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对比两组疗效及病患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疗效为优者占比62.50%(30/48),优良率为91.67%(44/4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9.58%(19/48),75.00%(36/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TC(4.74±1.20)mmol/L,显著性低于对照组(5.22±1.15)mmol/L,TG(1.06±0.30)mmol/L,显著性低于对照组(1.51±0.28)mmol/L,LDL-C(3.19±0.51)mmol/L,显著性低于对照组(3.87±0.25)mmol/L,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合并脑梗死,不仅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还可减少病患的并发症的发生。方便安全,值得临床推荐。
徐南飞陈晓雷马志伟冯涛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苯磺酸氨氯地平冠心病脑梗死
阿司匹林联合阿伐他汀用于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观察分析阿司匹林与阿伐他汀联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于2013年8月-2015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包括维生素C、低分子质量肝素等常规治疗,同时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100 mg)和阿伐他汀(20 mg)联合用药,口服,一日1次。对照组仅给予阿司匹林(100 mg)进行治疗,口服,一日1次。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30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粘度、血细胞比容、血浆粘度),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并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随访中,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5.88%vs 25.88%)。结论:阿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治疗效果更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许著一徐科君马志伟陈晓雷徐南飞马涛姚晴宇
关键词:阿司匹林阿伐他汀短暂性脑缺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